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天地也、宇宙-運和氣也。 至聖所言,[不知命無以為君子],君子首重的是中庸知命也,而非認命或改命。 時也、命也、運也 “時”“命”乃先天,謂之-天時天命不可強求,而運為時空宇宙運作之外在影響而成,可窺而改之。
2009年5月3日 星期日
文大教授追憶印順法師
文大前教授印順長老(博士)近年因年歲漸高,常住在花蓮的慈濟醫學中心,2005年6月4日上午10點07分,因心臟及呼吸衰竭,於熟睡中安詳圓寂。1965年他至「中國文化學院」(文大前身)任教。文大教授陳清香、李志夫曾上過印老的課,他們都異口同聲讚揚印老的學術成就與高尚品格,對他的圓寂都感到不捨與遺憾。
史學系專任教授,佛藝史學家陳清香1965年在就讀史學系時,曾上過印老的課「佛學概論」,她表示當時曾私下向印順長老請益,請教佛學的問題,並在畢業數年後,在台北慧日講堂皈依印老,因為她覺得台灣少有像印老般佛學學術與人格修養都同樣崇高的法師,她覺得印老治學極嚴謹,反對佛教神化,注重實際修學,對學生平易近人,親切解惑。當時上課,她記印老鄉音有點重,上課學生大多為哲學系學生,印老上課都是於黑板書寫,學生再抄筆記,印老對各種佛學與佛界之大小議題都感興趣,例如一次和他提起較少人重視的佛教藝文,印老馬上就深切關心其發展。
哲學系教授,中華佛研所長李志夫說,他去年才在中研院擔任過第5屆印老學術研討會主持人,想不到印老今年就圓寂,當年他也是哲學系座上學生之一,他的課一樣要考試與交作業,除了哲學生外,還有校外法師與民眾特來旁聽,當時班上有些人會聽不懂印老的蘇北口音,但因他是隨國軍來台的退役少校,而且以前就有接觸過佛學,所以他聽的懂,班上許多同學都對佛學感興趣才來學課,下課後會私下請益印老,印老會引經據典,告知同學哪些問題可去哪部經典找,他認為印老是好老師,上印老的課使他受益非淺,間接影響他日後留學印度攻讀哲理與佛學學位,而當初上課的同學很多後來都成就非凡,他們當上華梵大學副校長、台北瓦斯公司總經理、法光佛學院長、東海哲學系主任等職位等。
李教授說,他去印度留學前,至士林報恩小築拜別印老,當時他正在著作佛學,還送他數本方發表的「有部」佛學,由於他後來當哲學系佛學教授與中華佛研所長,常有機會在學術活動或佛教場合遇到印老,他記得最後一次見到印老,是在2005年5月14日研究所到花蓮的校外教學,他下午至慈濟醫學中心探望印老,印老體衰臥床,雖無法說話,但印老意識仍清楚,向他點頭致意。
李教授是台灣資深的名佛學家,數十位研究佛學的碩、博士畢業校友,都曾請他指導論文,他們目前分布在各大學及學術單位研教佛學,例如文大哲學系(及中華佛研所)佛學與印哲教授蔡柏郎。
現任文大慈青社長(第9屆),經濟3C的周育菁表示,印老是所有慈濟人與慈青心中永懷敬重的偉大師公,因為證嚴法師為印老於1963年收的弟子,1966年慈濟開創,他們分別尊稱印老與証嚴法師為導師與上人,這幾天證嚴上人為後事不斷往返北、竹忙碌,慈濟的靜思文化與靜思書軒,也都會賣印老的佛學著作,例如<妙雲集>等,近年大愛台亦推出印順法師生平紀錄片,2005年又推出印順導師傳動畫集,11日的全球各地慈濟人分別舉辦追思會,許多慈青都有參加,她覺遺憾的是,可惜沒有讀過印老著作,她發願以後會深讀廣閱印老著作。
印老離開文大後,隔一年,曉雲法師(華梵大學創辦人)也來文大任教,文大陸續成立印度文化研究所、中華學術院的佛學研究所(目前中華佛學研究所前身)與佛教文化研究所,目前知名的聖嚴法師、星雲大師、曉雲法師、李志夫等都擔任過所長,其他國私立大學也開始聘邀佛教法師來研教(例如台大佛學研究中心及哲學系),因此文大可說是開創台灣佛教法師進駐大學研教之風,而這些法師日後將在文大的辦學、研教的經驗拿來創校,他們分別創有華梵大學、中華佛研所、佛光人文社會學院、南華大學等校,這些學校正是目前台灣佛學研教的重鎮,所以可說文大是台灣的當代佛學學術研教發源地之一。
印順長老(俗名張鹿芹)1906年出生於浙江海寧。生性寡言善寫作。1928年母往生,不久父亦往生,使他想出家。1933年依普陀山福泉庵清念和尚出家,法名印順號盛正。隨後至廈門閩南佛學院就讀,29歲接觸佛教改革家太虛大師(民初四大僧之一),也讓他思考如何改進漢傳佛教之衰落,印老數年閱完漢傳大藏經(佛經總集結),也因而從阿含經(最早的佛經)中發展「人間佛教」思想。
抗戰時他讀完印度史後,認為印佛的衰亡與近代漢佛衰落皆因思想弊端,他發表《印度之佛教》,也因此與太虛大師的佛學思想相左。戰後因參加世界佛友會而來台灣被政府留住,從此在台定居,並任台北首剎「善導寺」住持,但因人事波折,及《佛法概論》被查禁,使印順法師到新竹閉關,出關後至文大任教。由於法師的思想與著作,超越當時傳統佛教的時代,尤其對大乘三系分歧的見解,<淨土新論>中對往生論的針砭,引起部分人士誤會。但現在台灣漢傳佛教界都接受了印老的思想。
其學術成就,龐大著作總共38種,其中以<印佛思想史>、<原佛聖典之集成>、<有部論書、論師研究>、<初大乘起源及開展>、<如來藏研究>5著之學術貢獻最大,此外有自傳<平凡的一生>。他在1986年底停寫,著作的質量精廣在華人佛學家中算是罕見。
印老是戰後台灣佛教最知名人物之一,目前慈濟、法鼓山、佛光山」等各佛團體的入世行佛,都是受到印老「人間佛教」說之直接影響,有教授稱其為玄奘以降第一人。法師後來在台北創慧日講堂,1953於新竹創佛嚴精舍(男佛學院)、隨後又創嘉義妙雲蘭若、台中創華雨精舍、及創印順文教基金會,2002年「天下文化」出版過《印順(2005 /6 /13)
斯人已遠,法身常在 ■陳漢傑
因緣無聲無息,卻有那麼多不可思議, 即使長老用平凡為生命作註, 我們依舊無法忘記、亦無法輕描淡寫。 長老一生站在因緣的流轉與交會處, 除人跡的過去與往來,更領受一事一物的生生滅滅。
6月4日,印順長老離開我們了。 被法鼓山聖嚴法師譽為「人間佛教之父」的印順長老,一世紀的歲月,經歷的是中國歷史和佛教最艱困,也最有希望的時代。當時的教界則因為缺乏正信和正行,被教外人士看低。教內,出家人趕經懺、賣素食、設祿位、不在經論上用功、青年僧才對佛教也有少有信心,都讓佛教顯出疲態。
面對近代佛教的衰敗,長老繼承太虛大師「人生佛教」思想,並受到《增壹阿含經》中「諸佛世尊皆出人間,終不在天上成佛」的激勵,開展出影響深遠的「人間佛教」,宣揚大乘佛法的真精神。
為了釐清佛法,宣揚大乘佛法的真精神,長老勤於著述、研究,作品超過七百萬言。尤其創發「大乘三系」之判教理論,勾勒中國與印度佛教的脈絡,深為學界重視。長老並在此架構下解經論典、研究法義和教史,最後融貫出關懷社會的現代佛教。在超過四十冊的著作中,長老自行編集的《妙雲集》更是許多佛子接觸正法、研究佛學的開始與依靠。
現今「人間佛教」的理念在台灣開花結果,深深地影響台灣佛教發展,從慈濟、法鼓山、佛光山,以及諸多教界大德思想、研究的方向。尤其證嚴法師所開拓的慈善、醫療、教育、文化等慈濟四大志業,以及聖嚴法師創立法鼓山禪修文教體系,著眼在教育與服務,以「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展現出現代佛教悲憫眾生、利人利己的入世精神。
一事一物,也是因緣
這一切的成就都源於長老對佛法堅定的信念、深刻的體察。「佛法以有情為本,有情以業感而生死不已」,長老用一生見證緣起性空的因緣法,面對羸弱的身體,世事的流轉與不已的生死。因為求法,也因為戰火,在大陸各地奔波,後來輾轉來到台灣。八十九歲那年,長老提筆回顧以往的奔波與遭遇,卻是那般澹然:
「自己如水面的一片落葉,向前流去,流去。忽而停滯,又忽而團團轉。有時激起了浪花,為浪花所掩蓋,而又平靜了,還是那樣的流去。」 因緣無聲無息,卻有那麼多不可思議,即使長老用平凡為生命作註,我們依舊無法忘記、亦無法輕描淡寫。長老一生站在因緣的流轉與交會處,看人跡的過去與往來,更領受一事一物的生生滅滅。
從互相扶持的法門師友,到台灣的僧俗四眾,有的已經成就歷史,有的正在創造歷史,但在緣起奔流的岸邊,終究還是旁觀歷史。難以道盡的是,人跡的往來與行蹤;但最難明瞭的,卻是長老在時空的推移間,遇著的那一樁事、那一件物,找到佛法的入口,重燃大乘漸漸隱晦的火焰。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熱門文章
-
想要了解一下,如果家裡面有人過往, 家人要怎麼幫他作七呢? 請問要如何作七呢? 以佛法的角度來說,一般人死之後(斷氣&心跳停止) ,靈魂(神識)並不會馬上離開肉體,大約要經過8個小時,靈魂(神識)才會從肉體脫離,而進入中陰身的階段。因此,斷氣之後,要切記...
-
中華廣濟推拿研究學會,創立人 葛福生,師承源起於 詠田醫學 創始人 鄭智隆 老師,鄭老師,歷經近十年潛修逐漸整理驗證,從臨床驗證功效顯著,它的理論不但顯示出治療慢性疾病的權威,根治率更達到95%,可說是創現代醫學的紀錄,似乎找到人類疾病治癒的機轉。薦椎療法乃是為新的獨創性的療法...
-
符令可以差神遣鬼嗎?是什麼原理使符令具此神力? 答:道士所畫的符是謂符體。符體就像人的軀體,只是一種形式,可見的外形。符能驅散邪魔、消災治病,必須有一種神力的符罡貫注在符體裏面,就像人有精神意識才能使軀體產生與精神意識一致的行為。此種符罡是以神力役使鬼神為符神效命,聽從符神的...
-
居住風水多以“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為最佳屋場 屋的前方叫做“前朱雀”,又叫做“明堂”。 很多的風水師都會以窗外為明堂位。就是以住宅內開得最多的窗一方為向。因為窗是唯一光線能夠射入來的入口,而光線是屬於“陽氣”,故陽宅是以陽為向的了。 當你找到一間屋的向之後,...
-
簡介 參禪人,奮發道心,勉強用工,不能得力,趕急坐用。短坐不及,放身長坐;能長坐時,身不倚床依枕者,名[不倒單]。 單即床枕,即不倒床是也。 究竟不睡,專坐用工,誠效世尊雪山六年之靜坐,非細事也。 我人痛念生死,不敢虛度光陰,既入禪門,辦我大事,何敢貪...
-
作者:佚名 文章來源:佛教天地 道教是以老莊思想為中心,加上神仙信仰、通俗的民間信仰,復受儒家與佛教影響而形成的宗教。道教的一大特徵就是重“術”,而《道德經》所謂“反璞歸真”,則是道教品德修養的基本原則。道教吸收了佛教的因果報應、地獄等觀念以及儒家的倫理道德觀,在神仙信仰的前提...
-
天地有常用,日月有常明,四時有常序,鬼神有常靈。 天有寶,日月星辰。地有寶、五穀金銀。 家有寶、孝子慈孫。國有寶、正直忠良。 合天道、則天府鑑臨。合地道、則地府消愆。 合人道、則民用和睦。三道既合,禍去福來。 天地和,則萬物生。地道和、則萬...
-
南懷瑾:「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原來是這個意思! 我一直以為,這句話的意思是:人如果不為自己謀利、謀權、謀色,就要招到天地誅殺。其實,這是誤解。 現在才知道,「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出處是《佛說十善業道經》第二十四集: 人生為己,天經地義,人不為己,天誅地滅。 ...
-
進/晉塔的拜拜須知 確定塔位後,要在塔位進行祭祀儀式,以利後續進塔,以下是相關注意事項: 準備供品:進塔必備祭品通常會有五味菜碗(五碗菜加一碗飯)、發糕、四菓、拜地藏王或土地公的 壽金 ,以及拜亡者的 蓮花金、銀紙 。 祭拜對象:先是土地公或地藏王菩薩(塔位守護神),再來是祖宗先...
-
地球繞日公轉時,地軸是傾斜著運行,地球赤道與公轉軌道面有二十三‧五度的交角。 節氣的變化是因為地球本身地軸為傾斜的,它的表面受到太陽照射時,因為距離遠近及經緯度的關係,所以才有不同的變化 二十四節氣在秦漢時代訂定時,是反映黃河流域之氣候變化及氣候與農作物的關係,現今我國幅員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