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繞日公轉時,地軸是傾斜著運行,地球赤道與公轉軌道面有二十三‧五度的交角。
節氣的變化是因為地球本身地軸為傾斜的,它的表面受到太陽照射時,因為距離遠近及經緯度的關係,所以才有不同的變化
二十四節氣在秦漢時代訂定時,是反映黃河流域之氣候變化及氣候與農作物的關係,現今我國幅員廣闊,南北相距約三千公里,不但各地氣候差異甚大,而且各地農作物種類、生態及進行農事的時間也不相同,所以二十四個節氣字面的含意並不是各地皆適用。
不過由於每個地方整年氣候變化幾乎是固定的,各地農民依長期經驗的累積,知道到了甚麼節氣,該地就會出現何種氣候,因此沿用節氣名稱,但不拘限於節氣字面上的意義,歸納出不同節氣到來時氣候將產生的變化,以調整生活起居,且適時進行農事。
太陽系九大行星當中,除了水星幾乎垂直於黃道面之外,其餘行星都或多或少是傾斜的,例如火星傾斜25度,土星27度,木星3度,甚至連我們的太陽也傾斜7度,月球則傾斜 6.5度,而天王星更傾斜高達98度,簡直是躺著轉了!
為什麼各行星的傾斜度有這麼大的差別呢?原因可能是在太陽系形成之初,行星受到微行星不同角度及速度的撞擊,而造成不同程度的傾斜。
由於地球傾斜 23.5度,使得太陽光直射地球的區域,會隨著地球在公轉軌道上位置的不同而改變。
夏天時,太陽直射北半球,使北半球溫度較高而形成夏天,而南半球因為陽光斜射,得到的能量較少,因此溫度較低而形成冬天。
半年後,太陽直射南半球、斜射北半球,因此季節互換,南半球是夏天,而北半球是冬天。
如果地球不是傾斜的,而是直立的,那麼,太陽光將直射赤道,這使得越接近赤道的區域,溫度越高,越遠離赤道的區域,溫度則越低,
而且不論地球公轉到什麼地方,溫度都不會有太大的變化。所以說,熱的地方永遠熱,冷的地方永遠冷,當然就沒有四季變化了!
南斯拉夫數學家米蘭可維奇1930年提出地球「軌道偏心說」。地球溫度的根本來源是太陽輻射,因此地球與太陽的距離變化而引起的日照量變化必然是構成冰期與間冰期循環的根本原因,尤其是北半球高緯度地區的日照量隨軌道因素而週期性變動。
大家知道,地球以傾斜的姿勢繞太陽公轉,因此北半球與南半球各有四季變化,目前已知地軸的傾斜約以四萬年的週期變動,變動幅度在22.1~24.5度間,現在的傾斜度是23.5度。如果傾角變大,南、北半球夏季日照量會大增,而冬季劇減。此外,尚有影響地球氣候的其他軌道因素,例如地球軌道橢圓的偏心率大約以10萬左右的週期在變化。
我國的曆法採用陰陽合曆,比起其他國家所採用的純陽曆或純陰曆都要精準,這是一門科學必備的條件與精神。
曆法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古代用來「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或用來做為祭祀的依據,表示對大自然的尊敬,對祖先的懷念;現代人用來做為爭取放假的依據。曆法對生活仍帶來很大的影響。
「種田無定例,全靠著節氣。」我國民間自古普遍流傳這句俗語,至今未改,可見節氣受到一般農民重視的程度。
二十四節氣是我國古代曆法家所獨創,用來指示一年中氣候寒暑變化的週期,以補救我國以前使用陰曆日期,無法配合季節變化的缺點。
古代農民由長期的生活經驗中得知,農業與季節有著十分密切的關係,因此他們只要看一下當時是處於那個節氣,便可瞭解此段時期的氣候狀態,適時的進行農事,以免氣候產物與季候變化脫節而影響收成。因此節氣對農業社會的人而言,它與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等農事息息相關,同時亦是生活起居不可或缺的準則。
一﹑二十四節氣的制訂
古代人們注意到一年四季中,在不同季節所見到中午時太陽的位置,其仰角的高低並不相同。
人們在地上豎立一根竹竿,根據全年觀測的結果發現,夏季時其陰影似乎較短,冬季時則較長,顯然隨著季節的變化,竹竿受陽光照射造成的陰影,其長短會跟著變化。因此取中午時竿影最短的那天為夏至〈至就是到頂的意思〉,又稱日北至或日長至,取竿影最長的那天為冬至,又稱日南至或日短至。
大約殷商時人們已知道立竿測影來定季節,另外在春秋兩季裡發現,各有一天晝夜時間相等,便定這兩天為春分和秋分。
據左傳中記載春秋時期已經提到在二分二至時做觀測,有了二分二至以後,雖有利於農業生產的安排,但一年中氣候變化很大,且二分二至之間相隔時間很長,必然無法滿足農民生產上的實際需要,因此陸續又制訂了一些節氣,按推測一定是先增加四季的開始,即是合稱四立的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立與二分二至稱為 「分至啟閉」,亦稱為八節。
隨著農業的發展,指導農事所需的節氣數目越來越多,到了秦代在呂不韋的呂氏春秋中已經載有立春、雨水、立夏、小暑、立秋、處暑、白露、霜降等節氣名稱。
到了兩漢時期,由於農業已有進一步的發展,在淮南王劉安的淮南子書中的天文訓篇裡,二十四節氣已齊備且和現在的名稱完全相同,由此可斷定在兩漢時二十四節氣就已完備了。
二﹑節氣的意義與命名
地球繞日公轉時,地軸是傾斜著運行,地球赤道與公轉軌道面有二十三‧五度的交角。
因此以地球上某一個地區而言,地球在公轉軌道上各個不同位置,受到陽光的照射量因直射或斜射而多寡不同,陽光直射時,該地區接受到的光和熱就較多,氣候就會熱,陽光斜射時,該地區接受到的光和熱就較少,氣候就會冷。
二十四節氣簡單的說就是地球繞日公轉軌道上的二十四個點,好比公轉軌道上的里程標誌,到了甚麼節氣,就會有甚麼氣候,以反映一年中各個不同時期的氣候寒暑變化。
由於秦漢時代的領域大都在中原附近,亦即大抵位於黃河流域,因此二十四節氣的名稱,除了四立與分至合稱的八節,表示季節變換及劃分四季外,都是反映該地區的氣候寒暑變化及耕耘播種之農時等來命名,相當具有與農業生產緊密結合的特點。
二十四節氣的名稱分別是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為了便於記憶二十四節氣的名稱及順序,人們將每個節氣名稱取一或二個字按次序組成歌訣。
又因為二十四節氣在陽曆上的日期變動不大,故亦有人將二十四節氣在陽曆上的日期,編有「上半年逢六、二十一,下半年逢八、二十三,前後不過一、二天。」的口訣,例如民國八十八年立春在二月四日,夏至在六月二十二日,立秋在八月八日,冬至在十二月二十二日,記得上述歌訣和口訣,就能知道各節氣的名稱和在陽曆的大概日期。
二十四節氣按它們的含義可分成四類。
表示寒暑變遷的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
象徵氣溫變化的有:小暑、大暑、處暑、小寒、大寒。
反映降雨量的有:雨水、穀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
標示農事活動的有:驚蟄、清明、小滿、芒種。
因著地球運行快慢不均,在近日點附近公轉運行較快、遠日點附近運行較慢等因素,造成日期常有前後一、二天的差異。
三﹑二十四節氣的推算
二十四節氣時間的推算,古代的方法是將該年冬至到次一年冬至整個回歸年的時間,平分為十二等分,每個分點稱為中氣,再將二個中氣間長度等分,其分點稱為節氣,十二個中氣加十二個節氣,俗名統稱二十四節氣。
此種將一年平分二十四等分所得的節氣稱為平節氣,但由於地球繞日公轉軌道是橢圓形,地球在軌道上運行的速率並不是等速,以二十四等分回歸年時間所得平節氣的日期,並不能反映地球在軌道上真正的位置。
因此從清初的時憲曆〈西元一六四五年〉起,節氣時刻的推算由平節氣改為定節氣。所謂定節氣是由春分開始,將地球公轉太陽的軌道每十五度定一節氣,一週三百六十度共有二十四節氣,以此方法推算出來的節氣日期,更能表示地球在公轉軌道上的位置,反映當時的氣候狀況。
四﹑二十四節氣個別代表的意義
二十四節氣中每一個節氣皆是反映季節的更替、氣候變化、物候特點及農作物生長情形等,因此均具有其個別的意義,條述如下:
立春: 春季開始,立是開始的意思,春是蠢動,表示萬物開始有生氣。
雨水: 春到人間,降雨開始增多,春雨綿綿。
驚蟄: 蟲類冬眠或隱藏起來,伏著不動,叫做蟄。春雷響起,驚醒蟄伏地下冬眠的蟲類,將開始出土活動。
春分: 春季過了一半,此時陽光直射赤道上,這一天太陽從正東方昇起,落於正西方,地球上南北半球受光相等,晝夜長短相等,古代曾稱春分與秋分為晝夜分。
清明: 天氣逐漸和暖,春暖花開,草木開始萌發茂盛,大地一片氣清景明的現象。
穀雨: 雨生百穀的意思,此時農夫剛完成春耕,田里的秧苗正需大量的雨水滋潤,適時且足夠的雨水才能使穀物成長茁壯。但此時的氣候,卻時晴時雨,時冷時熱,最讓人不易捉摸。
立夏: 夏季開始,此時已出現溫暖的氣候,萬物迅速生長。
小滿: 滿指穀物籽粒飽滿,稻穀和麥類等夏熟農作物行將結實,等待成熟,但尚未達到飽滿的程度。
芒種: 有芒作物開始成熟,結實成穗,此時也是秋季作物播種的適當時節。
夏至: 炎熱的夏天真正到來,此時陽光直射北迴歸線上,北半球受光最多,是白天最長黑夜最短的一天,中午時太陽的仰角是一年裡最高的,因此日影是一年中最短的,過了夏至日,白天漸漸變短,夜晚慢慢加長。
小暑: 暑是炎熱之意,此時天氣開始逐漸炎熱,但是還沒有熱到極點,雖然夏至時北半球受陽光照射時間最長,由於太陽射來的熱力必須先對地面和大氣加溫,才能把熱儲存於大氣中,所以天氣從夏至開始慢慢加熱,經過小暑後,熱度才會逐漸昇高到極點。
大暑: 氣候酷熱到達高峰。
立秋: 秋季開始,氣溫將由熱轉涼,涼爽舒適的秋天就要來臨。
處暑: 處是止的意思,表示夏天的暑氣到此終止,但有時晴天的下午,炎熱不亞於暑夏,可視為夏的迴光返照。
白露: 天氣已經轉涼,夜晚時空氣中所含的水汽,接觸到地面上因輻射而迅速冷卻的物體,於是部份凝結為水滴而附於地面的花草樹葉上,這些透明晶瑩的水珠,我們就稱它為白露。
秋分: 秋季過了一半,同春分一樣,此時陽光直射赤道上,地球上南北半球受光相等,晝夜長短相等。
寒露: 此時已屆深秋,天氣轉冷,早晚所接觸到的霧氣和露水,感覺寒意沁心,而草木行將枯萎。
霜降: 天氣漸寒,當地面的物體溫度降至攝氏零度或以下,接觸的水汽直接結霜附於其上。
立冬: 冬季開始,冬是終了,作物已收割貯藏,農事完成。
小雪: 氣候寒冷,此時節空氣中的水汽在溫度冷至攝氏零度以下時,會凝成結晶狀的固體由空中降下,稱為降雪,不過降雪量不多且不大。
大雪: 天氣更寒冷,大雪紛飛,地面積雪。
冬至: 嚴冬來臨,此時陽光直射南迴歸線上,北半球受光最少,是白天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中午時太陽的仰角是一年裡最低的,日影是一年中最長的。
小寒: 天氣相當寒冷,雖進入嚴冬但尚未到達最冷的時候。
大寒: 天氣酷寒,是一年中最冷的日子。
二十四節氣在秦漢時代訂定時,是反映黃河流域之氣候變化及氣候與農作物的關係,但歷經各朝各代的經營,現今我國幅員廣闊,南北相距約三千公里,不但各地氣候差異甚大,而且各地農作物種類、生態及進行農事的時間也不相同,所以二十四個節氣字面的含意並不是各地皆適用。
不過由於每個地方整年氣候變化幾乎是固定的,各地農民依長期經驗的累積,知道到了甚麼節氣,該地就會出現何種氣候,因此沿用節氣名稱,但不拘限於節氣字面上的意義,歸納出不同節氣到來時氣候將產生的變化,以調整生活起居,且適時進行農事,故二十四節氣至今仍常為一般農民所應用。
參考資料
http://www.bud.org.tw/answer/9911/991184.htm
http://www.ngc.com.tw/watch/default.asp?pd=20040701 國家地理頻道
http://www.coa.gov.tw/5/284/1622/1622.html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可以查各節氣的內容喔)
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By Youngsun Culture & Education Foundation﹞
【大紀元1月21日訊】那麼談到二十四節氣,我們首先必須了解祖先們如何創造、發明曆法。據研究,二十四節氣起源於黃河流域。更早的時候,沒有四季之分,只有春秋。遠在春秋時代,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個節氣。以後不斷地改進與完善,到秦漢年間,二十四節氣已完全確立。但先秦時代二十四節氣的名稱與後世不完全一樣,今本《淮南子﹒時則訓》二十四節氣的名稱和順序可能已經過漢代人的整理和修改,但所載二十四節氣的名稱和順序,已經與後世完全相同,且歷二千多年而沒有改變。這可以視作是二十四節氣定型的標誌。公元前104年,由鄧平等制定的《太初歷》,正式把二十四節氣訂於曆法,明確了二十四節氣的天文位置。也就是說,季節也是一個從少到多、從簡至繁的概念,聖人云:大道至簡至易。可是歷史就是這樣發展的,越來越繁蕪複雜,這也是天象變化使然。
根據《史記﹒天官書》記載,秦漢時代人們是用觀測日晷和星象等方法來確定節氣的。但有時候實際氣候的變化和天文的變化並不完全一致,這時會用其它辦法來校正,以便盡可能準確地把握氣候的實際變化。
《淮南子﹒天文訓》記載,根據北斗星斗柄的指向來核定二十四節氣。正北的子辰與正南的午辰相連(經),正東的卯辰和正西的酉辰相連(緯),形成兩條相互垂直的線(二繩)。鬥柄“中繩”分別為冬夏二至和春秋二分。“二繩”把天穹分為四個區(即四鉤):醜寅、辰巳、未辛、戌亥。每一鉤的中心處叫“維”。東北為報德之維,西南為背陰之維,東南為常陽之維。兩維之間,九十一度十六分度之五而升,日行一度,十五日為一節,以生二十四時之變。《淮南子﹒天文訓》還根據陰陽二氣的消長,對二十四節氣的氣候意義作了描述性解釋。因為這些解釋是建立在精密的天文定位的基礎上的,說明瞭中國古代人民對二十四節氣的認識相當發達。
在過去的小法小道修煉,也和常人一樣十分重視季節的交替,因為他們講究採天陽之氣地陰之氣,節氣代表了“天地之氣”,這與個人修煉緊密相關。因此重視四季變化、重視時辰更迭。他們有自己自創的曆法。據說,這種曆法以立春為歲首,一年分為春夏秋冬四季,每季三個月,九十日。每月兩個節氣,十二個月共二十四節氣。《玄都開闢律》雲:“二十四氣為天使。一氣十五日,一歲十二月,月二氣,終歲為二十四氣,皆是自然之氣也。”唐代的道士把這種曆法進一步改編成“二十八宿旁通歷”。宋代沈括正是在這種曆法的啟發下提出了獨具創意的新曆法──十二氣歷。
漢代董仲舒認為“天地之生萬物也,以養人。”(《春秋繁露﹒天符人數》)天地萬物都是為人而生、為人而成的。雖然天地主宰萬物主宰人世間的一切,但是卻一切都是為了人才有了這一切。節氣的變化亦然,是為了人能夠生存,方便人的生存。因此,節氣的變化跟人的日常生活緊密相關。
二十四節氣就是:春天有90天又18小時分為:立春、雨水、驚螫、春分、清明、穀雨。夏天有94天又1小時分為: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秋天有91天又20小時分為: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冬天有88天又15小時分為: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加起來共有二十四個節氣。
二十四節氣也可以反映太陽的周年視運動,所以節氣在現行的公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後不差1~2天。如果按照太陽的來制定節氣,太陽從黃經零度起,沿黃經每運行15度所經歷的時日稱為“一個節氣”。每年運行360度,共經歷24個節氣,每月2個。其中,每月第一個節氣為“節氣”,即:立春、驚蟄、清明、立夏、芒種、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個節氣;每月的第二個節氣為“中氣”,即:雨水、春分、穀雨、小滿、夏至、大暑、處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個節氣。“節氣” 和“中氣”交替出現,各歷時15天,現在人們已經把“節氣”和“中氣”統稱為“節氣”。
二十四節氣與陰曆月份對應表
、
月份 正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七 、 八 、 九 、 十 、 十一 、 十二
節氣 立春、 驚蟄、 清明、 立夏、 芒種、 小暑、 立秋 、白露、 寒露 、立冬、 大雪 、小寒
鬥建 報德之維、 甲、 乙、 常羊之維、 丙、 丁、 背陽之維、 庚、 辛、 通之維、 壬、 癸
音律 南呂、 林鐘、 仲呂、 夾鐘、 太呂、 太呂、 夾鐘、 仲呂、 林鐘、 南呂、 應鐘、 應鐘
中氣 雨水、 春分、 穀雨、 小滿、 夏至、 大暑、 處暑、 秋分、 霜降 、小雪、 冬至、 大寒
鬥建 寅、 卯/中繩、 辰、 巳、 午/中繩、 未、 申、 酉/中繩、 戌、 亥 子/中繩、 醜
音律 夷則、 蕤賓、 姑洗、 太簇、 黃鐘、 太簇、 姑洗、 蕤賓、 夷則、 無射、 黃鐘、 無射
(鬥建、音律出自《淮南子》)
其中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是用來劃分一年四季的;二分、二至是季節轉折點,“四立”表示季節的開始。小署、大署、處署、小寒、大寒、表示一年中最熱、最冷的出現時期。白露、寒露、霜降反映氣溫下降的過程與程度;雨水、穀雨、小雪、大雪反映降雨降雪時期的程度;驚蟄、清明、小滿、芒種反映季節和農作物的生長現象。
二十四節氣的命名,反應了氣候,萬物生長的變化及民俗,也給後代子孫們適切的指示。有了各種節氣定律作為依循,只要“不違農時”,就會民豐物阜,民族續存,命脈自得延綿,可見各種的節令與農事的關係是很密切的。十二個月的農作物如:正月蔥,二月韭,三月莧,四月蕹,五月匏,六月瓜,七月筍,八月芋,九芥藍,十芹菜,十一蒜,十二白。節氣的口訣: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暑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寒又寒。
【正見網】(http://www.dajiyuan.com)
二十四節氣的由來
遠在春秋時代,先民便已經訂出了「仲春」、「仲夏」、「仲秋」與「仲冬」四個節氣,那時的人已經有春夏秋冬四季的觀念了。進入戰國時代後,魏國人石申編製了一張包括二十八星宿和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運行關係的星圖表,這是全世界第一張星圖表,自此以後,中國的天文學走入了另一個新時代。
節氣經過不斷地改進與調整後,到了秦漢年間,二十四節氣已完全確立。公元前104年,由鄧平等制定了《太初歷》,正式把二十四節氣訂於曆法,明確了二十四節氣的天文位置。
太陽從黃經零度起,沿黃經每運行15度所經歷的時日稱為「一個節氣」。每年運行360度,共經歷24個節氣,每月2個。其中,每月第一個節氣為「節氣」,即:立春、驚蟄、清明、立夏、芒種、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個節氣;每月的第二個節氣為「中氣」,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滿、夏至、大暑、處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個節氣。「節氣」 和「中氣」交替出現,各歷時15天,現在人們已經把「節氣」和「中氣」統稱為「節氣」。
二十四節氣名稱首見於《淮南子˙天文訓》, 二十四節氣按它們的含義可分成四類: 表示寒暑變遷的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 象徵氣溫變化的有:小暑、大暑、處暑、小寒、大寒。 反應降雨量的有:雨水、穀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 標示農事活動的有:驚蟄、清明、小滿、芒種。這二十四個節氣與農業社會時期的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等日常起居作息生活息息相關。
生命-天地也、宇宙-運和氣也。 至聖所言,[不知命無以為君子],君子首重的是中庸知命也,而非認命或改命。 時也、命也、運也 “時”“命”乃先天,謂之-天時天命不可強求,而運為時空宇宙運作之外在影響而成,可窺而改之。
2009年6月23日 星期二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熱門文章
-
想要了解一下,如果家裡面有人過往, 家人要怎麼幫他作七呢? 請問要如何作七呢? 以佛法的角度來說,一般人死之後(斷氣&心跳停止) ,靈魂(神識)並不會馬上離開肉體,大約要經過8個小時,靈魂(神識)才會從肉體脫離,而進入中陰身的階段。因此,斷氣之後,要切記...
-
中華廣濟推拿研究學會,創立人 葛福生,師承源起於 詠田醫學 創始人 鄭智隆 老師,鄭老師,歷經近十年潛修逐漸整理驗證,從臨床驗證功效顯著,它的理論不但顯示出治療慢性疾病的權威,根治率更達到95%,可說是創現代醫學的紀錄,似乎找到人類疾病治癒的機轉。薦椎療法乃是為新的獨創性的療法...
-
符令可以差神遣鬼嗎?是什麼原理使符令具此神力? 答:道士所畫的符是謂符體。符體就像人的軀體,只是一種形式,可見的外形。符能驅散邪魔、消災治病,必須有一種神力的符罡貫注在符體裏面,就像人有精神意識才能使軀體產生與精神意識一致的行為。此種符罡是以神力役使鬼神為符神效命,聽從符神的...
-
居住風水多以“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為最佳屋場 屋的前方叫做“前朱雀”,又叫做“明堂”。 很多的風水師都會以窗外為明堂位。就是以住宅內開得最多的窗一方為向。因為窗是唯一光線能夠射入來的入口,而光線是屬於“陽氣”,故陽宅是以陽為向的了。 當你找到一間屋的向之後,...
-
簡介 參禪人,奮發道心,勉強用工,不能得力,趕急坐用。短坐不及,放身長坐;能長坐時,身不倚床依枕者,名[不倒單]。 單即床枕,即不倒床是也。 究竟不睡,專坐用工,誠效世尊雪山六年之靜坐,非細事也。 我人痛念生死,不敢虛度光陰,既入禪門,辦我大事,何敢貪...
-
作者:佚名 文章來源:佛教天地 道教是以老莊思想為中心,加上神仙信仰、通俗的民間信仰,復受儒家與佛教影響而形成的宗教。道教的一大特徵就是重“術”,而《道德經》所謂“反璞歸真”,則是道教品德修養的基本原則。道教吸收了佛教的因果報應、地獄等觀念以及儒家的倫理道德觀,在神仙信仰的前提...
-
天地有常用,日月有常明,四時有常序,鬼神有常靈。 天有寶,日月星辰。地有寶、五穀金銀。 家有寶、孝子慈孫。國有寶、正直忠良。 合天道、則天府鑑臨。合地道、則地府消愆。 合人道、則民用和睦。三道既合,禍去福來。 天地和,則萬物生。地道和、則萬...
-
南懷瑾:「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原來是這個意思! 我一直以為,這句話的意思是:人如果不為自己謀利、謀權、謀色,就要招到天地誅殺。其實,這是誤解。 現在才知道,「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出處是《佛說十善業道經》第二十四集: 人生為己,天經地義,人不為己,天誅地滅。 ...
-
進/晉塔的拜拜須知 確定塔位後,要在塔位進行祭祀儀式,以利後續進塔,以下是相關注意事項: 準備供品:進塔必備祭品通常會有五味菜碗(五碗菜加一碗飯)、發糕、四菓、拜地藏王或土地公的 壽金 ,以及拜亡者的 蓮花金、銀紙 。 祭拜對象:先是土地公或地藏王菩薩(塔位守護神),再來是祖宗先...
-
地球繞日公轉時,地軸是傾斜著運行,地球赤道與公轉軌道面有二十三‧五度的交角。 節氣的變化是因為地球本身地軸為傾斜的,它的表面受到太陽照射時,因為距離遠近及經緯度的關係,所以才有不同的變化 二十四節氣在秦漢時代訂定時,是反映黃河流域之氣候變化及氣候與農作物的關係,現今我國幅員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