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天地也、宇宙-運和氣也。 至聖所言,[不知命無以為君子],君子首重的是中庸知命也,而非認命或改命。 時也、命也、運也 “時”“命”乃先天,謂之-天時天命不可強求,而運為時空宇宙運作之外在影響而成,可窺而改之。
2009年3月31日 星期二
民俗月曆+諸佛神誕辰千秋詳表
{連結}台灣民俗月曆-宗教節日版
http://sean.tw.googlepages.com/calendarGR.htm
以下是諸佛神誕辰千秋例祭詳表(農曆)
農曆諸神佛誕辰千秋表
正月初一日 元始天尊萬歲
正月初一日 彌勒尊佛佛辰
正月初三日 孫天醫真人千秋
正月初六日 清水祖師佛辰
正月初八日 五殿閻羅王聖誕
正月初九日 玉皇上帝萬歲
正月十三日 關聖帝君飛昇
正月十五日 門神戶尉千秋
正月十五日 上元天官聖誕
正月十五日 臨水夫人陳靖姑千秋
正月廿二日 武德尊侯沈祖公聖誕
正月廿四日 雷都光耀大帝聖誕
二月初一日 一殿破案廣王千秋
二月初二日 濟公活佛聖誕
二月初二日 土穀尊神聖誕
二月初二日 福德正神千秋
二月初三日 文昌梓童黃帝君聖誕
二月初八日 三殿宋帝王千秋
二月十五日 九天玄女娘娘聖誕
二月十五日 太上老君萬歲
二月十五日 精忠岳王千秋
二月廿五日 三山國王千秋
二月十五日 開漳聖王千秋
二月十八日 至聖先師諱辰
二月十八日 四殿五官王千秋
二月十九日 觀世音菩薩佛辰
二月廿一日 普賢菩薩佛辰
二月廿六日 南宮趙真吾聖誕
三月初一日 二殿楚江王千秋
三月初三日 玄天上帝萬壽
三月初六日 濟公活佛成道
三月初七日 三天主考聖誕
三月初八日 六殿卡城王千秋
三月十五日 無極老母娘聖誕
三月十五日 保生大帝吳真人千秋
三月十五日 中路財神趙元帥聖誕
三月十六日 準提菩薩佛誕
三月十八日 南天廖將軍聖誕
三月十八日 后土皇神聖蛋誕
三月十九日 太陽星君聖誕
三月二十日 註生娘娘千秋
三月廿三日 天上聖母聖誕
三月廿六日 鬼谷先師千秋
三月廿七日 七穀秦山王千秋
三月廿八日 倉頡先師聖誕
三月廿八日 東嶽大帝聖誕
四月初一日 八殿都市王千秋
四月初四日 文殊菩薩佛辰
四月初八日 釋迦佛祖萬歲
四月初八日 九殿平等王千秋
四月十四日 呂純陽師祖師聖道
四月十五日 釋迦文佛得誕
四月十七日 十殿轉輪王千秋
四月十八日 北極紫薇帝君千秋
四月十八日 華陀神醫先師千秋
四月廿一日 李托塔天王聖誕
四月廿一日 先天朱將軍聖誕
四月廿四日 金光祖師聖誕
四月廿五日 武安尊王千秋
四月廿六日 五穀先帝千秋
四月廿六日 南鯤鯓李王爺千秋
四月廿七日 南鯤鯓范王爺千秋
五月初一日 南極長生帝君千秋
五月初五日 商天駱恩師聖誕
五月初七日 巧聖先師千秋
五月十一日 天下都城隍爺千秋
五月十三日 關平太子千秋
五月十七日 蕭府王爺千秋
五月十八日 張府天師聖誕
五月十九日 九天馬恩師聖誕
六月初三日 韋馱尊佛佛辰
六月初六日 九天李恩師聖誕
六月十一日 田都元帥千秋
六月十五日 無極老母娘聖壽
六月十五日 王靈天君聖誕
六月十六日 先天王靈官聖誕
六月十八日 南鯤鯓王爺千砍
六月十九日 觀音菩薩得道紀念
六月廿四日 關聖帝君聖誕
六月廿四日 西秦王爺千秋
六月廿四日 雷祖大帝聖誕
六月廿四日 南極大帝聖誕
七月初七日 七星娘娘千秋
七月初七日 大成魁星聖誕
七月初七日 衛房聖母聖誕
七月十三日 大勢至菩薩聖誕
七月十五日 中元地官聖誕
七月十八日 瑤池王母娘聖誕
七月十九日 天然古佛聖誕
七月十九日 值年太歲星君千秋
七月廿一日 菩庵菩薩聖佛辰
七月廿三日 南客柳星君聖誕
七月廿三日 諸葛武侯千秋
七月廿三日 法主聖君千秋
七月廿四日 鄭延平郡王千秋
七月廿五日 武德侯沈祖公千秋
七月三十日 地藏王菩薩佛辰
八月初三日 北斗星君聖誕
八月初三日 九天司命灶君千秋
八月初三日 九天朱恩師聖誕
八月初三日 姜相子牙千秋
八月初五日 雷聲普化天尊聖誕
八月初八日 瑤池大會
八月十五日 天然古佛成道
八月十五日 太陰星君聖誕
八月十五日 南宮孔恩師聖誕
八月十五日 臨水夫人林姑千秋
八月十五日 南鯤鯓朱王爺千秋
八月十八日 九天玄女娘娘千秋
八月十八日 開台鄭國姓聖誕
八月廿二日 燃燈古佛萬壽
八月廿二日 廣澤尊王千秋
八月廿三日 桓侯張大帝聖誕
八月廿三日 邢府王爺千秋
八月廿七日 至聖孔子先師聖誕
八月廿九日 中華聖母聖誕
九月初一日 南斗星君聖誕
九月初九日 斗母星君聖誕
九月初九日 九皇大帝聖誕
九月初九日 中壇元帥千秋
九月初九日 鄧都大帝聖誕
九月初九日 臨水夫人李姑千秋
九月初九日 天上聖母飛昇
九月十三日 孟婆尊神千秋
九月十五日 無極老母娘聖壽
九月十五日 朱聖夫子聖誕
九月十五日 南鯤鯓吳王爺千秋
九月十八日 倉聖先師千秋
九月十九日 觀音菩薩出家紀念
九月廿九日 藥師佛聖誕
十月初五日 達摩祖師佛辰
十月初十日 水庵尊王千秋
十月十二日 齊天大師佛辰
十月十五日 下元官水大帝聖誕
十月十八日 地母至尊千秋
十月廿二日 青山靈安尊王千秋
十月廿三日 南天周將軍聖誕
十月廿五日 感大帝許真人千秋
十月廿七日 紫傲星君聖誕
土月初四日 安南尊王千秋
土月十一日 太乙救苦天尊聖誕
土月十五日 無極老母娘聖誕
十月十七日 阿彌陀佛佛誕
土月十九日 九蓮菩薩佛誕
土月廿三日 張仙大帝聖誕
十二月初六日 普庵祖師聖誕
十二月初八日 張英濟王聖誕
十二月初八日 釋迦文佛成道
十二月十六日 福德正神千秋
十二月廿四日 送神
十二月廿五日 天神下降
十二月廿九日 華嚴菩薩佛辰
十二月廿九日 南斗北斗星下降
http://sean.tw.googlepages.com/calendarGR.htm
以下是諸佛神誕辰千秋例祭詳表(農曆)
農曆諸神佛誕辰千秋表
正月初一日 元始天尊萬歲
正月初一日 彌勒尊佛佛辰
正月初三日 孫天醫真人千秋
正月初六日 清水祖師佛辰
正月初八日 五殿閻羅王聖誕
正月初九日 玉皇上帝萬歲
正月十三日 關聖帝君飛昇
正月十五日 門神戶尉千秋
正月十五日 上元天官聖誕
正月十五日 臨水夫人陳靖姑千秋
正月廿二日 武德尊侯沈祖公聖誕
正月廿四日 雷都光耀大帝聖誕
二月初一日 一殿破案廣王千秋
二月初二日 濟公活佛聖誕
二月初二日 土穀尊神聖誕
二月初二日 福德正神千秋
二月初三日 文昌梓童黃帝君聖誕
二月初八日 三殿宋帝王千秋
二月十五日 九天玄女娘娘聖誕
二月十五日 太上老君萬歲
二月十五日 精忠岳王千秋
二月廿五日 三山國王千秋
二月十五日 開漳聖王千秋
二月十八日 至聖先師諱辰
二月十八日 四殿五官王千秋
二月十九日 觀世音菩薩佛辰
二月廿一日 普賢菩薩佛辰
二月廿六日 南宮趙真吾聖誕
三月初一日 二殿楚江王千秋
三月初三日 玄天上帝萬壽
三月初六日 濟公活佛成道
三月初七日 三天主考聖誕
三月初八日 六殿卡城王千秋
三月十五日 無極老母娘聖誕
三月十五日 保生大帝吳真人千秋
三月十五日 中路財神趙元帥聖誕
三月十六日 準提菩薩佛誕
三月十八日 南天廖將軍聖誕
三月十八日 后土皇神聖蛋誕
三月十九日 太陽星君聖誕
三月二十日 註生娘娘千秋
三月廿三日 天上聖母聖誕
三月廿六日 鬼谷先師千秋
三月廿七日 七穀秦山王千秋
三月廿八日 倉頡先師聖誕
三月廿八日 東嶽大帝聖誕
四月初一日 八殿都市王千秋
四月初四日 文殊菩薩佛辰
四月初八日 釋迦佛祖萬歲
四月初八日 九殿平等王千秋
四月十四日 呂純陽師祖師聖道
四月十五日 釋迦文佛得誕
四月十七日 十殿轉輪王千秋
四月十八日 北極紫薇帝君千秋
四月十八日 華陀神醫先師千秋
四月廿一日 李托塔天王聖誕
四月廿一日 先天朱將軍聖誕
四月廿四日 金光祖師聖誕
四月廿五日 武安尊王千秋
四月廿六日 五穀先帝千秋
四月廿六日 南鯤鯓李王爺千秋
四月廿七日 南鯤鯓范王爺千秋
五月初一日 南極長生帝君千秋
五月初五日 商天駱恩師聖誕
五月初七日 巧聖先師千秋
五月十一日 天下都城隍爺千秋
五月十三日 關平太子千秋
五月十七日 蕭府王爺千秋
五月十八日 張府天師聖誕
五月十九日 九天馬恩師聖誕
六月初三日 韋馱尊佛佛辰
六月初六日 九天李恩師聖誕
六月十一日 田都元帥千秋
六月十五日 無極老母娘聖壽
六月十五日 王靈天君聖誕
六月十六日 先天王靈官聖誕
六月十八日 南鯤鯓王爺千砍
六月十九日 觀音菩薩得道紀念
六月廿四日 關聖帝君聖誕
六月廿四日 西秦王爺千秋
六月廿四日 雷祖大帝聖誕
六月廿四日 南極大帝聖誕
七月初七日 七星娘娘千秋
七月初七日 大成魁星聖誕
七月初七日 衛房聖母聖誕
七月十三日 大勢至菩薩聖誕
七月十五日 中元地官聖誕
七月十八日 瑤池王母娘聖誕
七月十九日 天然古佛聖誕
七月十九日 值年太歲星君千秋
七月廿一日 菩庵菩薩聖佛辰
七月廿三日 南客柳星君聖誕
七月廿三日 諸葛武侯千秋
七月廿三日 法主聖君千秋
七月廿四日 鄭延平郡王千秋
七月廿五日 武德侯沈祖公千秋
七月三十日 地藏王菩薩佛辰
八月初三日 北斗星君聖誕
八月初三日 九天司命灶君千秋
八月初三日 九天朱恩師聖誕
八月初三日 姜相子牙千秋
八月初五日 雷聲普化天尊聖誕
八月初八日 瑤池大會
八月十五日 天然古佛成道
八月十五日 太陰星君聖誕
八月十五日 南宮孔恩師聖誕
八月十五日 臨水夫人林姑千秋
八月十五日 南鯤鯓朱王爺千秋
八月十八日 九天玄女娘娘千秋
八月十八日 開台鄭國姓聖誕
八月廿二日 燃燈古佛萬壽
八月廿二日 廣澤尊王千秋
八月廿三日 桓侯張大帝聖誕
八月廿三日 邢府王爺千秋
八月廿七日 至聖孔子先師聖誕
八月廿九日 中華聖母聖誕
九月初一日 南斗星君聖誕
九月初九日 斗母星君聖誕
九月初九日 九皇大帝聖誕
九月初九日 中壇元帥千秋
九月初九日 鄧都大帝聖誕
九月初九日 臨水夫人李姑千秋
九月初九日 天上聖母飛昇
九月十三日 孟婆尊神千秋
九月十五日 無極老母娘聖壽
九月十五日 朱聖夫子聖誕
九月十五日 南鯤鯓吳王爺千秋
九月十八日 倉聖先師千秋
九月十九日 觀音菩薩出家紀念
九月廿九日 藥師佛聖誕
十月初五日 達摩祖師佛辰
十月初十日 水庵尊王千秋
十月十二日 齊天大師佛辰
十月十五日 下元官水大帝聖誕
十月十八日 地母至尊千秋
十月廿二日 青山靈安尊王千秋
十月廿三日 南天周將軍聖誕
十月廿五日 感大帝許真人千秋
十月廿七日 紫傲星君聖誕
土月初四日 安南尊王千秋
土月十一日 太乙救苦天尊聖誕
土月十五日 無極老母娘聖誕
十月十七日 阿彌陀佛佛誕
土月十九日 九蓮菩薩佛誕
土月廿三日 張仙大帝聖誕
十二月初六日 普庵祖師聖誕
十二月初八日 張英濟王聖誕
十二月初八日 釋迦文佛成道
十二月十六日 福德正神千秋
十二月廿四日 送神
十二月廿五日 天神下降
十二月廿九日 華嚴菩薩佛辰
十二月廿九日 南斗北斗星下降
2009年3月30日 星期一
易說太極
報告人:陳瑞隆//出自http://www.yihching.org.tw/dragon1-10.htm
前言:我們整理出太極的輪廓。
太極謂天地未分之前,元氣混而一。
釋名 「太」字,『說文』做泰,泰者通也。
前言:我們整理出太極的輪廓。
太極謂天地未分之前,元氣混而一。
是天地萬物之元。
太極可以生兩儀,兩儀即陰陽,一陰一陽之為道。
太極可以生兩儀,兩儀即陰陽,一陰一陽之為道。
陰陽由動靜變化而來。
太極為宇宙萬有之本。有太易、太初、太始、太素的四偕段。有太初、太虛、太素、太乙、理氣象數四說,而太極集其大成。
總之,太極為宇宙的創始,太極為萬有的根源,一切變化、成長、生滅、盈虧、盛衰,皆由太極的演變而產生。
太極為宇宙萬有之本。有太易、太初、太始、太素的四偕段。有太初、太虛、太素、太乙、理氣象數四說,而太極集其大成。
總之,太極為宇宙的創始,太極為萬有的根源,一切變化、成長、生滅、盈虧、盛衰,皆由太極的演變而產生。
易繫辭上傳(第十一)說:『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太極之名始見於此,易經以太極為天地萬物之元。
中華文化受「易經」的影響最深,中國儒、道二家,以太極的宇宙觀為本體,發展出一系列的陰陽、五行的思想。
先聖、先賢對於太極的研究,不但創造出中國的人生觀,也創造出中國的五術,山、醫、命、卜、相,都有太極的影子存在。
本文將對太極的釋意,各家對太極的解說,太極對生活的影響進行探討。
釋名 「太」字,『說文』做泰,泰者通也。
往來不窮之為通。
「太」亦極。
「極」字,樞紐根抵之名,至極而無對待之稱。王船山『周易內傳』,「太著極其大而無尚之辭。
極至也,語道至此而盡也。
其實陰陽之渾合者而已,而不可名之為陰陽。
則但贊其極至無以加曰太極。
三命通會卷一『老子曰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列禦寇曰有形生於無形,天地之初,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
張善淵「萬法通論」『夫混淪,道之體也。
周敦頤「太極圖說」
『惟人也得其秀而最靈。形既生矣,神發知矣,五性感動而善惡分,萬事出矣。聖人定之以仁義中正而主靜,立人極焉。故聖人與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時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凶。君子修之吉,小人悖之凶。』
太極謂天地未分之前,元氣混而一。
太極者無有不極也,無有一極也,惟無有一極則無所不極。
故周子又從而贊之,無極而太極,陰陽之本體絪縕相得和同而化,充塞於兩閒,此所謂太極也。」
太極究竟是什麼?易經沒有解釋。
漢以後的學著對太極有了更多的解釋。
三命通會卷一『老子曰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列禦寇曰有形生於無形,天地之初,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
太易著未見氣,太初著氣之始,太始著形之始,太素著質之始。氣與形質合而離曰渾淪』。
『歷紀云未有天地之時,混沌如雞子,溟涬始芽鴻濛滋萌』。
『律歷志云太極元氣涵三為一』。
『易曰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
『易疏云太極謂天地未分之前,元氣混而為一』。
『蒙泉子曰太初者理之始也,太虛者氣之始也,太素者象之始,太乙者數之始,太極者兼理氣象數之始也』。
由數論言之,可見渾淪未判之先,只一氣混合,杳冥昏昧,而理未嘗不在其中,與道為一是謂太極。
『莊子以道在太極之先,所謂太極乃是指天地人三者氣形已具,而未判者之名』。
而道又別是一懸空底物,在太極之先。
不知道即太極,太極即道。
以其理之通行者言則曰道。以其理之極至者言則曰太極。
太極之為理而與氣自不相離也哉。
所謂太極者乃陰陽動靜之本體。
不離於形氣而實無聲臭,不窮於變化而實有準則,故一動一靜互為其根,分陰分陽兩儀立焉。
儀者物也,凡物未始無對,而亦未嘗獨立。
天以生覆而依乎地,地以形載而附乎天。
有理斯有氣,陰揚之謂也。有氣斯有形,天地之謂也。
天地不生於天地而生於陰陽。
陰陽不生於陰陽而生於動靜。
動靜不生於動靜而生於太極。
蓋太極者本然之妙也,動靜者所乘之機也,陰陽者所生之本也。
太極形而上道也。
陰陽形而下器也。
動靜無端,陰陽無始。此造化所由立焉。』
張善淵「萬法通論」『夫混淪,道之體也。
太極,道之用也。
二者之妙,虛無自然也。
混淪之先,未有天地,先有是道,亦強名也。
一氣未萌之始,是為太易。
太易者,陰陽未變,恢漠太虛,無光無象,無形無名,寂兮寥兮,是曰太易。
太易,神之始而未見氣者也。
及其有物混成,先天地生,一氣磅礡,是為太初。
太初者,陰陽雖變,有氣而未有形,是曰太初。
太初者,陰陽雖變,有氣而未有形,是曰太初。
太初,氣之始,而未見形有也。
先天一物分為二,無象無形遂念生,是為太初。
太始者,陰陽交會,混而為一,自一而生形。
太始者,陰陽交會,混而為一,自一而生形。
雖有形而未有質 ,是曰太始。太始,形之始而未質者也。
是為太素。
太素者,太始變而形,形而有質,而未成體,是曰太素。
太素者,太始變而形,形而有質,而未成體,是曰太素。
太素質之始而未成體者也。
氣形質具,而未能相離,故曰混淪。
混淪,道之體也。
如是動極復靜,至靜之極;
靜極復動,五數乃極,故曰太極。
太極者,太素備而陽變陰合,五行具焉。是故太極肇判,輕清為天,重濁為地,大道彰矣。』
太極者,太素備而陽變陰合,五行具焉。是故太極肇判,輕清為天,重濁為地,大道彰矣。』
周敦頤「太極圖說」
『無極而太極。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而生陰,靜極復動。一動一靜,互為其根。
分陰分陽,兩儀立焉。陽變陰合,而水火木金土。五氣順布,四時行焉。
五行,一陰陽也。陰陽,一太極也。太極本無極。』
以上為宇宙生成,造化之要。
『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無極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氣交感,化生萬物,萬物生生而變化無窮焉。』
以上為萬物化生,資生之源。
『惟人也得其秀而最靈。形既生矣,神發知矣,五性感動而善惡分,萬事出矣。聖人定之以仁義中正而主靜,立人極焉。故聖人與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時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凶。君子修之吉,小人悖之凶。』
以上為聖人設教,示人為善。
『故曰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又曰原始返終,故知死生之說。大哉易也,斯其至矣。』
從上述各家所說,我們可以整理出太極的輪廓。
從上述各家所說,我們可以整理出太極的輪廓。
太極謂天地未分之前,元氣混而一。
是天地萬物之元。
太極可以生兩儀,兩儀即陰陽,一陰一陽之為道。
太極可以生兩儀,兩儀即陰陽,一陰一陽之為道。
陰陽由動靜變化而來。
太極為宇宙萬有之本。有太易、太初、太始、太素的四偕段。有太初、太虛、太素、太乙、理氣象數四說,而太極集其大成。
總之,太極為宇宙的創始,太極為萬有的根源,一切變化、成長、生滅、盈虧、盛衰,皆由太極的演變而產生。
朱子『太極只是天地萬物之理。
太極為宇宙萬有之本。有太易、太初、太始、太素的四偕段。有太初、太虛、太素、太乙、理氣象數四說,而太極集其大成。
總之,太極為宇宙的創始,太極為萬有的根源,一切變化、成長、生滅、盈虧、盛衰,皆由太極的演變而產生。
朱子『太極只是天地萬物之理。
在天地言,則天地中有太極。在萬物言,則萬物中各有太極。未有天地之先,畢竟是先有此理。』
訂閱:
文章 (Atom)
熱門文章
-
想要了解一下,如果家裡面有人過往, 家人要怎麼幫他作七呢? 請問要如何作七呢? 以佛法的角度來說,一般人死之後(斷氣&心跳停止) ,靈魂(神識)並不會馬上離開肉體,大約要經過8個小時,靈魂(神識)才會從肉體脫離,而進入中陰身的階段。因此,斷氣之後,要切記...
-
中華廣濟推拿研究學會,創立人 葛福生,師承源起於 詠田醫學 創始人 鄭智隆 老師,鄭老師,歷經近十年潛修逐漸整理驗證,從臨床驗證功效顯著,它的理論不但顯示出治療慢性疾病的權威,根治率更達到95%,可說是創現代醫學的紀錄,似乎找到人類疾病治癒的機轉。薦椎療法乃是為新的獨創性的療法...
-
符令可以差神遣鬼嗎?是什麼原理使符令具此神力? 答:道士所畫的符是謂符體。符體就像人的軀體,只是一種形式,可見的外形。符能驅散邪魔、消災治病,必須有一種神力的符罡貫注在符體裏面,就像人有精神意識才能使軀體產生與精神意識一致的行為。此種符罡是以神力役使鬼神為符神效命,聽從符神的...
-
居住風水多以“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為最佳屋場 屋的前方叫做“前朱雀”,又叫做“明堂”。 很多的風水師都會以窗外為明堂位。就是以住宅內開得最多的窗一方為向。因為窗是唯一光線能夠射入來的入口,而光線是屬於“陽氣”,故陽宅是以陽為向的了。 當你找到一間屋的向之後,...
-
簡介 參禪人,奮發道心,勉強用工,不能得力,趕急坐用。短坐不及,放身長坐;能長坐時,身不倚床依枕者,名[不倒單]。 單即床枕,即不倒床是也。 究竟不睡,專坐用工,誠效世尊雪山六年之靜坐,非細事也。 我人痛念生死,不敢虛度光陰,既入禪門,辦我大事,何敢貪...
-
作者:佚名 文章來源:佛教天地 道教是以老莊思想為中心,加上神仙信仰、通俗的民間信仰,復受儒家與佛教影響而形成的宗教。道教的一大特徵就是重“術”,而《道德經》所謂“反璞歸真”,則是道教品德修養的基本原則。道教吸收了佛教的因果報應、地獄等觀念以及儒家的倫理道德觀,在神仙信仰的前提...
-
天地有常用,日月有常明,四時有常序,鬼神有常靈。 天有寶,日月星辰。地有寶、五穀金銀。 家有寶、孝子慈孫。國有寶、正直忠良。 合天道、則天府鑑臨。合地道、則地府消愆。 合人道、則民用和睦。三道既合,禍去福來。 天地和,則萬物生。地道和、則萬...
-
南懷瑾:「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原來是這個意思! 我一直以為,這句話的意思是:人如果不為自己謀利、謀權、謀色,就要招到天地誅殺。其實,這是誤解。 現在才知道,「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出處是《佛說十善業道經》第二十四集: 人生為己,天經地義,人不為己,天誅地滅。 ...
-
進/晉塔的拜拜須知 確定塔位後,要在塔位進行祭祀儀式,以利後續進塔,以下是相關注意事項: 準備供品:進塔必備祭品通常會有五味菜碗(五碗菜加一碗飯)、發糕、四菓、拜地藏王或土地公的 壽金 ,以及拜亡者的 蓮花金、銀紙 。 祭拜對象:先是土地公或地藏王菩薩(塔位守護神),再來是祖宗先...
-
地球繞日公轉時,地軸是傾斜著運行,地球赤道與公轉軌道面有二十三‧五度的交角。 節氣的變化是因為地球本身地軸為傾斜的,它的表面受到太陽照射時,因為距離遠近及經緯度的關係,所以才有不同的變化 二十四節氣在秦漢時代訂定時,是反映黃河流域之氣候變化及氣候與農作物的關係,現今我國幅員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