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8年11月6日 星期二

戒.定.慧三學



戒.定.慧三學

聖嚴法師

  做為一個正信的佛教徒,必須知道,戒、定、慧三學,是學佛修行的基礎。

  (一)戒:從消極面說,戒是「止一切惡」。諸惡不作,惡業惡因便不增加。從凡夫的階段做起,到了大小乘聖者的階段,自然不再造作任何惡因。從積極面說,戒是進而「修一切善」,諸善奉行,不思回饋,但求「利益眾生」。小乘的聲聞及緣覺(一名獨覺),已能做到消極的止一切惡,若能積極的修一切善,度一切眾生,便是大乘菩薩的層次了。

  (二)定:大乘菩薩的定,是心念不受外在的環境和內在的心境所動,即謂之定。「外境」經常會為眾生(人)帶來誘惑、打擊、刺激、情緒失控等種種煩惱,心隨外境變化而生起憂、欣、悲、喜、貪瞋、怨怒、嫉妒等的感受和反應。受到環境牽動,便是亂心不是定心。故要用種種禪修方法,幫助自己穩定內心,使之不受外境的干擾。


  內在的「心境」,是指對於自己過去的回憶,以及目前心裡浮現出來的種種妄想和雜念。比如有人正在此地打坐用功,突然想到公司裡有事未解決,怕公司的職員處理得不好,猶豫著要不要起身打電話回公司查詢。這究竟是屬於內境抑或外境呢?這件事並不存在於眼前,只是自己的心念在困擾著自己,心理的作用擾亂了心境,所以是屬於內境。

  也可以說,凡是回憶、推想、憂慮之類的心理活動,都是屬於內在的心境。


  一般人經常是處於身心分離、妄念紛紜的狀態,如能做到身心統一,內心的不安及身體的負擔,便會消失。倘若能把內外境界統一,便會形成內也是我,外也是我,內在的心境與外在的環境合而為一,便沒有「我」的感覺了。實則仍有我的存在,只因心念統一,成為一個統一了的我的存在。此時已不以個人的身心為我,而是以全宇宙為我了。


  如果僅是方法用得順利,正念相繼,並不等於唸唸統一。例如在數息時,數得很順,別無雜念,至少尚有三個念頭,在不斷地交互進行:我在數呼吸,呼吸,數目。因此,正在做數息的工夫,並不就是唸唸統一。

  唸唸統一是只有止於一個念頭,不斷的進行下去,如在數息中,數到只有「我……」,或只有「呼吸」,或只有「……」的一念,這才是前念與後念,唸唸統一了,是真正的入定。

  內心與外境的統一、身與心的統一,都是屬於剛剛要入定前之淺定,兩者的層次大致是相等的。前念與後念的唸唸統一,則是深定。唸唸統一的境界是很難達到的,但至少希望做到身心統一和內外統一,便能夠摒除妄念紛飛,收攝散亂的心,不為環境所牽,不被情緒所動,就能享受到穩定的自我,是多麼的可貴了。


  禪宗的定,則別有勝義,那是「即定即慧」。定的本身就是智慧,不是一般人所認為的從定生慧。禪宗的大師們,靜態動態,皆不離定;因為人的身、口、意三業的彼此關係,如鼎三腳,缺一不可。三業一貫相應即是定;雖在定中,依舊生活起居、依然待人接物,即是智慧的功能。唯有如此,才可能達到真正的禪宗的定境。

  (三)慧:我們都知道,佛是智慧和慈悲的圓滿者。智慧便是為斷除煩惱,慈悲則是廣度眾生。一個凡夫,做了善業如未得回饋,心中便會生起煩惱,這便是未有真正的慈悲,也沒有無漏的智慧。倘若你能做了善事,未思善報,甚至有人對你恩將仇報,你也不起煩惱,那你已和「無我」的智慧相應。

  具有無我的智慧,才會有平等的慈悲,才能真正的斷除煩惱,才能真正的廣度眾生。有很多人認為佛教徒講的慈悲,就是一味地受辱退讓,無原則的逆來順受,無條件地施捨他人,這是對佛教的誤解,也是一種沒有智慧的見解。佛教徒應當要識己識人識進退,便是智慧,也是慈悲;沒有智慧做指導的慈悲,那就不是真慈悲。


  一個從事各項工作的佛教徒,只要是合情合理合法,藉由正業正命,賺取正當的利潤,而得以造福人群,或藉由正修正語,而得以利益社會者,便應該當仁不讓,那才是菩薩道的實踐者,所以,佛教徒是積極進取的!就智慧而言,小乘行者只做到斷除自己的煩惱,尚做不到有教無類地廣度眾生。大乘菩薩則在修行成佛的過程中,時時都要做到自利利他,自覺覺人。




❇✺卍✺❇ 演穩 恭敬合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