網頁

2018年2月23日 星期五

看懂台灣四百年宗教史/民間信仰、佛教和道教的差別



身為台灣人,我們都有上過寺廟求平安的經驗,然而你能分清民間信仰、佛教和道教的差別嗎?

台灣是一個移民社會,數百年來的文化交流也造就了豐富有趣的宗教文化。就來看看這篇文章,一次讓你搞懂 400 年宗教歷史!(責任編輯:黃靖軒)



文/ga037588

台灣民間信仰,為何如此多元與佛道不分?這是一個很簡單的問題,也是一個十分複雜的問題。

最簡單來說,別說台灣的民間信仰分不清,從明朝以來,當時大多數的百姓就分不清了。別說百姓分不清,連許多專業的神職人員,老道長,大和尚,儒官員,也是分不清。

這篇文章很長,如果有興趣想要知道他們為啥分不清,請聽我娓娓道來。
廣告


本文主要分兩大部份,前一部份說明分不清之三大理由。後一部份說明台灣民間信仰現況之五花八門,混到萬紫千紅的歷史背景。(本文相關每一句論點都有歷史文本之憑據,為求行文簡便順暢並不多引用)

分不清有好多個理由,每一個理由都是非常專業的主題,只能勉強簡寫:
理由 (一),因為在歷史上大家早已難以分清你我彼此:

儒道釋三個宗教,長期影響中土思想,思想信仰互相融攝,甚至連神明譜系也彼此收編,長期混血之下,都已經有所沾染。

比如,道教裡的斗姥天尊,佛教稱為摩立支天菩薩,佛教的觀世音菩薩,在道教裡認稱為慈航真人。佛教許多法師稱玉帝是忉利天主,作為佛家護法神。

然而釋迦牟尼,在道教裡亦被歸為為大覺金仙。道藏有收經書說老子化胡,西傳道法化身為釋迦牟尼。道教支派普庵派,其宗師便是佛教的僧侶普庵禪師。

除了神系相互影響,佛道二教彼此經書抄來抄去,也在所多見。這部份扯到許多偽經考證,本文不多探討。

至於道家大師註佛經 (呂祖注金剛經),佛家大德解道經 (道德經憨山註) 等等,三教之間的宗師彼此用自己的教義解識他教的經典,更是歷代常見。

明清以來,道人習佛法,僧人住神廟,這都已經不是稀奇的事情。尚有許多出家大師紛紛提倡三教同源,互有高低。雖然是「同源」,佛家的說道家儒家低點,自己最高;道家的說佛家儒家低點,自己最妙,反正最後也是大家各自表述,信者恆信。

既然大家都這樣融來混去,各顯千秋,那自然會有人脫古奉新,自創新教。
理由 (二),充滿創意與革新的新興宗教,直接結合三教教義合一:

在明清以來,許多宗教勢力打入民眾,蓬勃發展。

1. 有的宗教直接以三教原始經典為學習對象,但是修行方法自己走出一條路,如:理教:以儒家為基底,奉觀音為主神,習道法道術濟世。台灣在戰後有位理教大法師,是越戰前南越的國師,道功十分精湛,也是著名中醫許多人不知其理教背景,視其為道門人士。

2. 有的宗派自創新經典、新背景、新教義融合三教,如:羅教:只要跟無生老母或真空家園有關的信仰系統,都是源於此教。羅教在明清傳播甚廣,發展出數百種各式各樣的宗教,此教自創經典、神系與世界觀,採用許多佛道二教的說法與術語,但是被二教人士認為其偏離二教原始教義。

因此羅教系統的相關經典,自然也不會被二教承認。在羅教的傳承發展裡,在台灣比較有名氣的宗教有一貫道跟齋教。齋教在清朝時分別傳入台灣,其實是龍華教、先天教與金幢這三個羅教子孫教派的統稱,而一貫道則是在民國之後才傳入。

一貫道方面,主要是講五教共和,儒道佛耶回一家親,多為人知。而齋教是日治時代才有的名詞,被日本政府視為佛教的支派,被稱為白衣佛教。齋教之稱,也是因為其神職人員吃素但不出家仍主持教儀之故。

3. 伏乩寫經書的鸞堂:

明清時代,沿海各省常有乩童被神靈附身寫書,或藉人操器具書寫經文的宗教活動。此類宗教活動的場所稱為鸞堂,寫手稱鸞生,寫出來的東西稱鸞書或鸞經。

在台灣,鸞堂與齋教信仰有時會相互結合,其主要又與恩主公信仰密不可分。恩主公信仰五恩主,主要供奉關聖帝君為主神,台灣有許多關帝宮廟,其背景出自恩主公信仰的鸞堂系統,著名的行天宮即是此一背景。

其中許多關帝經典是鸞經,尚未被道藏收錄。鸞經所提出的關帝接玉帝說法,自然也不會被純道教信仰者接受。

既然宗教信仰如此混合多元,一般民眾如果未仔細了解,有拜有保庇,信者得佑護,自然不了解其中源流差別,也不會去在意其差別。
理由 (三),紅塵俗子多半重視靈驗,少有時間專讀經典教義:

三教的教法不太相同,雖然原始的經典皆有自己的獨立體系與思想,但是如沒有仔細深究,自然搞不清楚其中的區別。

反過來講,想要分得清其中差別,多半是純粹三家的修行者或奉行者,依照經典的教法,還有戒律的框架來提供分辨的依據。這涉及許多複雜的問題,比如經典的真偽考證與認證,一般來說會把放在道藏或佛藏經的經典視為正典,不在其中經典與相關說法,視作為附會外道。

但是對於求保佑的俗子們來說,是較少會去關注的議題,反正大家信者恆信,在習俗上也是照樣延用,自然就成為了現在的風貌。

基於前三個理由,可以再從歷史的發展來解釋台灣民間信仰道佛混血的現況。
台灣歷史上,造成神佛難分之原由主要有五個貢獻者:

1. 鄭家王朝 2. 移民 3. 官員 4. 神職人員 5. 日本政府

(一) 鄭家王朝:

羅教系統的教派,由於在中國基層人民傳播很廣,組織嚴密,受到朝廷的忌憚與壓制。這些教派往往轉為地下傳播,秘密結社甚至轉為幫會。鄭成功抗清的背景與天地會有十分密切的關連,與許多秘密幫會只要同以抗清為目標,多互通聲息與串聯合作。

因此,有別於清廷的嚴加禁止,鄭家王朝對於羅教系統的宗教傳播採取寬鬆的政策,信眾們隨著鄭氏來台,羅教的神佛融合教義,慢慢地融入並影響台灣人民的生活。

(二) 移民:

從中國歷史文化來看,漢人的民俗信仰就是以道教為基底,其中天公城隍與土地公等等,就是最普遍的民間信仰對象,早已深植人心。

自鄭家經營台灣時期開始,大量漢人移民來自沿海各省,特別是福建。閩地多山,原住民多行巫術,算是道佛二教傳教的邊陲地帶,歷史上閩地的風俗,就有特別好祀鬼神的習慣,各類的神廟很多。 只要「相信」對方能夠有所保佑,各路的神靈不論出身與背景,都可以供奉。

這裡面從二教的神靈 (觀音菩薩,玉皇大帝)、高道高僧 (純陽真人,清水祖師,普庵祖師,慚愧祖師),鄉里的賢達 (保生大帝) 或是功國的神靈 (開漳聖王,開閩聖王) 等等,都可以作為保護移民的信仰對象。

漢人的移民大多來自閩地的漳泉二州,面對堅苦的環境,從渡海到開墾,處處都是危機。為了集群力開墾合作,建立聚落與大型公共設施 (比如水利灌溉系統),同鄉的移民們帶來了自己家鄉的信仰,作為凝聚力量的重要依據與信心。

為了祈求渡海的平安,移民們信奉媽祖與玄天上帝 (北極星化身)。為了能脫離新墾地的瘴厲之苦,移民們信仰能夠去除瘟疫的王爺們。

當工商業漸漸發達後,關帝的信義精神成為商家或幫會的信仰,加之鸞堂興盛,恩主公信仰對於關帝信仰的普及更是推波助瀾。

這種有保佑就拜的民俗習慣,將道佛二教的神靈與賢者民俗化,而非作經典教義上的探討與分辨, 許多信眾是「逐靈驗而信」,常有兼拜多神的習慣,甚至一廟寺多祀數神,間接造就了宗教混血的狀況。

(三) 官員:

官員如果沒有在經典教義上多所涉獵,自然大多也搞不清楚狀況。別說明清時代的官員,當今的許多官員可能也不太清楚純佛教與純道教是怎麼回事。

許多官員在主導廟寺的建立時,有權力安排奉祀的神祇與延選主持的僧道。常常蓋一個城隍廟或天后宮,後殿就安排陪祀個觀音菩薩。或是建了個佛寺,旁殿也安排個土地公坐坐, 反正這些神明都有大慈悲心,救苦救難,彼此也不會計較門戶之見。

這些廟寺每逢神明們壽誕,亦照樣辦法會不論佛道之分。

另外,清代官員們多半從閩地延請神職人員來台辦理廟寺事務,然而清室尊佛抑道,佛興道衰,僧人多而道人少。

台灣的官員往往聘任僧侶來當道廟的住持,管理廟務,以天后宮與關帝廟最常見。這也影響到近代廟眾管理委員會自理廟務的習慣,比如北港朝天宮就以出家師父主持廟務,甚至請和尚 (妙傳法師) 撰寫天上聖母經作為唸誦之用。

(四) 神職人員:

在清朝的時候,台灣的神職人員往往來自福建這個二教的邊陲地帶,許多佛教僧侶不一定受嚴格的戒律要求,也不見得非常仔細的深研經典, 他們把宗教當作是糊口的工具更甚於自身的修行,本身對於純粹的二教教義不見得有非常清楚的分別與分辨 ,但是這些並不影響他們為信眾完成宗教法事,科儀經懺等等。因此自然不會特別要求信眾去分辨其中的差異。

以道教來說,福建一地的道教信仰以支派閭山派為大宗,此派有很濃厚的地方巫教色彩,結合了道教南系的正一派,佛教的禪宗思想,甚至部份密教的修法與咒語,本身就是一個混血濃厚的道教支派。

閭山派主要分二派,紅頭道士奉三奶夫人為主神,多作生者法事。黑頭道士奉法主公為主神,多作亡者法事。另外齋教與鸞堂等等三教合一的信仰在清朝時,亦漸漸在台灣生根興起,隨著這些神職人員的不太認真 (分辨彼此) 與認真傳教 (三教合一思想的新教),這都促成了台灣歷史宗教文化上的佛道不分情況。

台灣民俗信仰的佛道不分,在清朝時已經完全融入人民的血肉之中。進入日治時代後,雖然政府大力嘗試改變此狀況,最後反而加深了混血。

(五) 日本政府

日本政府對於台灣的宗教信仰政策,主分為三個時期,以兩個重大事件作為分界點,分別是西來庵事件與蘆溝橋事變。

在西來庵事件之前,日本政府與台灣人民之間彼此還在磨合與了解,政府對台灣的民俗信仰採取寬鬆的態度,不太多作干涉,也尊重宗教各自發展。

西來庵事件 (1915) 是日治時期最大規模的抗日活動,也是一個很悲慘滑稽的起事,礙於篇幅,儘量簡寫。起事者余清芳信仰齋教,號稱得到台南西來庵五福王爺降乩的密旨,說日本人在台灣只有 20 年的氣數,現在時機已到,大家要合力趕出日本人。

宗教信仰是團結人心最強的利器,余清芳這個大神棍,開始販賣號稱配帶後可以刀槍不入的靈符,告訴信徒轉賣靈符不只可以保佑全家,還能自己抽成賺錢。余清芳允諾大家事成後大分日本田,信徒們都可作富翁,並喝騙信徒說自己得到呂祖的密法,藏了一把寶劍在深山,他只要唸咒,這寶劍就自動飛出擊殺日本人與叛徒,

最後逼大家在神明前發毒識,如果事洩便全家不得好死。

於是,余發了財又聲勢浩大,然而風聲不幸走漏,被迫提前起事。不怕死的信徒們配著靈符,擺出宋江陣衝鋒,拿著柴刀與鋤頭一一被日本兵用槍炮擊殺。最後余被處死,倒楣的王爺廟被拆,神像全數燒毀。

在此事件之後,日本政府開始積極清查台灣宗教,並在蘆溝橋事變 (1937) 後展開皇民化運動,企圖改造台灣人民成為日本人,著手積極介入轉變台灣民俗信仰。

日本政府的策略,是打算用日本的神道教取代台灣的道教信仰,並用日本式的佛教取代台灣的佛教信仰。這迫使許多齋教信徒選擇改信日本佛教,或轉入地下秘密傳教。

日本人想將台灣的民俗信仰連根拔起,首先祭出優惠政策,只要把家裡拜祖先的神主牌交出,就可以換到可觀的白米,然而幾乎沒有人去換。接著由警察強制取締道教神廟,廟方須將所有道教神像交出,集中管理。

日本當時的口號是:支那神由支那人拜,台灣是日本的一部份,已經脫離支那了,因此支那神請統統回家吧。於是,日本天皇派了大臣到台灣擔任主祭,在祭文中感謝這些中國神為台灣人民的護佑,並責備台灣人民竟敢將天界神靈請到人世,這實在大不敬。因此,這次由日本政府作主,祭拜後恭送祂們回去天庭。

祭拜完後,一把火把這些神像全燒了。當時被毀的神像近兩萬尊之多。有許多信眾事先聽到風聲,把神像偷偷藏起來,信眾們發現只要是佛寺就能倖免於難,紛紛在廟裡改放佛教神像,指廟為寺,試圖躲避警察的追緝。

很多神廟為了避免被毀,寧可空空的什麼都不拜,有廟無神。或者甚至被迫成立新廟,合祀日本神靈。

到了日本戰敗之後,信徒們紛紛把藏起的道教神像拿出來,繼續拜原來的神明。

有些添了新佛像,假稱為寺的廟宇,總不能不再拜佛祖,只好一起奉祀,於是間接造成了廟祀裡佛道混血的情況。至於那些被迫拜日本神的廟寺,原本的神像紛紛復位,日本神體便被忍耐已久的鄉民燒毀或扔掉。

然而在日治時期,也有積極想要融合日本與台灣本土信仰的例子。比如台北天母地名的由來,取自當時的天母神社。日本人有見於台灣人民對媽祖信仰的熱衷,創立了一個「天母教」,合祀天照大神與天上聖母媽祖,想要調和神道教與道教的信仰,但這個新教派在日本戰敗後便一起衰亡了。
結論:

台灣的民俗信仰,可以說是以道教信仰為基底,風俗習慣為介質,結合不同有能有力的對像崇拜的產物。

人民信仰的基礎多半是追求務實生活上的幫助,只要能夠有助於務實面上的福祿壽,人們對崇拜的對像來者不拒,非常多元離奇,跨越宗教,物種,國界與職業。

從建廟立像的例子來說,我們可以看到:

從怨死的母豬到顯靈的天皇:

(台南鎮山大將軍廟,長濱天龍宮祭日本天皇)

遇難的公主到溺斃的姑娘:

(墾丁八寶宮祀荷蘭公主瑪格莉特,水流屍張玉姑)

荷蘭的硬漢到菲律賓的小哥:

(水林綠佑將軍廟祀荷蘭將軍 Leo,太平菲賓大哥廟祀不知名姓的菲國男性水流屍)

叛亂的份子到平亂的功將:

(內門興安宮祀朱一貴,鳥松大將廟祀征朱一貴殉職的陳元)

民國的歌手到日本的警察:

(二林廣懿宮祀鄧麗君,東石鄉富安宮祀義愛公 森川清次郎)

二二八的元兇到殉難的烈士:

(蔣公王爺廟祀蔣介石,虎尾三姓公廟祀二二八烈士顧、李、王三人) 有求必硬的陽具到鐵嘴的大砲,都可以成為立廟塑像崇拜的對象。(萬里百花宮祀陽神爺,東石福靈宮祀鐵嘴將軍)





宗教混合的狀況已經非常深入地影響了台灣的民俗信仰,各家的傳教士拼命傳教,自成山頭,自立為王,比賽誰的信徒多,發言權自然多一點。

宗教這種東西,往往是白紙一張先接觸誰,建立了系統價值觀後,就比較難撼動。在台灣傳播的宗教系統非常多元,甚至可以說是混亂,要一一離清源流與教義,

對一般人來說,要分清是不太容易的。

大多會想要討論「分清」純道教與佛道教與民俗信仰的差異,這是國民政府遷台後,帶來江浙佛教僧侶與龍虎山張天師一系 (正一道)、全真道等等修士之後的事情,在那之前,混合式的民間信仰早已是台灣人民的主要信仰方式。

國民政府遷台後,在佛教方面,涉及江浙佛教與閩粵佛教 (本土佛教與宗教) 的爭端,這是另一個故事了。現代許多佛教山頭與著名高僧,可以說都是屬於江浙佛教的系統。

至於道教方面,大家一律尊張天師為首,然而道教支派繁多,近期尚有靈山信仰興起,這其中的風風雨雨,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至於齋教信仰,一貫道信仰,於二教間的紛亂戰局,這也是另一段故事。人人都想爭正統,搶信徒,宗教都不宗教了,實在是台灣宗教與民俗信仰的一大憾事。

至於其他那些故事,由於本文篇幅實在太長,如果日後還有機會,

有版友問卦的話,擇期再一一撰寫。

(本文經原作者 ga037588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輯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Re: [問卦] 有沒有分不清民間信仰跟佛道教的八卦?〉。)





合十

2018年2月22日 星期四

基督教和天主教的差異-轉貼



1.教義:
天主教↓
強調「罪」與「罰」、「天堂」和「煉獄」。
基督教↓
強調「因信稱義」、和神之間的親密關係。信耶穌得永生。

2.崇拜:
天主教↓
除了三位一體的 神之外,還崇拜瑪利亞被稱為聖母。
基督教↓
只敬拜三位一體的 神(聖父、聖子、聖靈)。瑪利亞就是一般婦女,而不是神明。

3.活動時間和名稱:
天主教↓
主要是望彌撒,時間有星期五或星期六、日。
基督教↓
是主日崇拜,時間在星期日。星期日又稱為安息日。

4.對 神的稱呼:
天主教↓
稱 上帝為「天主」(這也是天主教這名稱的由來)。
基督教↓
稱 上帝為「上帝」、「天父」、「耶和華」(會因為個人和神的關係不同,而有比較多的稱呼)。

5.經典:
天主教↓
使用天主經、聖經、聖母經、聖三光榮經;玫瑰經是在唸經時手拿一串唸珠的方法。
基督教↓
只讀聖經。

6.組織:
天主教↓
有「主教」、「修士」(又稱神父)、「修女」…等組織架構,並且有階級之分。
基督教↓
分為「全職同工」和「半職同工」或「平信徒」,基本上並沒有階級的分別,只是有沒有領受全時間服事  主的差別。通常讀完神學院的信徒就稱為「傳道」,如果有在教會裡面服事,通常隔了一段時間就會被按牧,也就成為我們所稱呼的牧師囉!

7.禱告:
天主教↓
必須透過神父來禱告、認罪,他們認為這些人可以在人和 神之間成為帶領者。
基督教↓
沒有這樣的分別,每個人都可以直接向 主禱告。和上帝比較親密。

8.服事人員:
天主教↓
神父和修女終身都要實行「獨身」,並且在修道院透過簡單的物資來生活。他們每天都有內部的望彌撒,並且一天有數次。
基督教↓
牧師可以結婚生子,並且因為不同的呼召而在不同的環境中執行不同工作。

9.聖餐:
天主教↓
認為聖餐「就是」,耶穌的身體和寶血。
基督教↓
認為聖餐是「紀念」 耶穌為我們受死。

10. 洗禮:
天主教↓
有嬰兒浸禮也有洗禮。
基督教↓
嬰兒浸禮;洗禮。

11.食物:
天主教↓
認為「血」是耶穌的寶血,拒絕食物的血。例如:米血、豬血湯…等。
基督教↓
血類的都不可、拜過的、不潔淨的都不行!!!

12.偶像:
天主教↓
是敬奉偶像的宗教,雖然對偶像行敬禮是偶像崇拜,但不認為那些像為偶像,其實所行的敬禮是表示「尊敬之意」。
基督教↓
則是完全拒絕偶像的,認為是崇拜偶像之罪惡行為,因為有聖經上說「除了神外不可事奉偶像」。

13.祭拜:
天主教↓
有遵照中國傳統禮俗舉行祭祖典禮。
基督教↓
認為祭祖典禮祭拜祖先是崇拜偶像之罪惡行為,「除了神外,不可把神的榮耀變為偶像」。

14.十字架:
天主教↓
天主教教堂的十字架上有耶穌基督像。
基督教↓
而基督教教會的十字架上是沒有耶穌基督像。

基督教教會的變遷:
第一:
耶穌原始教會(基督宗教)→猶太人基督教徒
第二:
耶穌原始教會(基督宗教就是基督舊教)
  ↓
異族基督教徒(羅馬人等)
  ↓
天主教教會(西羅馬帝國的基督教成為羅馬天主教的新教)
   ↘→基督教教會
    →東正教(希獵、埃及、土耳其、西伯利亞等)
    →基督正教(俄羅斯、巴爾幹半島)
    →新教(路德、加爾文)→英國教會→衛理會(約翰衛斯理創始)
                     貴格會(喬治福克斯)→摩門教
    →加爾文教派→清教教徒→浸信會、長老會
    →再洗禮教→孟諾派(荷蘭西門創始)
    →路德教會

簡單的說,基督是信基督耶穌,天主教是聖母瑪利亞

天主教的感覺比較中國式...有許多儀式還滿像佛教的...


 
轉貼來源


合十

2018年2月17日 星期六

法鼓山萬行菩薩的心儀與身儀




法鼓山萬行菩薩的心儀與身儀

  學佛的第一步是從菩薩行開始,菩薩則由人的本位為始,菩薩行者見人須自低一級、謙虛、恭敬、儀態端莊;對出家法師當出自於內心地禮敬-「信佛、學法、敬僧,三寶萬世明燈。」這是『四眾佛子共勉語』的第一、二句,須時時存放心中,並行諸於外。以合掌、問訊禮向法師行禮,三寶弟子之間以合掌並口誦佛號為見面的禮節。

  中庸:「禮儀三百,威儀三千。」中國自古就很重視禮,禮儀是對人,威儀是自律。「提昇人的品質」要從外到內,由內而行於外,使內外合一。內為心儀,外為身儀,茲分述如下:



壹、心儀:


  人活在世間,不斷地接受到四面八方、古往今來、各式各樣、各種不同身份的人及異類眾生直接或間接的幫助,所以要知恩、報恩、知慚愧。知恩、知慚愧的人一定會關懷人、照顧人、同情人;反之,就會怨天尤人、不知反省。知慚愧使人精進、忍辱。自己知道錯誤,首先須勇於承認,並發露懺悔:面對自己的錯誤,先自己對自己懺悔,再對佛菩薩像懺悔,並發願不再犯同樣過錯。

一、以慚愧心來看自己,以慈悲心待人

1.對任何人都要謙虛有禮貌,不與人對立,有感恩的人,就不會與人對立。
2.心中有物,不僅障礙自己也障礙別人,應常常站在別人的立場來設想。
3.希望別人的觀念、性格改變,先要反求諸已,改變自己,只要自己的心轉變,對方就是成就自己的人。


二、尊上謙下,見人自低一級,把每個人都當成菩薩看

  人的才能、觀念、智能不同,但道心能消融人我間的分別心。彼此取長補短、互相合作,相信自己有所不足,需要彼此互為助緣,這樣才能尊重自己,也尊重別人。
三、消融自我

  不要自我膨脹,固執己見。若伸張了自己就離開了佛陀本懷,佛心是無我的,我們要學佛陀的慈悲與智慧-「慈悲沒有敵人,智慧不起煩惱。」

四、不批評,不計較;互相關懷,互相幫助

  我們都是法鼓山的成員,法鼓山的任何問題,也就是我們自己的問題,所以要自己來解決-「知恩報恩為先,利人便是利已。盡心盡力第一,不爭你我多少。」

五、不談論是非,不傳謠言,不聽信謠言,應多利用時間學佛、修行、護法

1.道場與道場之間的是非;人與人之間的是非;與自己不相干的事;別的團體的事;過去的事都不必再談 家裡的事與人無關的也不必談-「時時心有法喜,念念不離禪悅」。
2.目前有發生家庭困難、事業困難、心理上的矛盾,身體方面的問題都可以談。要互相關懷,用佛法來鼓勵、安慰、勸勉,但不涉及法律、金錢、政治-「為了廣種福田,那怕任怨任勞」。


六、要把法鼓山的理念告訴別人

初次與人見面時,不是希望他捐助我們錢,幫助我們什麼?而是希望他接受我們要給他的,對他有益的東西 -佛法。自己不懂深的佛法沒有關係,只要隨時隨地把因果觀念以及『四眾佛子共勉語』告訴別人,就可以使人受益。所謂:「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能把佛法的原則掌握住就 是「得道」,所以我們出版的 <學佛小叢刊>、<正信的佛教>、<學佛群疑>等書宜多看-「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佈施 的人有福,行善的人快樂」。


貳、身儀


一、儀容

1.學觀世音菩薩的慈藹、祥和。可先由面孔的表情學習起,眼睛、臉部放鬆、略帶微笑,同時心中觀想人人 都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見到每個人都當成是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能應眾生所需而千百億化身,應 以什麼身得度,就化成什麼相。根據佛經的記載,曾化為鬼王、夜叉、羅剎。)因此對任何人都當成觀世音菩薩看,心中才不會有煩惱。
2.衣著簡單樸素,整齊端莊。頭髮宜梳理整齊。


二、言語:

1.說話要用柔軟語、親切語、慈愛語、慰勉語。回答別人的話,口氣要委婉,不能傷人;時時有 耐心又親切 地傾聽別人的話,假如對方的反應有些不好,要能夠及時撤退。多說關懷慰勉的話,可以使人願意與你交 談,接受你對他的接引或幫助。
2.不開別人的玩笑,開玩笑容易傷到人,除非私交甚篤,否則不宜開對方的玩笑;對三寶要有信心、恭敬心 ,因此切忌開出家人的玩笑、開師父、佛教的玩笑。
3.不說粗魯的話,也不說小孩用的話及尖酸刻薄的話,尊重別人就是尊重自己。
4.不論尊卑,彼此以師兄、師姐互相稱呼,有職銜的可稱職銜,年紀大的稱老菩薩,年紀小的稱 小菩薩 對農禪寺的常住法師稱:XX師或XX法師;對外面道場的法師,年長的稱:老法師、長老、導師、老和尚或師父,法師之間以戒臘為尊卑,並非以年齡為高下。

三、動作 行住坐要注意力集中,保持輕鬆、誠懇、謙虛。

(一)殿堂規矩:

1.於大殿內不得穿脫海青,不得飲食,亦不得將隨身物品攜入大殿。
2.勿將經本置於坐墊上。入大殿時,先向佛像的方向問訊,然後操手(右手在上,左手在下),安然步行至座位前,再向上問訊。
3.禮佛三拜。
4.殿堂內宜肅靜,不得談天、說笑、喧嘩。
5.若攜供品,請交香燈或知客處處理。
6.禮佛時,大殿中央乃住持之位,不得佔用。
7.遇人禮佛時,不得從其頭前經過。
8.殿堂內之法器(鐘、鼓、磬、木魚.等),乃龍天耳目,大眾號令,不得隨便敲打,唯早晚課誦或法會期間 方可使用。
9.於殿堂中經行,必右繞,不得左轉。
10.咳嗽時,須以衣袖、手帕、衛生紙掩口,不得於殿堂內涕唾。
11.法會結束時,請按照順序操手出堂。


(二)合掌:


1.意義:不只是動作,更是由虔誠、謙虛,而一心一意以使身心合一。
2.方法:
(1)肅立,兩腳掌成外八字,腳後跟相距二寸,腳尖則八寸(前八後二)。

(2)兩手掌相合,十指併攏,不可參差分離,或中空彎曲,這表示統一圓滿,手臂靠著身體,手肘

成45度傾斜,手掌不需要靠著胸部,兩掌心間略虛,以輕鬆、自然為原則。

(3)目光垂視,不吃力的注視著中指指尖,身心合一,一心無二用。

(4)身體稍微向前傾,表示謙虛、恭敬,臉部肌肉、眼瞼放鬆,心中只存著一念:我在合掌。

3.作用:
(1)合掌是練心、修行的方法,也是威儀、禮節的表現。對人謙虛有禮,別人會認為你有禮貌、謙虛、
慈悲,你代表佛教,是有智慧的人,就像菩薩一樣。

(2)放鬆身體,氣就會下降,情緒也會因此而平穩,慈悲心,謙虛心會提昇,驕慢心、懷疑心、憎恨心會消失。

(3)二手合在一起表示統一圓滿。全心全意、自然而然。身體上的氣脈也會交會,氣通心也通,心理最平衡。

(4)「合十」,象徵心的形狀、花的形狀,代表一片心(瓣馨)香。表誠懇、敬意、友善。在誦經、喝 水吃飯、工作之前先合掌,在修行上來說:是使心平靜安定,統一寧靜穩定,注意力會集中,緊張 的感覺會緩和,是一種身心合一的狀態。隨時隨地合掌可以收斂散亂心、平定浮躁氣。

(5)合掌有兩種情況:

(A)用眼睛看對方:
見到尊貴者要瞻仰、瞻禮、一定要拿掌、不可背手、宜操手。在佛陀時代繞佛是右繞三匝,目 不轉睛的一直看,因為佛具三十二相無論從那一方面都是大人相,就會捨不得閉目而瞻仰。

(B)眼睛不看:
已經熟悉的人,就站在面前,不敢看是表示敬意。此時合掌,眼睛看指尖,或翹請式地合掌-目迎目送。彎腰低頭,用餘光看尊貴者,到尊貴者離開再起身。如尊貴者走過來,要走到邊上合掌,有點彎腰,常柔和、謙虛、誠懇。

(三)問訊:

1.意義:表示謙虛、誠懇、恭敬。

2.方法:
(1)虔誠的合掌,集中注意力,目光注視中指指尖,放鬆身心。

(2)彎腰約90度、頸宜直、頭不可垂下。表示謙虛的、誠懇的問候、請示。

(3)起來時、手結定印,即是以左手三指包右手三指(右內左外),兩大拇指指尖相觸,兩食指指尖 相合、豎直。手掌像一朵含苞待放的蓮花。

(4)經過心臟,表示你或佛菩薩在我的心中。

(5)伸直腰,舉手到眉心,再放掌。

3.作用:表示把佛菩薩、法師供到頭頂、表示尊敬之極。

(四)拜佛:

1.意義:以恭敬心表示對三寶的尊敬;以懺悔心懺悔業障,承認自己往昔所造的種種罪業。不以有所求心禮拜。以有所求心禮拜會生退心,不是菩薩行,但有事的時候,也可以有所求。

2.方法:
(1)肅立合掌,腕與心口平,兩足成外八字形。腳跟相距約二寸,腳尖距離約八寸。目光則注視兩手中指尖。

(2)右手先下,左手仍作合掌狀,腰徐徐放下,右臂斜伸,右掌向下按於拜墊中央(或 右膝前方),左掌仍舉著不動,兩膝隨即跪下。

(3)跪下後,左掌隨著伸下,按在拜墊左前方。

(4)右掌由拜墊中央(或右膝前方),移至右前方,兩掌相距約六寸許。

(5)額頭於雙手間著地,兩掌握虛拳翻掌,手掌打開,掌心向上,此為「頭面接足禮」。

(6)起身時,兩手握拳翻轉,手掌打開,掌心向下貼地,頭離拜墊,右手移回拜墊中央,(或右膝前方)。

(7)左掌舉回胸前,右掌著地用力將身撐起,直腰起立,雙手合掌立直。

(8)兩腳掌勿移動或翻轉。

(五)操手:

1.意義:站立而心氣下沈,就不會生氣,身心放輕鬆,頭腦清靈,就不會有煩惱。

2.動作:

(1)兩腳成外八字。

(2)不可彎腰駝背或彎頭斜腦。

(3)雙手結彌陀印(即右手在上,左手在下),置於臍上約三公分處。手臂舉肘不宜抬的太高,亦不宜垂落,注意手掌心,氣往下沈。雙手有如捧著一尊佛,這尊佛 是你自己,你要愛護自己,小心照顧他,心才不會胡思亂想,這才可以建立信心。眼觀鼻、鼻觀心,後頸貼靠衣領,不可東張西望,儀態端莊內心默念佛號,或注意動作。

(六)蹺請:

1.意義:接長老、高僧時目迎目送。

2.動作:彎腰四十五度,腳不動,合掌,身體跟著視線而移動,用眼睛的餘光目迎目送。

(七)立姿:

1.穿海青時:採操手姿勢。

2.一般穿著時:垂手或操手,不宜叉手或將手放在身後。

(八)坐姿:

1.手放在膝蓋上,手心向下,兩腳相距約一個拳頭的距離。亦可用操手或平放在腿上,大姆指不結印,只是 平放。

2.與平輩同坐可以蹺腳,若與長輩同坐則不宜。

3.當盤腿坐時,不可向身份高的人講話,也不可以靠著沙發坐著與長輩說話,應坐直。

(九)長跪:

1.先伸出左足,右膝彎下,左足向後收回與右膝平行一起跪下。

2.臀部不可置於腳跟,要伸直身體。起來時,左足向斜前伸,身體站直,收左足,與右足平行,身體伸直。

(十)行走:

1.獨行:

(1)在佛殿內或集眾之場合採操手之姿勢。

(2)平時走路,二手自然垂落,自然擺動。不宜背手走路。(懈怠相)

2.與師父同行:

(1)走在師父的後面,約一個肩的距離,當師父向自己說話時才趨身向前。

(2)進出門時,替師父開門後,讓身左側,待師父進或出門後,要關上門。

(3)若與師父去寺院、機關,當到達時,要快步走向前去向對方通報,讓對方準備。

(4)不宜黏著師父、法師,或抓著出家法師走路。

(5)坐下來時,師父坐左邊,徒弟坐右邊。

3.走過師父面前:儘量避免從師父面前經過,若必須時,走到師父面前要弓身問訊,彎腰而過。

4.請示師父:

(1)先不急不緩地敲問,聲音大小要適中,進門之後先問訊,再把門關上。

(2)站在師父右側,先問訊再側身彎腰請示,或低著身體請示;如須久談可跪下。

(3)拿東西給師父看,應先問訊、彎腰以雙手捧交給師父。

(4)如需要等候,可站在右後方,若師父未示意離開,不可擅自離去。如師父吩咐坐下,方可坐下。

5.與父母同行:走在父母身後差一個肩,在後面保護父母,如父母年老則須加以攙扶。

6.走過客人面前:如典禮、法會中)宜彎腰而過,不擋住對方的視線。

(十一)手中持物:

1.單手:拿在右手上,左手自然垂下。

2.雙手:宜捧著。在佛殿內持課誦本:以大姆指與食指夾在兩側,當合掌時,則大姆指放再經本上雙手之 四指相合於經本之下;問訊時,不必彎腰徑將經本舉至眉心即可。

3.如持物給師父先問訊、長跪,以雙手呈上。

4.對尊客須先彎腰鞠躬,從右側遞上,再問訊離開。

(十二)乘車:

1.上車時,替師父或長輩開車門,並用手擋住車門上的頂蓋,以免不小心撞到頭。

2.下車時,自己先下車,看停車的地方是否乾淨,安全才迎請師父及長輩下車。

3.如主人開車,應坐在前面右方;如乘計程車,駕駛座之右後方是大位。

(十三)乘電梯時:

1.先進去控制電梯之開關,再請師父或尊長進去。

2.到達時,師父或尊長先出去。

3.在電梯內宜面向門口,站立師父或尊長之兩側。

(十四)接聽電話:

1.不論對方是誰,第一句話是:阿彌陀佛。

2.報出自己的姓名,告訴對方自己的身份,再說想要表達的事。如對方不在要留話。

3.接聽電話時,如對方要找的人不在,應將對方的姓名或電話記錄下來,以示尊重。

(十五)照像:

1.以倫理次第為原則,要注注上下尊卑。尊者在左方,出家法師坐尊位。

2.師父在場時,師父在前面,徒弟在後面或左右皆可。

3.若自己是主人時,不必因謙虛而躲在後面,可坐在尊位。

(十六)拜訪:

1.代表法鼓山做親善訪問,雖然我們存心是關懷,不能讓對方認為是干擾。以普通的裝束,要不亢不卑 用平常心很有禮貌的態度,很自然的與人接觸。

2.見人先合掌念一聲「阿彌陀佛」,說明:「我是法鼓山的會員」,很誠懇、真誠,沒虛假,不說太多的; 廢話掩飾自己、誇張自己,也不要把師父神化。

3.身上帶著「佛學小叢刊」,但不必全套送,自己要多看它,我們說的就是我們做的,做不到的事不說, 知道多少講多少。鼓勵人來學佛法,才能從內心解決問題,不是見了師父就可以解決問題。

4.進門時,換拖鞋,要先問訊,不可穿上主人的拖鞋。進去之後,不可東張西望,東摸西摸,對特別貴重的東西不宜多看,以免別人懷疑,除非主人示意,但亦不可觸摸。

5.主人未請入座,不可坐下,不宜坐上主人的位置。座位之大小依個人之習慣,主人邀請坐那個位置就坐 那個位置,最好的位置最好不要坐,通常大幅畫的下面是正面。

6.拜訪時,態度要慎重,說話不可輕薄,也不要一開口就向人要錢,更不宜開玩笑,要尊重主人,禮敬主 人。對主人家的小孩可以稱讚他:乖。但不要隨便去觸摸他,除非是熟朋友。

(十七)用餐:

1.在齋堂: 宜安靜,不宜交頭接耳,應端身正坐。雙手舉碗及筷,雙腳不宜蹺起,當用齋完畢不宜走中 間之走道,宜從兩側離開。

2.宴會時:

(1)面向門口是大位,主人與客人對面坐。(圓桌)

(2)座位的安排是由主人決定,若非主人示意不可擅自擇位。如果主人地位高,主人仍坐大位,習慣上左邊的位置比較大。

(3)師父請吃飯時,若生客是尊客,則師父坐客位,客人坐主位;熟客若是尊客,則師父坐主位,客人坐於師父之側。

(4)請師父吃飯,要安排師父的侍者坐在師父的右邊,搭車時,師父之僧袋由侍者攜帶,居士不必代勞。

(十八)接待法師:

1.如尊貴的法師到家中訪問,要奉茶、奉毛巾、點心。依序是:

(1)先拾毛巾:夏天用冷的,冬天用熱的,都要沾濕。

(2)再送茶水:水倒八分滿。要詢問:希望紅茶或綠茶。如只供養清水亦可。

(3)送上水果。如果師父突然光臨,沒有準備供奉也不要緊。

  2.送東西給師父時,要舉到眉心;收的時候要先問訊,走過師父面前要低身,當師父請你坐下時,說謝謝師父慈悲,阿彌陀佛。

(十九)家居生活
對待家中的每一個成員都要尊敬、有禮貌。家人在看電視,即使他是晚輩,走過他的面前,都要彎腰 低身而過。說話時,不輕易用命令、指揮的口吻,也不宜用手揮來揮去的命令。要彬彬有禮,使用商量、請的態度,才能使人對你尊敬、信賴。

(二十)睡覺:

  採吉祥臥,臉側向右方,枕頭與肩同高,右手置於枕側,右腳伸直或彎曲,左手置腰間或平放;左腳自然彎曲,雙腳的膝蓋、腳踝不可接觸,輕鬆、自然的側臥對健康有益,也可以減少做夢,能安詳的 入睡又容易清醒。




2018年2月16日 星期五

認識佛寺院的規矩





寺院儀軌
認識法器
大家聽到的鐘聲、鼓聲,還有觀音殿前掛的像大魚一樣的梆,還有銅的火典也叫雲板等,寺院里出家人的生活全是由法器引領,所以出家人生活很簡單,光用耳朵聽就可以了。


包括上殿、誦經同樣的都是由法器引領,不需要專門有人去招呼。法器,是龍天耳目,大眾號令,法器一敲起來,天上的龍天護法就會知道我們在做佛事,在誦經,就會來守護道場。

每天法器響起都是由禪堂開始,柏林寺的禪堂就是觀音殿後面的無門關。怎麼區分一個寺院的宗派?就是到禪堂看鐘板。

禪堂裡面一口鐘下面掛了一塊板,外來參訪的師父到這個叢林里,到禪堂里一看,看到這塊板就知道這個寺院是禪宗的哪個宗派。有禪堂有鍾板的寺院就是叢林,否則即使寺院的建築再大,沒有鍾板都算不上叢林。

我們每一天法器的響起是由禪堂開始,早上是四點一刻打板。每天早上,在禪堂里起板,最先開始打板是打三板,就是三下,三板在禪堂里打三遍,然後是打慢四板繞寺一周,大家聽到打了四板就要起床、洗漱,這是最開始聽到的板響。


打板

慢四板打回禪堂后,打快四板四遍,禪堂里下位打叫香三下,然後是快五板,接著煞板,禪堂里接鍾板,禪堂里的鐘板打過以後鐘鼓樓套接大鐘,寺院里這些法器都是一環套一環的,沒有間斷,都要銜接上,沒有打空板的。

早晨是先敲鐘后敲鼓,晨鐘暮鼓,晚上是先敲鼓后敲鐘,這幾天大家可以注意聽一下。

同樣做晚課的時候要先開梆,然後禪堂里接鍾板,再接打巡板。晚課聽到打板就是打一板,單獨的就一聲板響,打一板也是繞寺一周,大家聽到板響就集中到普賢閣做晚課。

同樣在大殿里誦經,敲木魚、敲引磬。大殿里放的木魚,有一種講法,魚睡覺也是睜著眼睛,它一直是不閉眼的,寺院把它做成法器,每天念誦的時候用來敲,也是警策大家要精進,時刻不能懈怠。

木魚
禮佛要領
下面我給大家講一下禮佛。我們在大殿禮佛,站的時候身體要站直,頸靠衣領,身體也要自然地挺直,這樣的話頸椎是直的。腳下是前八后二,腳尖與腳尖之間是八寸,腳跟與腳跟之間是兩寸,身體自然直。


前八后二

在大殿里,不合掌的時候要操手站,所謂操手站就是左手在下,右手在上,兩個拇指微微相觸,結這個印,放在胸口的位置,操手也叫結印。平時在大殿里誦經有合掌的時候,也有操手的時候。

合掌的時候十指併攏,掌心不空,實心實意的,拇指是碰到胸口而不是離開胸口的,臂肘也不要架起來,向下自然放鬆。


合掌

接下來講禮佛。先合掌,禮佛叫頭面接足禮,拜下去的時候兩隻手翻開,掌心向上。禮佛的時候作一種觀想:我的兩隻手好比兩朵蓮花,兩朵清凈沒有污染的蓮花托著佛的兩足,所以叫頭面接足禮。

拜的時候分了好幾個動作,我們拜的時候腰先慢慢地彎下,慢慢弓腰的同時腿彎曲,向下拜,拜的時候先是右手放到蒲團也就是拜墊的中心,然後在慢慢跪下的同時左手放到拜墊的左上角,然後右手放到拜墊的右上角。

同時頭碰到拜墊的時候要翻掌,翻掌的時候頭剛好在兩隻掌的中間下一點,我們觀想佛剛好是面對我們站,掌一定要伸平,十指併攏。


禮佛

起來的時候是先翻掌,然後再起身,起來的時候還是同樣的,先是右手放回拜墊的中間,左手慢慢地離開拜墊,起身,起身的時候左手立在當胸,起身後合掌。

拜佛時是拜一拜起來,然後再拜第二拜,第三拜,連續三次。一般我們在早晚功課之前都先禮佛三拜,禮佛的時候動作不要太快,稍微緩慢一點。

我們起身的時候,是後面臀部這裡先起來,拜下去的時候這兩個膝蓋分開,剛好是在蒲團的兩個下角,這樣拜下去的時候臀部不會高翹,拜佛的時候也要注意威儀。

我們講鞠躬叫問訊。問訊的時候,先合掌,弓身九十度,頭也是一樣的,不要把頭勾下去而身體還是高高的,身體是平的,成九十度直角。


問訊

禮佛之前要問訊,禮佛之後還要問訊,問訊的時候站著時合掌,問訊的時候手慢慢地變化,變成放掌操手的姿勢,左手在下右手在上,起身的時候結一個印,叫毗盧印。

這個印是右手包著左手,右手的食指稍彎曲,左手的食指頂住右手的食指,後面兩個拇指是併攏的,手心是實的,兩隻手抱在一起。我們在問訊起身以後結這個印——毗盧遮那佛這個手印,結這個手印齊眉,指尖與眉間相齊,但不要碰到眉,與眉相齊就好。

剛才講了在大殿上都是由法器的引領,法師手裡拿著的這個叫引磬,我們禮佛的時候都要聽這個引磬,在萬佛樓你們可以看見有個很大的磬,那是大磬,禮佛的時候就用引磬來招呼。

禮拜、問訊的時候弓身下去是一錘引磬,起身是一錘,合起來是兩錘引磬。禮拜的時候第一拜拜下是三錘引磬,起身是一錘;第二拜,拜下去是一錘,起身一錘;第三拜,拜下去是兩錘,起身一錘。然後再問訊兩錘。
上殿規矩
在誦經的時候不需要把眼睛完全閉攏,眼神下垂,眼觀鼻,鼻觀心。上殿的時候不東張西望,要全身心地投入誦經,收攝我們的身心,如果東張西望心就不專一。放掌,放掌也叫操手,就是左手在下右手在上,操手放在胸口,不是放在丹田腹部這裡。

在殿堂里不允許講話,因為殿堂是清凈的地方,佛住的地方,更不允許在大殿涕唾、扔臟物,在大殿里一定要注意保持殿堂的清凈整潔。剛才大和尚也講了進殿的時候,我們是男眾女眾分東西兩單,男眾在東,女眾在西。

在西邊進門的時候就要邁左腿進殿,在東邊進時就要邁右腿進殿,進殿以後不問訊,從大殿的下邊繞道到你要站的那個位置站好,待所有人進殿後一齊聽引磬問訊。


進殿

在大殿里不能直接地從東邊到西邊,穿來穿去,這叫穿堂直過,穿堂直過是犯規矩的,不允許的。穿堂直過只有僧值師父可以,因為僧值師父在寺院里是負責管紀律的,他可以在大殿上穿堂直過照顧殿堂的秩序。

還有香燈師父可以,因為他是為了添油燒香、照顧香燭,所以可以直接走過。在大殿直接從中間上中間下的,方丈和尚可以。班首師父可以直上直下,東邊就是維那師父可以直上直下,其他人都不可直上直下。

所以大家都要注意,進殿後不可以從中間直接走到你想站的位置,這樣是不可以的。在大殿上不能講閑話,不要坐在拜墊上。這是在大殿的儀軌和要注意的事項。


過堂禮儀
我們每天吃飯是和出家師父在一起,早晨和中午叫過堂,晚上叫方便堂藥石。進齋堂後站好,等所有人進來站好后,然後維那師父進來兩錘引磬,一起向上問訊,再坐下。

齋堂里不允許講話,要保持安靜,坐的時候同樣是要正身端坐。不要翹腿,不要伸腳,我們吃飯的碗,兩個碗都是放在桌的上方,一個碗裝菜,一個碗裝飯,左邊的碗盛飯,右邊的碗盛菜,筷子放在桌子下邊挨我們身體這邊。

吃飯之前先念供供養,先供養十方三世一切諸佛菩薩,然後再吃飯。齋堂也叫五觀堂。我們在念了供養咒之後要做五種觀想:第一觀,計功多少,量彼來處;第二觀,忖己德行,全缺應供;第三觀,防心離過,貪等為宗;第四觀,正事良藥,為療形枯;第五觀,為成道故,方受此食。


過堂

吃飯的時候是先拿起筷子,不管你吃飯是習慣用哪一隻手拿筷子,左手拿筷子或右手拿筷子,用這個左手食指和中指併攏,將筷尖那一頭就是細的那一邊壓一壓,筷子是一頭粗一頭細的,將細的這邊壓一壓,筷頭自然翹起,然後用右手把筷子拿起來,然後把碗拿下來,先拿盛菜的碗,放到右手邊,再將盛飯的碗端起來。

我們吃飯的時候飯碗一直是在手裡托著的,不是把碗放在桌子上趴在那裡吃,吃飯的時候也要講究威儀、形象,時時刻刻注意自己的威儀形象,讓別人看著好看,自己覺得也很舒服。

吃飯的時候同樣是正身端坐,左手將飯碗托起,夾菜的時候一定要把飯碗伸出去,不要將菜湯和油漬滴到桌上、滴到身上,要保持乾淨。

我們吃的過程中如果菜飯有不夠的時候,等行堂的師父過來以後,添飯也好添菜也好,就把碗伸出去放到桌子上方,如果你想要吃稀一點的東西,就把筷子在碗上輕輕地盪一下;如果要吃稠一點或者是乾的東西就把筷子豎在碗里。

因為在齋堂里不講話,一切用動作來表達我們的語言,所以大家要注意,不要把碗伸出來以後就說我要吃稀的我要吃稠的,這樣的話在齋堂里就犯了規矩了,僧值師父就會來提醒我們。


用動作表達

要添的量多少,就將筷子在碗里做划,劃到哪個部位就會添多少。吃飯好了以後,就把兩個碗輕輕地摞起來,同樣地推到桌上方,把筷子放在碗的右邊,筷尖與桌邊齊著,放好放整齊。

大家要記得一定要把菜飯吃乾淨,因為是檀越供養,所以不要有剩餘,要全部吃乾淨。吃好飯,不管你是吃得快吃得慢,先吃好的就坐在座位上等,因為吃過飯以後還要結齋,念結齋文迴向後才可離開齋堂。

在齋堂里,叢林里叫「兩句半話」,所謂的「兩句半話」就是方丈和尚可以在齋堂里講話,也叫表堂,做一個簡短的開示,這叫一句話;僧值師父可以講話,有什麼事通知大家,或看到哪裡不如法的,看到有犯規矩的地方他隨時都可以講,這是一句話;
半句話是指行堂的師父們,輕輕地講話,齋堂是這兩句半話。所以大家注意在齋堂里不要講話。
其他事項
剛才講的禮佛、過堂,再一個就是我們在寺院里見到出家師父,為了表示恭敬要合掌,可以向法師說一句「阿彌陀佛」。佛教徒見面合掌說「阿彌陀佛」,相當於世間的握手說「你好」。
見到法師走過應避讓在路邊側身讓法師先過,這是對法的尊重。「佛法僧」三寶中「僧」是一寶,所以我們在寺院里見到法師一定要恭敬。

如果你想知道這個法師的名字,怎麼稱呼法師,就先向法師合掌:「請問法師上下怎麼稱呼?」法師就會回答你。在寺院里稱呼法師,看到出家眾可以稱「法師」或者「師父」、「某某師」、「某某師父」或者「某某法師」都可以。

「和尚」是一個非常尊貴的稱呼,寺院里是「一個半和尚」。就是方丈稱「和尚」,剛才講,我們明海大和尚稱和尚、方丈和尚;「半個和尚」就是我們的首座和尚,首座稱「半個和尚」。其他師父都是「某某法師」或者「某某師父」,不能稱為和尚。

稱呼

我們稱大和尚可以直接稱「大和尚」,或者「明海大和尚」都可以。我們現任的住持是明海大和尚,退居住持是上凈下慧老和尚。寺院里做過一任方丈退居以後不管年齡大小都稱「老和尚」,如果是大和尚退居以後我們也同樣稱他「老和尚」。

在寺院里跟法師交談最好是兩個人以上,不要單獨一個人與法師交談,尤其我們女營員一定要注意,因為出家眾有戒律,大家一定要尊重法師。所有的營員不允許到任何法師的房間,有問題到方丈室去或者想見方丈和尚,也應兩個人以上,不要單獨的。

不要隨意到法師房間,除非法師有特殊情況請你幫忙,搬一些東西呀,或者是為了三寶事可以,閑談不要到法師房間,因為叢林里有這個規矩,不要破壞了叢林的規矩。

寺院里,法師們每天除了集中的修行,在房間里都會有自己的修行,所以在寺院里不要高聲講話,一定要低聲輕語。尤其是晚上,敲了鐘鼓以後還要打板,聽到打板就要洗漱休息。
喜歡這篇文章嗎?快分享吧!


佛教信眾去寺院「掛單」都有什麼規矩?
2017-01-16 15:1

.

2018年2月9日 星期五

《金剛經》的40句經典名言!(四句偈)





1.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

「佛所以對四相說無相的原因,是為了這四相是假定的符號(是無常的),讓人不要執著在上面為它所纏縛!因為有執著就有分別;有分別就有好醜;有好醜就有憎愛;有憎愛就有煩惱。
世間人的煩惱,就是為了他的『我執』和『法執』太深的緣故。有了煩惱就能遮障一切,如煩惱障,障人的般若德;業障,障人的解脫德;報障,障人的法身德。推源其始,都是因為在『己』『人』『眾生』『壽者』這四相上起執著。所以佛在說法的時候,都是隨說隨掃,就恐怕人在一些名句文上起執著。

2.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所有眾生及萬法,皆如夢中境、鏡中花、水中月,剎那生滅,虛幻不實。事因人立,人既虛妄,人所立之事,自然也是虛妄的。如眼有病的人,空中原本沒有花,因病見花,事如病花之果。


阿彌陀佛!

相是虛妄的,其實就是說的一個「空」字。這個「空」不是說睜著眼睛說沒有,視而不見。而是說任何事物都是不穩定的,不是永恆不變的。這些都是暫時的假合在一起。都要經過成,住,壞,空四個階段,最終歸於消失。事物在不停的變化發展,沒有任何東西是固定不變的,所以都是「空」的。

3.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目的在於破除眾生在相上的執著。佛祖於菩提樹下證道時,說了一句話道破天機:怪哉!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所以只要放下妄想執著,背塵合覺,就能回歸本來面貌,本來就是佛啊。所以說在六識的範疇尋求成就佛道,執著於外相,心外求法,是不能成就的。學佛就是修心,佛法需向心內求。

4.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這個是最出名的四偈。意思是:

世界上一切有所作為的事物,都如夢如幻,如水中的汽泡,如鏡中的影子,如早晨的露水,太陽出來後就會消失;如同閃電一般, 瞬息即逝,對於一切事物,都應這樣看待。


「一切有為法」是指在這個世界上的一切所謂「有所作為、無所作為」,即「六根」能夠接觸到的一切事物、思維等。那這一切「有所作為、無所作為」是什麼狀態呢?世尊告訴實際都是「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
但是,這一切「有所作為、無所作為」在凡夫的知覺世界裡是真實的啊?沒有夢幻感;沒有朝露電光之感啊?不過,不要緊,世尊深知凡夫這種感知狀況。
當然,一聞偈語當即就悟的學佛人,值得羨慕、讚嘆,可是,一時不能得悟之人怎麼辦呢?那當然得慢慢來啊,所以需要漸悟者宣說了方法:「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也就是說讓學佛人暫且在思維中把生活中的一切「有所作為、無所作為」都主動看做「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就這樣時時刻刻對自己行為、思維進行「觀照」,循序漸進,終會觀察到世事無常;觀察到眾生的高興無常;痛苦無常;煩惱也無常;等等無常,進而慢慢認識到;充分的認識到;非口頭認識到一切一切都是因緣所起,終又由因緣而滅,最終唯有「自性」恆寂不滅,清凈妙明。就此!立即頓悟!豁然自在!


金剛經的40句經典名言

1.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

2.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3.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

4.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

5.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

6.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7.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

8.法尚應舍,何況非法。

9.無有定法,如來可說。

10.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

11.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12.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

13.應如是生清凈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14.如來說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15.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

16.菩薩應離一切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17.若心有住,則為非住。

18.如來說:一切諸相,即是非相。又說:一切眾生,即非眾生。

19.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


20.如來所得法,此法無實無虛。

21.當生如是心,我應滅度一切眾生。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

22.如來者,即諸法如義。

23.實無有法,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24.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25.一切法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

26.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

27.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

28.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29.如來不應以具足諸相見。

30.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

31.是法平等,無有高下。

32.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33.實無有眾生如來度者。

34.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35.知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

36.所作福德,不應貪著。

37.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

38.於一切法,應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解,不生法相。


39.不取於相,如如不動。

40.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zh-tw/culture/gvern58.html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