皈依戒與居士五戒
菩提彼岸
有不少對佛學感興趣的人,因為擔心自己守不了居士五戒,而停步於皈依的大門外。也有相當多已經皈依的師兄,至今沒有搞明白「皈依戒」和「居士五戒」的區別,常常將二者混淆以至於問題迭生,不知道在生活中如何運用佛法,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
在《般舟三昧經》中,記載了佛陀這樣的言論:當持五戒,自歸於三,何等為三?自歸依佛,歸依法,歸依比丘僧。不得事余道,不得拜於天,不得祠鬼神,不得視吉良日。
在《優婆塞戒經‧受戒品》中,佛陀進一步講解:
若歸佛已,寧捨身命,終不依於自在天等;
若歸法已,寧捨身命,終不依於外道典籍;
若歸僧已,寧捨身命,終不依於外道邪眾。
在生活中該如何守皈依戒,上師嘎瑪仁波切用簡單明了的話講述說:佛弟子們有三項永不再產生之行為,能做到這三點,就可以守住皈依戒,並進入佛學的大門。
1、已皈依佛,永不膜拜祈求神鬼外道
2、已皈依法,永不傷害眾生或存害心
3、已皈依僧,永不和外道邪見者同修
對於居士五戒,上師嘎瑪仁波切曾經多次開示道:(你們)要一步步修,能守住什麼戒就先守,守不了的戒暫時不要去受戒,因為一旦破戒反而不好。最緊要的是先做到不殺生。
曾有求皈依者問上師嘎瑪仁波切:我見到蒼蠅蚊蟲蟑螂,還是會不自覺的去殺,怎麼辦?
上師說:你能做到不殺人嗎?
求皈依者說:這個可以。
上師說:那就從這裡起步吧,你可以求皈依。
於是那人欣然皈依。
佛教中,有很多的戒律,歸納起來說,有:別解脫戒、菩薩戒和密乘戒,別解脫戒有居士戒、沙彌(尼)戒和比丘(尼)戒。沙彌戒是十條,比丘戒有二百五十三條,比丘尼戒有三百六十多條,這三種是出家佛弟子受的戒。
居士戒是在家佛弟子受的戒,共五條。不殺生、不妄語、不偷盜、不邪淫、不飲酒。其中不飲酒是遮戒,即為了防止犯上面四戒的。因為酒能亂性,飲了酒腦子就糊塗了,自律不強,容易犯其它戒。
殺妄盜淫是所有眾生無始以來累積的習氣,也是造作惡業的根源。要改變這些習氣,不是說改就能改的,需要一步步磨礪修行。有些人修了幾十年,這些習氣有時候還會不自覺的跑出來。因此,並不是說,我們一開始學佛,這些習氣立馬就能改掉,沒有那麼簡單容易。
如何受戒呢?沙彌戒與比丘戒是無法對其中的戒條進行選擇的,除非不受戒,否則就必須受持全戒。也就是說,如果要受比丘戒,就必須受持所有的二百五十三條戒,其他的比丘尼戒、沙彌戒與沙彌尼戒也是一樣。
但居士戒卻並非如此,它與菩薩戒一樣,都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選擇。因此,在受居士戒之前,就可以先對各個戒條的要求詳細地瞭解一番,然後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選擇,能受持幾條就受持幾條。
但在這一點上,也有不同教派的觀點,這裡所說的不同教派,並不是指藏傳佛教內部的不同教派,而是指一切有部與經部的觀點。
一切有部認為:受戒的時候,必須將五條戒全部受完,否則就只能成為普通的行善,而不能成其為戒體。但在持戒的時候,就可以進行挑選,能持幾條戒就持幾條戒。
但經部卻對此觀點不以為然,他們認為:如果受戒的時候已經將五條戒全部受完,而在持戒的時候卻並沒有全部守持,就應當屬於犯戒。
所有的大乘宗派都不承認一切有部的觀點,而認為經部的觀點是有道理的,所以,我們也應當按照經部的規定去作。也就是說,在受居士戒之前,就應當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抉擇,能守持多少條就受持多少條。
但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酒戒是別無選擇的。如果不受持酒戒,其他的戒就不能成為完整的戒。戒除殺盜淫妄,都必須建立在戒酒的基礎之上,如果不能戒除飲酒,其他的惡業都有可能因此而引發,所以不能成為完整的戒體。
但是,也有一種人嗜酒如命,即使遭遇命難,也無法做到不飲酒,那麼這種人也可以受持其他殺盜淫妄戒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戒條,但卻不能稱之為戒律。不過,發誓斷除這些惡業仍然具有很大功德,所以,即便在名稱上有所區別,在別無選擇的情況下,我們還是應當盡力受持其他的戒。
********
梁皇寶懺釋義 卷三顯果報第七~「又見人道 以十善力 資得人身」
想要投生人道,得到這個人身做人,必須修五戒十善。所謂的十善力指不貪、瞋、癡,不惡口、綺語、妄語、兩舌,不殺生、偷盜、邪淫。以五戒十善力能夠使我們得到人身。
********
有一則故事~~忉利天王與大梵天王是非常好的朋友。
一日,大梵天王至忉利天宮拜訪好朋友,發現帝釋憂愁不樂,於是追究原因。帝釋說:「您想想看,天人若天福享盡,就必須降生人間,假使不懂得修善積福,不但無法升天,反而會墮入三途惡道受苦,我看到很多天人只有向下沉淪,愈來愈少人積善修福,怎不令我擔憂愁悶呢?」
大梵天王告訴帝釋說:「這樣吧,不如我們兩人至人間度化眾生,您變化成一頭兇猛的獅子,而我化身為婆羅門,共同宣揚佛法,教導人們存好心、做善事,修善積福死後升天的觀念。」
於是兩人化身至人間,來到一個小國家。化作獅子的帝釋在城門口大聲吶喊:「我要吃人。」人們看到這種景象,都感到害怕、恐怖,不知如何是好?這時化作婆羅門的大梵天王告訴大眾:「不如先將監獄中已判處死刑的三十位囚犯交給獅子,這樣一來獅子就會離開。」於是百姓接受了婆羅門的建議。
獅子得到這三十人後,驅趕這些囚犯到深山中。隨後,帝釋又化作一人,前來告訴這三十位囚犯:「如果你們能夠皈依三寶、修持五戒、廣修十善,獅子就不會吃掉你們。」
這些人聽了以後,即虔誠地跟隨他受五戒、修十善。因此,獅子不但不吃他們,而且還放他們回家,並且告訴他們:「如果你們不再持守五戒、修十善、積福德的話,我還會再去吃掉你們。」
這些囚犯死裡逃生回到祖國後,大眾看見他們平安歸來都感到十分驚訝,連忙詢問原因。這些人回答:「我們在深山中遇到一位善知識,教導大家要皈依佛法、受持五戒、廣修十善。因為這樣的因緣,獅子不但沒有吃了我們,還放我們平安回來。」
過沒多久,這頭獅子又再度來到城中,每個人都非常驚慌害怕,紛紛跟隨之前已受戒的人受持五戒、修十善法,才免除被獅子吃掉的危險。
此後,大梵天王化身的婆羅門與帝釋所化身的獅子周遍八萬多個國家,教化無量無邊的眾生,讓人民都因為生前能持守五戒、修善法的福德,死後得以生天、享大福報。
釋迦牟尼佛告訴阿難:「當時化身為獅子的忉利天帝釋,就是我的前身,而化作婆羅門的大梵天王,則是迦葉尊者的前身。
因為當時他幫助我度化眾生的因緣,讓我能廣行菩薩道、利益有情直到成佛,所以現在我分席與迦葉尊者並坐,也是回報當時他幫忙我、成就我度化眾生的恩情。」
********
何謂五戒 :
五戒者: 不殺生 、 不偷盜 、 不邪淫 、 不妄語 、 不飲酒 。
佛陀制戒,目的在防非止惡。
五戒為一切佛戒之基石,不論出家或在家皆應遵守。若欲來生得保人身,今生就須淨守五戒。
受持一條戒,就有五位護法善神守護,若能受持滿分五戒,就有二十五位護法善神守護。
由戒生定,因定發慧,戒定慧三無漏學成就,即可解脫。
因此持守五戒,具有了生脫死、超凡入聖、成佛種智之殊勝功德。
十善是五戒的開展,從身、口、意三方面分為十項。
一切善惡,歸納起來,不外這十種業,犯了則造惡業,持守則是修善。
一、身三業:
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
以「護生」離「殺生」、以「佈施」離「偷盜」、以「戒淫」離「邪淫」。
(1)不殺生
「生」指眾生,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不論胎卵濕化,大小貴賤,無不愛惜自己的生命。
佛法以慈悲為根本,視一切眾生如己子,故主張戒殺,不但不殺生,亦不教唆他人殺生,更不從事販賣獵具、魚網等間接助殺之行業,並且積極護生、救生,令一切眾生皆能遠離怖畏,獲得安樂。
(2)不偷盜
不與而取,即為偷盜。凡不是我們所擁有的,一針一草都不能拿取;若不與而取,或以不正當手段獲得,即是偷盜。
學佛之人應當布施,濟助一切眾生,豈能貪心不捨、損人財物?是故佛法戒偷盜。
(3)不邪淫
男女交合,謂之淫欲。
佛門四眾弟子中,出家眾冀求無上聖道,應斷欲絕求,故不淫欲。若在家眾,除了夫婦關係以外之性行為,即為邪淫。
凡為邪淫因緣的聲色場所、娼寮妓院皆應避免涉足。男女之間要保持適當的距離,如談話共語時,要心住正念,方能免離邪淫的過失。
受持五戒得生人道。
若受持下品五戒,雖得人身,但是衣食困難,相貌醜陋;受持中品五戒,即得五官端正,衣食不虞匱乏;受持上品五戒,即得六根殊勝,大富大貴。
凡此皆因造作之善業、惡業深淺不同,故招感不同的果報。
二、口四過
口有四種過失:
妄語、兩舌、綺語、惡口。
修行學佛,應經常檢討反省是否有此四種口過。
以「誠實語」離「妄言」、以「柔軟語」離「惡口」、以「調和語」離「兩舌」、以「質直語」離「綺語」。
(1)不妄語:則言而有信,說真實語,不說虛誑語。
(2)不兩舌:見到張三說李四不好,見到李四說張三不好,挑撥離間、說他人是非的行為,就是兩舌。
不兩舌,即不說引起爭鬥、是非等離間之語。
(3)不綺語:專講繪淫繪盜之語,使人心生淫念,如黃色書籍,或是戲論、取笑他人等散亂無益之語,皆是綺語。
不綺語,即不說散亂、巧佞之辯。
(4)不惡口:凡口出惡語穢言,或罵人,或罵風咒雨、怒罵畜牲等惡言,皆屬惡口。
不惡口,即不出醜惡之語毀辱他人。
三、意三業
修行學佛,應經常檢討反省是否有此四種口過。
以「誠實語」離「妄言」、以「柔軟語」離「惡口」、以「調和語」離「兩舌」、以「質直語」離「綺語」。
(1)不妄語:則言而有信,說真實語,不說虛誑語。
(2)不兩舌:見到張三說李四不好,見到李四說張三不好,挑撥離間、說他人是非的行為,就是兩舌。
不兩舌,即不說引起爭鬥、是非等離間之語。
(3)不綺語:專講繪淫繪盜之語,使人心生淫念,如黃色書籍,或是戲論、取笑他人等散亂無益之語,皆是綺語。
不綺語,即不說散亂、巧佞之辯。
(4)不惡口:凡口出惡語穢言,或罵人,或罵風咒雨、怒罵畜牲等惡言,皆屬惡口。
不惡口,即不出醜惡之語毀辱他人。
三、意三業
貪、瞋、癡
貪、瞋、癡在佛法上稱為三毒,
是一切惡業的根本,若無貪、瞋、癡的意念,就不會有妄語、兩舌、惡口、綺語的語言,也就不會有殺、盜、淫的惡行。
以「不淨觀」離「貪欲」、以「慈悲觀」離「瞋恨」、以「因緣觀」離「愚癡」。
(1)貪:即貪著五欲,迷戀不捨。「不貪」:即心不生貪戀、執著。
(2)瞋:是不順己意,便生怨恨。「不瞋」:即心無怨懟,平靜安詳。
(3)癡:是迷惑顛倒,不知道三世因果的道理、不知道人人都有佛性、不知道緣起性空,即是癡。「不癡」:即須了解佛法真理,破除癡迷。
持守十善,不僅現世光明吉祥,來世必生人、天,獲福無量。修行雖非求生天獲福,但仍是以十善為基礎,修善斷惡,才能得獲解脫。
文/陳若溱 菩薩
❇✺卍✺❇ 演穩 恭敬合十
貪、瞋、癡在佛法上稱為三毒,
是一切惡業的根本,若無貪、瞋、癡的意念,就不會有妄語、兩舌、惡口、綺語的語言,也就不會有殺、盜、淫的惡行。
以「不淨觀」離「貪欲」、以「慈悲觀」離「瞋恨」、以「因緣觀」離「愚癡」。
(1)貪:即貪著五欲,迷戀不捨。「不貪」:即心不生貪戀、執著。
(2)瞋:是不順己意,便生怨恨。「不瞋」:即心無怨懟,平靜安詳。
(3)癡:是迷惑顛倒,不知道三世因果的道理、不知道人人都有佛性、不知道緣起性空,即是癡。「不癡」:即須了解佛法真理,破除癡迷。
持守十善,不僅現世光明吉祥,來世必生人、天,獲福無量。修行雖非求生天獲福,但仍是以十善為基礎,修善斷惡,才能得獲解脫。
文/陳若溱 菩薩
❇✺卍✺❇ 演穩 恭敬合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