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8年5月8日 星期二

智者大師〈遇見高僧.遇見自己〉第四堂



文章來源



回首頁l
回法鼓山全球資訊網l
網頁導覽l
聯絡我們l







關於法鼓山
l創辦人聖嚴法師
l法鼓新聞



〈遇見高僧.遇見自己〉第四堂/智者大師


2018-05-04講座




東漢明帝永平10年(西元67年),佛法開始慢慢傳入中國。將經、律、論帶入中國的是鳩摩羅什,而將佛法在中國深化、扎根並且發揚光大,則是智顗(ㄧˇ)。
植基於《法華經》的實證體悟,智顗大師創立了中國第一個宗派「天台宗」,並將佛陀一生說法判為「五時八教」,這也是中國最重要的判教思想。
緣此,果慨法師接續第三堂《法華經》的介紹,從智顗的時代背景、家族成員、修行體驗、早期生活、出家開悟、弘法入山、創天台宗,以及初探何謂五時八教,帶領我們循跡天台宗開山祖師續佛慧命的歷程,一起遇見高僧、遇見自己。


居安要思危,順逆境皆精進

有「東土小釋迦」、「智者大師」、「天台大師」、「法華之子」之稱的智顗(538-597),
出生於魏晉南北朝梁武帝時代,當時國家分裂、戰亂不斷,更發生兩次滅佛運動。
儘管時局動盪,梁朝仍有長達48年的太平盛世,但也正因為耽於安逸,沒有危機感,終究導致外敵入侵而滅國。

果慨法師藉此提出反思:
面對苦難,三種不同根性的人,有三種截然不同的態度:
一種是邊受苦邊抱怨,
一種是想要找出離苦得樂的方法,
第三種是希望其他人不要跟自己一樣苦。

聖嚴師父曾說:『信心和道心,是從艱苦乃至絕境中生起;安樂的生活,對初發心者而言,只有促使墮落。』

果慨法師藉此提醒大眾居安要思危,切勿身處順境舒適圈而停滯腳步,更應在逆境中努力學習離苦得樂的方法。


智者大師的父親頗具才華且有理想,深受梁武帝之子器重,任職節散騎,專責提供皇帝諫言。
他當時眼見國人過得逸樂卻無危機感,便思維著要將孩子培養成對國家有用的人。
智者大師自幼便常隨著信佛的母親至寺院禮拜,也曾為有人預言死期將至的哥哥陳鉞說法《小止觀》。
「命,是在自己手中,如果有修行,命是算不準的。」果慨法師說明算命會準是因為自己對號入座,鼓勵大眾精進修行才是究竟。



用願力取代業力,了知生從何來、死往何去

智者大師的眼睛非常特別,擁有一雙帝王之相:雙瞳。
據史料記載,倉頡、虞舜、顏回、項羽、王莽等都是雙瞳。《南山傳》記載,身銜官職的大戶人家喜獲麟兒,自然是要大肆慶祝一番。智者大師雙親於是備餐宴客,想要宰殺豬羊卻一直無法生火,此時剛好來了兩位出家人告訴父親:「你們家出了位高僧」,不信佛的父親自然加以否認。
然而,這或可從擁有特別的雙瞳,以及七歲時聽聞《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一遍,便能記誦、朗朗上口,預見智者大師終究不凡的一生。


侯景之亂爆發時,梁武帝被活活餓死,他的第七個孩子孝元帝,相當重用智者大師的父親,此時平息了侯景之亂,但隨著西魏入侵而被抓賜死。
父親對於自己無力馳救深表遺憾自責,動念想去孝元帝墓前求懺悔、誦經祝福,年僅十五歲的智者大師便說自己能誦經,父親便派其前往。
智者大師來到長沙一間寺院,發願誓作沙門,荷負正法為己重任,更曾夢見長沙大佛授金色手摩頂三遍,但是雙親當然不允諾。
智者大師便用木頭刻一尊佛像,每天對其禮拜誦經。

有一次,在禮拜誦經時,進入如夢一般的境界,有高山、大海、寺院,大殿中竟供奉著自己刻的佛像,一位老僧對他說:「你應該來這裡,而且將老死於此。」隨著父母接連往生,智者大師便跟哥哥再度表明出家意志。

哥哥告誡世間樂事都尚未體驗,出家難道不會後悔?智者大師反問:『什麼樣的人生,才算沒有遺憾?』哥哥表示想要完成父親未竟的遺願:復興家道,大師則說:『人生只是一場虛幻無常的夢境,我不要做個永遠沉迷夢境的人,我要做個清醒的人,了解我為何而來、從何而去。』十八歲時,大師來到江西果願寺,住持法緒法師教他十戒,導以律儀,在此住了兩年的大師,一有空就往藏經閣閱藏。
我們常常會因為忙而沒有時間精進用功,便以「因緣不具足,就隨緣吧」視為理所當然。
「佛七能帶到什麼程度,取決於我修行到什麼程度。」果慨法師以帶佛七的體驗提醒大家,要隨著業力浮浮一生?或用願力取代業力?持續沉迷夢境?或是了知為何而來、從何而去?值得我們深究。



真精進,是名真法供養如來

智者大師隨著慧曠律師到湖南大賢山,並在此受大戒。大師在此持續精進用功,誦《法華經》、《無量義經》、《普賢觀經》等。
隨著所學越來越多,更能體悟佛陀說了這麼多不同的法,都是為了接引不同根器的眾生。《無量義經》〈說法品第二〉:「善男子,自我道場菩提樹下端坐,六年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種種說法,以方便力,四十餘年,未顯真實。」由此,智者大師確立佛陀說法「法華最為第一」。
大賢山待了三年後,慧曠律師要智顗到光州大蘇山找慧思禪師。當時的慧思禪師毀譽參半,因為他認為佛陀的最高真理在於《法華經》,但當時所有人都說般若第一,甚至有些人認為慧思禪師是邪師。儘管當時戰亂,智者大師聽聞有法可請,便告訴慧曠律師:『輕於生,重於法,忽夕死,貴朝聞,涉險而去。』足見大師求法甚堅。


已證阿羅漢果並有三十二相之一肉髻相的慧思禪師,出家後專誦《法華經》,也隨著師父慧文禪師習禪。《佛祖統紀》卷六記載慧思禪師誦《法華經》開悟並證得法華三昧。
慧思禪師表達歡迎智者大師之意,並告知:『昔日靈山同聽法華,宿緣所追今復來矣。』智者大師讀《法華經》〈藥王菩薩本事品〉:「是真精進,是名真法供養如來」,身心豁然,寂而入定。大師出定後極為開心,慧思禪師提醒智者大師證得的只是法華三昧的前方便:旋陀羅尼,也就是次第三觀,智者大師跟隨慧思禪師長達八年,最後一年慧思禪師辦大法會,讓智者大師陞座說法,並叮囑:『莫作最後斷種人』。
果慨法師說聖嚴師父也常殷殷付囑弟子們:『法不要在我們身上斷掉。』以此時時耳提面命,應持續精進用功,以真精進是真供養。


慧思禪師要智者大師去金陵瓦官寺,智者大師獲得當地著名佛教僧侶如興皇法朗、長干慧辯等人的支持,說法日若與皇帝上朝撞期,連皇帝都同意罷朝,讓大官去聽智者大師講經,可見大師聲譽之高。
智者大師住錫瓦官寺也長達八年,在此開講《大智度論》與次第禪門。
隨著時間推衍,信眾漸多,大師卻深深感嘆徒眾轉多而得法轉少,毅然決然「謝遣徒眾,隱居天台,以期深入三昧,另法鏡圓明,淵源流長」。
於是大師轉往江蘇天台山,在三門口遇見三人,其中一人告知未來大師會在此興廟,若蓋起來,國則清,需命名「國清寺」。
大師一見天台山甚為驚訝,因為與他小時候的夢境一模一樣。
第一晚聽見鐘不鳴自響,便問一生都居住在天台山的定光法師為何鐘響?定光法師告訴智者大師:『你本就要來到這個地方』。
智者大師在天台山一住八年,曾登佛龍山華頂峰修苦行,遇到魔境:「大風拔木,雷震動山,諸魔鬼魅,一十俱現….,師安心空寂,諸魔自退….,魔復作父母師僧之形…..,師深念實相,體達本空,一心寂靜…..,強軟二緣所不能動,至此雲開見日,萬境洞明,妙慧深禪,法樂内充。」
果慨法師進一步說明,你能承擔一百元的境,一千元的境不會跑出來;現在遇到的境,一定是自己可以承擔負荷的,而且境界是幫助自己修行的逆增上緣,要對三寶有信心,在修行更深入。



佛陀說法契機契理,五時八教度化眾生

五十歲時,智者大師應陳朝皇帝下了四道詔書而下山說法,依據《法華經》解釋闡述而說了《法華文句》,由章安灌頂紀錄,與《法華玄義》、《摩訶止觀》,共成天台三大部。
智者大師五十四歲時,晉王楊廣敦請至揚州,於總管金城殿設千僧會,敬屈授菩薩戒,並給楊廣的法號為總持。日後天台山國清寺便是楊廣下興建,「智者大師」封號也是由楊廣所賜。


智者大師一生造寺多達三十六所,親手度僧一萬四千多人,傳法弟子三十二人,因其得法者更是不計其數。
五十六歲時講《法華玄義》、《摩訶止觀》,更創立了中國第一個宗派:天台宗,日後的宗派多是依循智者大師的方式而創立。
總歸而言,智者大師對於中國最重要的貢獻,就是判教與禪觀。判教就是解,禪觀就是行。
大師以《法華經》為根基,將佛陀一生說法判為五時八教。從華嚴、阿含、方等、般若、法華涅槃等五時,說明佛陀為不同根器的眾生,分別說各自相應的法。
比方華嚴時是佛陀為進入聖位的聲聞眾說法,發現如智慧第一的舍利佛也如聾如啞,於是,佛陀開始講阿含,談六根對六塵的五蘊身心世界。大家開始有所理解之後,佛陀才開始講方等諸經,如《維摩經》、《勝鬘經》等,引導聲聞眾開始學習大乘法,使其生起恥小慕大之心,迴小向大。
之後,佛陀又講般若,說明一切法畢竟空。果慨法師說明阿含、方等、般若等三時,都屬於佛的隨他意,華嚴與法華涅槃時,則是隨自意說;華嚴是為聖者所說,法華則是為凡夫所說,說明一切眾生皆有成佛的必然性。


八教,分為化儀四教與化法四教。秘密、不定、頓、漸,是化儀四教,如佛陀所開的藥方;藏、通、別、圓等化法四教,一如藥材。
果慨法師說明藏通別圓四法是同時並用的,知道哪裡病重,用什麼藥。比如為病重說藏教,為病輕說通教,前提是要先有病識感。法師進一步強調,修行一定是漸,頓悟一定是頓,鼓勵大家腳踏實地努力當下。

五月六日週日下午兩點,歡迎至安和分院或中山精舍,親聆聞法,果慨法師將帶領我們認識五時八教,以對佛陀一生說法有更清楚的理解。

文.王琇玲/攝影.陳亞力斯

文章來源


法鼓山版權所有 Copyright@2012 法鼓山 All Rights Reserverd.




❇✺卍✺❇ 演穩 恭敬合十



2018年5月7日 星期一

動靜皆自在 / 無我與真我



原文出自:動靜皆自在 

其十章:無我與真我

來源:網絡轉載
作者:聖嚴法師著



無我與真我
  
  一、前言
  
  許多人認為「我」最重要,也有些人認為「我」並不重要,這兩者都有問題,為什麼呢?因為,認為「我」最重要的,就會經常為自己的利益而爭取、抗爭,不願考慮他人的得失,反正只要我自己獲得利益就好,這是「自私」的我。
  
  如果只從字面上瞭解「無我」,就會有人以為,既然我是「假」的,是「空」的,那就是什麼都沒有,活在世界上又有何意義,於是放棄擁有的一切,美其名是「看破紅塵」,實際上是逃避現實的世界;也有一些人持著「生不如死」的觀念,總以為「我」是假的,活著也是毫無意義,不如一了百了算了。凡此種種都不是正確的「無我」觀念。
  
  佛法所謂的「無我」,是要超越「自私的我」,若執於「自私的我」必然會否定他人,乃至於否定自己;然而我們無法否定既有的生命和既有的環境,因此要善於運用生命和環境。
  
  曾經有位老太太帶著身懷六甲的媳婦來見我,其目的是希望我為胎兒祝福。我問她的媳婦說:「妳希望生男孩或女孩?」
  
  這位少婦說:「男女都很好,只要乖巧就好。」
  
  她的婆婆急忙說:「不行,不行,請師父加持讓她生男孩。」
  
  由此可見,婆媳間的想法頗有出入。就媳婦而言,她已超越「重男輕女」的傳統觀念,生不生男孩不是大問題;而婆婆「重男輕女」的觀念則牢不可破,彷彿媳婦不生男孩就對不起列祖列宗,便斷了宗族的後代。
  
  從這個故事便可以說明,「超越」的意思是:「不堅持一定需要什麼,能有什麼就接受什麼。」所以,不執著「我」的主張,是相當重要的事。
  
  可是,完全沒有「我」的主張也很麻煩。例如:我有一些弟子,當他們遇到問題就毫不考慮直接問我怎麼辦?我說:「你應該提供意見呀!」
  
  有些人會說:「我不知道該如何處理,所以請師父裁決。」
  
  另一類型的弟子是每次來請教我之前,他自己早已決定好事情的處理方式,他會說:「師父,事情是如此,如此……」
  
  當我問:「你希望我這樣處理嗎?」
  
  他會告訴我:「當然,師父您一定要這麼辦,我可是全替師父您著想的哦!
  
  何況這也是師父的意見啊。」
  
  我很訝異:「哦!我並沒有指示你要這麼做!」
  
  他會說:「師父,弟子是為師父考量很久了。」
  
  我的這兩種弟子都各執其一,或許有人會說,一個是「無我」,另一個是「有我」。但事實上,前者是不負責任,過於保護自己,怕說錯話受師父責備,所以不願提供參考意見;後者是胸有成竹,早已設計妥當,只是希望師父按照他的方式來執行。所以兩者皆非「無我」,都是「有我」在作怪。
  
  二、自我的涵義
  
  從佛法看「自我」是什麼:
  
  (一)從因果看自我是「有」
  

  「善因有善報,惡因有惡報」,這是告訴我們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任;如果不付出努力,而希望得到豐收的成果,這是不負責任的態度。
  
  可是有些時候我們會面臨一些突如其來,而且是莫名其妙之事,心裡就會想:「我這一輩子從未做壞事,何以會惡運臨身呢?」佛法則從三世因果的觀點來看,
此生所做所為不一定在今生得果報,但這一生所遭遇的命運確實和過去生有相當密切的關係
現在如果逃避過去所造的種種因,不願接受果報,就是不負責任;因此從因果的立場來看,是「有我」,所以我們要面對問題,接受現實,更要負起責任,萬不可逃避。
  
  (二)從因緣看自我是「空」
  
  我們的身體以及我們的思想、觀念,都是構成「我」的因,外在環境的時空條件則是「緣」。
因緣的運作不是永恆不變,是經常在變,因此所成的一切都是「空」。
  

  (三)從煩惱看自我是「假」
  

  煩惱是由於理性與感性的衝突,不善於處理煩惱,一定痛苦不堪,善於處理煩惱,則煩惱自消。
  
  內心煩惱衝突的感受,很多人都有此經驗,大多是由於無法控制自己,明明不願想的事情,偏偏想個不停;不願做的事,心裡又放不下,左思右想,還是做了;自己是個自私鬼,偏又幻想成為仁慈博愛的大善人;明知可將自己所擁有的東西與親友分享,卻十分捨不得,百般思量,不如留為己用;這都是理性和感性、前念與後念的衝突。
  
  曾經有一對夫妻,婚前歡天喜地相偕來看我,並告訴我他倆的喜訊,我問他們說:「你們真的要結婚?」
  
  其中一個說:「我們彼此相識瞭解多年,結婚生活在一起是沒有問題的。」
  
  我問他們:「你們可以保證不離婚嗎?」
  
  另一個說:「師父怎麼可以說這種話呢?我們不可能離婚的。」
  
  不料兩年後,夫妻中的太太,哭哭啼啼跑來找我說:「師父!我已受了兩年的罪,我再也不願忍受了。」
  
  我問她:「怎麼了?你們發生什麼事情?」
  
  她說:「師父,那種活地獄般的日子我不能再忍受了,我打算離婚。」
  
  我不解的問:「當初你們不是相互瞭解才決定一起生活嗎?」
  
  她頗有悔不當初之感的說:「唉!當時認識不深,婚後他的狐狸尾巴才一一現形,如今相處兩年方知他是偽君子。我再也無法和他繼續生活下去了。」
  
  兩年前恩愛逾恆,兩年後衝突迭起,對於同一個人,其印象、觀感竟能如此不同。
  
  遇此情形,我通常是勸和不勸離,先請其再耐心試試看,不可輕言離婚,先調整自己的觀點、作法和想法,試著為對方著想,對方如果也因你的改變而受影響,問題、衝突便有可能迎刃而解。
  
  (四)從智慧看自我是「超越」
  
  《金剛經》中有提到「非法」、「非非法」的觀念,就是非空非有,即空即有的意思。
  
  《六祖壇經》則說:「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不執著生死,不執著涅槃,不再為煩惱所苦,也不用追求智慧,這就是大智慧。有了大智慧,就能超越生死,超越有無。
  
  因為不介意煩惱,煩惱就不存在,假如因為討厭煩惱而苦苦追求智慧,則煩惱必定不斷,為什麼呢?只因為既執著除煩惱,也執著求智慧之故。其實智慧根本不須追求,只要對煩惱不在乎、不介意就是大智慧。
  
  所以從智慧的立場看自我,不要厭惡自我,更不需要覺得自我很可愛;要活時就必須活下去,該死時就讓他死;能活則不求死,非死不可又怎麼可能非活不可呢?若能如此,便可超越生死,超越有無。
  

  三、「無我」之意義及修行
  
  從佛法的觀點來說,「無我」是超越「自私的我」,不逃避、肯負責,不計較個人的價值,隨緣運作,捨己從人,助人利他。
  
  無我有許多層次,要達到無我的修行境界並非易事,該如何修行呢?
  
  (一)肯定「自我」
  
1.凡夫有業報:
業報有兩類,一是罪報,一是福報。
凡夫為什麼會到這世界上來?是由於受到過去世所造的業力牽引,而來到世間接受業報的成果。
什麼成果?就是苦樂之果;造惡業得惡報;行善造福人群,救濟眾生,則得福報。
有些人不明此理,於是在極端痛苦時,便埋怨父母何以要生下他在世間受磨難?殊不知父母僅是兒女們「從彼生到此生」的橋樑,真正接受生命的是自己。
因此我們要肯定自己,才能達到「無我」。

2.聖賢有果位:
聖人如果僅修智慧而得解脫者,只能修得小乘果位,即阿羅漢果位;
如果修慧又修福,福慧雙修,行菩薩道,則可修得菩薩位乃至佛果位,此即是「無我」的展現。
  
  (二)消融「自我」
  
1.用無常、無我的觀點,觀察世間存在的一切現象都是假的,都是空。
世界任何現象,沒有永恆不變的,積聚好的因素,必然會促成美好的現象,累積壞的因緣,自然構成壞的果報。
事實上,因緣的本身,並沒有所謂的好與壞,而是在現象產生後,對人們造成影響,經過主觀的判斷分別,便有好壞之分。
  既然現象的形成,是由各種因緣條件所促成,所以只要有一個因素變動,現象也會跟著起變化。

因此,世上沒有任何存在的現象是永恆不變的,如同《阿含經》說:「此生故彼生,此滅故彼滅」,意指因緣所生的一切現象,皆屬無常。

2.若不能認知無常是事實,便會苦不堪言,所謂:「人無百年壽,卻有千年憂。」

3.若能體驗無常是事實,就能認知我和我的身心世界是空的,即是「無我」。
「無我」並非指「我」不存在,而是「我」存在於不斷的變化中,因為有「變化」,所以當我們噩運臨頭時,知其「無常」,只要加一些努力或迴避的因素,就能轉變命運;相反的,如果遇到好的運氣,也不會過於驕傲興奮而迷失方向。
  
  (三)用慚愧、懺悔和發願,體驗「無我」
  
  1.慚愧即反省,能反省者,必知「自我中心」是自損損人的煩惱。
一般有修養的儒者,每天都會反省自己的行為,作為一名佛教徒,更應時時反省,是否做了對不起人的事或說了對不起人的話,若不知反省,則會傷人損己。
  
  例如:有一次我搭乘一部計程車,我發現在大雨滂沱中,有一位老太太撐著傘在路旁,被我們這部如入無人之境的車子,濺得滿身污水,我問司機先生:「你有沒有注意到走在路旁的那位老太太,因為我們車子經過,而被濺得全身溼淋淋?」
  
  他很不耐煩的說:「沒有。」
  
  我再問他:「你不妨回頭看一看?」
 他轉身看了一下,丟給我一句話:「雨下這麼大,她跑出來做什麼?活該嘛!」
  
  難道這位老太太是因下雨而跑出來欣賞雨景嗎?想必不是。
這位司機先生真是一位不負責任且不知反省的人,自己做錯,還將責任過失推給他人。
2.懺悔即負責,勇於認錯改進,對他人、對社會和眾生,努力積極奉獻自己,不求回饋。
  
  我們都會說:「一人做事,一人當」,意思是「我做的事,我自己承擔」,可是,往往只是嘴上說說卻又做不到。
曾有一位居士做錯了一件事,拍著胸脯說:「師父,這件事,我擔當,這是我的責任,我擔起來。」
  
  我問他:「如何擔起來呢?」
  
  他說:「咦!師父,我不是說我擔起來了嗎?」
  
  我再說:「錯已經造成,你準備怎麼處理?」
  
  他竟然說:「頂多再錯一次罷了。」
  這是製造錯誤而不知懺悔的典型例子,光說「擔起來」又有何用呢?懺悔的意思,是要我們在對人們或社會做錯事時,除了承認之外,更要設法改進彌補。
  
  有很多佛教徒只知「業障」現前時,在佛前拜佛,口中念念有詞:「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我今天做錯事了,請阿彌陀佛替我消消災。」這是將自己的過錯推給別人去替他承擔。
  
  佛前懺悔的意思,乃是因為自己做錯事,也承認自己的過失,但是目前沒有能力補救,所以求佛、菩薩證明,為我們作擔保,表明自己願負責任並希望將來加倍報答及補償。
如此的懺悔,對他人、對社會及眾生,才真有用,會更努力積極奉獻自己,「自我中心」必然日漸消除。
  
  3.發願及報恩,發願學菩薩的心行,用報恩的心情來處理他人對我的恩惠。付出自己而成全他人,是為了還願及報恩,還債是因為欠人,報恩也是因為欠人,例如:對父母恩,子女是無從報答完的,在此情境中如能以報恩的心態來處理,「自我」就能漸漸消融了。
  
  四、「真我」之意義及修行
  
  從佛法看「真我」,「真我」即「無我」,佛教徒修行的最高境界在於完成佛的果位,亦即「無我之我」。如何修成「真我」呢?
  
  (一)從人到佛次第提昇
  
  從人到成佛的過程,需要付出努力的代價,方能一步步邁向成佛之道。或許有人會說,中國的禪宗是屬於頓悟法門,所謂頓悟法門是不假修煉即可成佛,這意思好像是說,可以一步登天。
  
  可是,這就如同世上沒有人能將一大碗飯一口吞下去,都是必須一口又一口慢慢吃,直到當我們吃飽的那一剎那,會覺得好像是最後一口飯才吃飽,而前面吃飯時都還是在餓的狀況下,唯有最後這一口飯才是真飽。因此,「頓悟」雖確有其事,但卻也是從前世、今生漸修中來。
  
  修行的內容包括:1.修五戒十善。五戒即不殺人、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十善是將五戒的妄語分為妄語、綺語、兩舌、惡口,省掉不飲酒,另加貪、瞋、癡,成為十條,乃是要想再來人間和生天界享受天福的標準。2.修苦、集、滅、道的四聖諦法。知道苦由煩惱起,認知煩惱本無常,放棄自我執著,努力於戒、定、慧的修行,必得解脫,這是小乘聖人的標準。3.修布施、持戒等六波羅蜜行。用智慧、財產、體能和時間做布施;持戒即好事一定要做,壞事絕對不做,這是自利利他的菩薩行,亦是成菩薩、成佛的標準。
  
  一般人都會做布施的功德,可是如果在行布施之後希望有所回饋,這是投資的心態。真正的布施是基於對方的需要,而自己又有能力給人,在給了之後,不求回報。
  
  (二)《金剛經》所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無所住」即沒有自私心的執著;「生其心」即順應他人的需求而隨類攝化,針對不同類別、不同層次的人,給予恰到好處的幫助,尤其要在他人有難時,依據自己的能力,隨人所求,給予救濟。
  
  (三)實相即無相
  
  「實相」即實際的本來面目,即是永恆的、普遍的,也是超越時空的;世間事物,均在無常的變化,沒有永恆不變的,所以無常本身就是空,空的本身就是無相,無相的本身就是實相,故可以說:實相即無相,即是真我的名字。
  
  (四)真我即無我
  
  「自我」是由我們的身體、心理和環境構成,這些因素經常在變,這些變的現象是「幻我」。智者以無相的事實是真,凡夫執無常的假相為「我」。
  
  智者的真我無定相,所以能夠隨境自在,隨緣自由,故名大解脫;凡夫的自我有阻礙,所以不能隨境自在,隨緣自由,故常為煩惱所苦,而造作種種業,又受種種苦。
  
  五、結語
  
  世事本無常,我們無法否定既有之生命或既有的環境,因此便要善用我們的生命,善用我們的環境,隨類布施,隨緣救濟;不僅自己得福報,更助他人得福報,這才能夠消融自我,才能成就無我與真我。
(一九九三年四月四日,講於華視視聽中心)


【書籍目錄】
第1頁:自序
第2頁:禪的修行與證悟
第3頁:禪學與正信之佛教
第4頁:禪與淨土的修行法門
第5頁:禪與精神健康
第6頁:禪與現代生活
第7頁:禪與心靈環保
第8頁:禪修與環保生活
第9頁:宗教.禪.佛法與邪魔

第10頁:無我與真我

第11頁:妄念不起.萬緣不拒
第12頁:妄念.雜念與正念
第13頁:明心見性
第14頁:談心
第15頁:平常心
第16頁:心如日輪在虛空
第17頁:零缺點
第18頁:從有到無.從無到有
第19頁:共修的力量與共修的功能
第20頁:平常人的禪
第21頁:禪修之道

推薦書

禪門 聖嚴法師著

神會禪師的悟境 
聖嚴法師著






❇✺卍✺❇ 演穩 恭敬合十



2018年5月5日 星期六

大小不二的奇理/佛觀一粒米大如須彌山/布施與惜福



大小不二的奇理


  一座須彌山和一粒小芥子相比,到底孰大孰小?唐朝的江州刺史李渤,有一天問智常禪師:「佛經講『須彌藏芥子,芥子納須彌』未免失之玄奇,小小的芥子,怎麼可能容納那麼大的一座須彌山呢?這不是在欺騙人嗎?」

  智常禪師反問:「人家說你『讀書破萬卷』,如今萬卷書何在?」

  李渤指著腦袋說:「都在這裡了。」

  智常禪師道:「奇怪了,我看你的頭顱只有一粒椰子那麼大,怎麼可能裝得下萬卷書?莫非你也是騙人的?」

  李渤聽了,當下大悟:原來事物本無大小之分,所大所小都生於人心。佛法講自性大而無外,小而無內,不受時間和空間支配,此即是「理事無礙」的道理。好比寬敞的禮堂裡,遠看覺得講台很小,可是拿只茶杯放在桌上,講台又變大了。




《阿含經》裡有一則故事,記載小小一粒米飯的力量相當於一座須彌山。

話說有一對貧窮的夫婦住在炭窯洞裡,四壁蕭條,夫妻倆甚至要共穿一條衫褲——丈夫穿出去了,妻子就只好守在家裡;妻子外出時,丈夫衣不蔽體,也只好待在洞裡。一天,風聞佛陀率領弟子們到附近托缽乞化,夫妻倆就商量:“我們過去不知道佈施種福田,才會落到今天這樣窮困的地步,現在好不容易盼到佛陀來此教化,怎麼可以坐失這樣大好佈施的機會呢?”

說著說著,妻子深深歎息:這個家幾乎一無所有,我們拿什麼去佈施呢?

丈夫想了想,毅然說:“不管怎麼樣,我們寧可餓死也不能錯失這個機會。我們如今唯一尚稱完整的東西就只有這條衫褲,我們就拿它供養佛陀吧!”

 夫妻倆於是歡歡喜喜地把唯一的衫褲佈施出來,頓時使佛陀的弟子們頗感為難。大家把這條褲子傳來推去,一個個掩鼻而避,最後還是阿難尊者拎著這條褲子來到佛陀面前請示:“佛陀,這條褲子實在不能穿,還是丟掉吧?”

佛陀慈祥地垂訓:“諸弟子不可以這樣想,窮人的佈施是十分難能可貴的,就拿來給我穿吧!”

阿難心下慚愧,捧著褲子和目犍連一起到河邊清洗,誰知道褲子剛一浸水,整條河立刻波濤洶湧,暴漲暴落。目犍連一急,就運起神通把須彌山搬來鎮壓。壓了又壓,還是無法平息波濤,兩人只好趕回來稟告佛陀。這時候,佛陀正在用齋,就輕輕拈起一粒米飯對他們說:“河水翻湧,是因為龍王讚歎貧人能夠極盡佈施的願心,你們把這粒米飯拿去,就可以鎮住了!”

阿難覺得奇怪,就問:“佛陀,那麼大的須彌山都壓不住,這麼小的一粒米飯怎麼可能鎮壓住那樣的狂濤巨浪呢?”

佛陀笑著回答:“你們拿去試試再說吧!”

阿難和目犍連半信半疑地將這粒米飯丟進河裡,河竟然一下子就風平浪靜了。兩人深覺不可思議:難道一座須彌山的力量反而比不上一粒米飯嗎?回來後立刻請教佛陀。

佛陀開示道:“無二之性,即是實性。

一粒稻穗從最初的播種起,經過灌溉、施肥、收割、製造、販賣……累積了種種的力量與辛苦才能成就一粒米,它所蘊含的功德是無量的,正如同那件褲子是貧苦夫婦唯一的財物、全部的家當,它所包藏的心量也是無限的!四海龍王懂得一粒米的功德與褲子的功德一樣大,都由虔誠一念引出,所以趕緊退讓稱善。由此可見,只要虔誠一念,則小小一粒米、一條衫褲的力量,都可以與千千萬萬座須彌山相等!”

後來有人把這件事寫成一首偈,來警示天下的冥頑眾生:
“佛觀一粒米,大如須彌山;若人不了道,披毛帶角還。”

一粒米在現代人眼中,談不上有什麼價值,但要知道需多少因緣才能成就這一粒米呢? 農夫播種、耕耘、施肥等等,辛勞的付出,還要有陽光、水份等各種助緣,及不遇上天災,才可享用這粒米。

有這樣的一句話:“惜衣、惜食不為惜財,為惜福。”

如果你有正確的思維,你對眼前的一切你才會惜福,你才會惜緣,你才會珍惜今天所擁有的一切。

  佛經裡還有另外一則故事:有一個四處乞討維生的貧女,看到富貴人家到寺院打齋、布施做功德,覺得很羨慕,也想種福田,於是辛苦攢錢,好不容易省下一塊錢,就毅然拿出來布施。寺院的住持法師知道這件事以後,向弟子們宣布:「今天的供齋我要親自主持,為這位虔敬的女居士祈福。」

  一塊錢的功德,竟然帶給這個貧窮的女孩意想不到的奇遇。原來自從這個國家的皇后去逝之後,國王悶悶不樂,大臣們為了使國王寬心解悶,就安排了一場狩獵遊樂;當國王一行通過森林時,忽然看到前方有一團閃閃發光的光圈,國王覺得奇怪,策馬向前一看,竟是一位衣服襤褸,卻美若天仙的女子。國王立刻把她帶回王宮,不久即成親結婚了。

  這個女孩子做了皇后後,心想:當初我只供養一塊錢,竟種下了這麼大的福田;我應該再去寺裡好好向菩薩謝恩,供養更盛大的齋,布施更多的銀錢。

  於是,她盛裝華服、珠圍玉繞的準備了幾十車的銀錢供品,金韉銀鞍,前呼後擁的往寺院出發,她想:當初我只不過布施了一塊錢,住持大和尚就親自為我祈福;今天我布施了這麼多的供品,他一定更重視我了!

  於是得意洋洋的進入寺裡,趾高氣揚的指示僕從布置上供,想不到只有幾位知客師父代表住持接待、祝願,並沒有什麼特別隆重的表示。年輕的皇后悻悻然面帶慍色地走了。住持後來請人帶信給她,說:

  「當初,一塊錢是你全部的財產,你以萬分的真心來供奉,越顯出你布施的虔敬。現在,幾十車的供品只是你財產的九牛一毛,而你又存著貢高我慢的自大心來供養,身心染垢,何來莊嚴功德?」

  所以,學佛的人,不要在有形有相的數量上計較,只要心誠意正,用這個「歡喜的一念」如法布施,其功德是很大的。《金剛經》說:要行無相布施,不要執著於有相布施;布施功德的大小,並不是從形式上衡量的,而是看你布施願心的大小決定。


  無論是須彌芥子的大小比較,或布施功德的大小較量,在佛教裡,小大大小,是全然不從形相、表相上去拘執,而是從理事圓融、內外一如的法身慧命去體證的,所謂「總一切語言於一句,攝大千世界於一塵」,便是說明這種大小不二的奇理。

原文出處


❇✺卍✺❇ 演穩 恭敬合十

2018年5月4日 星期五

佛教是世界性的宗教嗎?





佛教是世界性的宗教嗎?


是的,因為佛陀不是某一民族的保護神,佛陀是宇宙的正遍知覺者,佛陀是屬於宇宙之所共有,佛陀的正遍覺性,是遍滿宇宙的,佛陀的慈悲之光,是遍照一切的。所以,佛教的本質,就是世界性的,乃至是宇宙性的。


因此,二千五百多年以來,佛教已在世界各處,漸漸分布開來。


佛教,在佛陀入滅之後約三、四百年之間,由於佛教內部的意見不同,所以分成兩大派系,年長而保守的一派稱為上座部,年輕而新進的一派稱大眾部。

後來上座部的,向南傳,傳至錫蘭,他們多以印度南方的方言巴利語記錄經典,所以後來稱為巴利語系的佛教,另一派大眾部向北傳,雖沒有直接產生大乘佛教,但大乘佛教的產生,卻在大眾部盛行的區域。

這是就大致上的區分,其實,從佛教的史蹟考察,最先傳至南方如錫、緬等地的,倒是梵文的大乘佛教,所以最先由海路傳入中國的南方佛教,便是大乘系的。

至於向北方傳,小乘佛教的勢力,更是事實了。


大乘佛教的源頭,是在釋迦世尊的時代,但在佛滅之後,很少受到比丘僧團的重視和弘揚,這段暗流一直流了四、五百年,才因部派佛教的紛歧複雜而有大乘佛教起而代興的時代要求,先後有馬鳴、龍樹、無著、世親等的蒐集整理與弘揚發揮,才產生了大乘佛教,這是以印度古代雅語梵文記錄的,所以稱為梵文系佛教。

中國佛教之傳入,是在東漢時代,相當於耶穌紀元的初期。


中國的佛教典籍,多是由梵文原本轉譯成的。中國的佛教,後來雖然盛行大乘,小乘的經論也譯得很多,重要的小乘佛典,中國都有譯本。




經過魏晉南北朝而至隋唐的階段,乃是中國佛教的黃金時代,高僧輩出,中印交流也頻繁不絕。

在那個階段,中國的佛教開了花也結了果,小乘大乘,一共開出十三個宗派,漸漸又被融攝為八個大乘宗派,那便是大名鼎鼎的天臺宗、華嚴宗、三論宗、唯識宗、淨土宗、律宗、禪宗、密宗。

到了五代以後,由於政治的摧殘,以及社會環境的驅使,佛教便離開文化中心,進入山林之間,僧人自耕自食,義理的研究用不著了,所以只有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的禪宗,一枝獨秀。


這在唐宋之間,尚有若干真修實悟的禪師,在簡單而樸質的言行之中,感化著許多的人,但也由此而種下了愚昧佛教的遠因,以致到宋明以後,佛教的僧徒與寺院雖多,但已沒有了靈魂,只是徒有其表的空殼而已!不重教育,


只顧依樣畫葫蘆地上殿過堂盲修瞎參,不唯很少傑出的高僧,一般的僧徒,也多沒有知識,自行且不知,那還能化人?因此,僧人的素質,普遍地低落,再加上儒家的排斥,致使民間對於佛教也就越來越不知其所以然了。




清末以來,總算由於楊仁山居士的振作,太虛大師的倡導,以及印光、弘一、虛雲等幾位大師和歐陽竟無(漸)等的弘化,中國的佛教,已略有了轉機,唯因百廢待舉,舉不勝舉,故到目前臺灣的佛教為止,應革應興的佛教事業,尚在娃娃學步的階段。




日本的佛教,是由中國及高麗傳去(高麗是由中國傳去),那是在西元第六世紀以後的事,故從本質上說,日本佛教是屬於中國型的,但自晚近個把世紀以來,由於接觸到了西洋的治學方法,故以新方法研究佛學的成績,不但超過了中國,甚至已經獨步世界佛教的先鋒。

因為日本的學者,既能利用中國佛學的全部寶藏,又能直接從梵文及巴利文中尋找根本佛教的原義,加上新的治學方法,便產生了輝煌的研究成果。雖然,日本佛教在解脫道的修持方面,已遠不及南傳各國的清淨和理想。

在佛陀入滅之後西元第九、第十世紀之間,印度婆羅門教的勢力抬頭,佛教受到無情的摧殘,佛教徒為了迎合當時的時風,便也採取了婆羅門教(現稱印度教)的梵天觀念,融攝混合在大乘佛法之中;那些世俗的迷信、民間的習俗,甚至有關男女的房中術等,也都混進了清淨的佛教,這就是神祕化的大乘密教的應運而生,這也就是印度的第三期佛教。


但是,佛教的許多優點被印度教吸收而成了他們更加興旺的營養,佛教吸收了印度教的低級信仰卻變成更加腐朽的因素了!

因此,約在西元第十世紀的末葉之後,在印度教及入侵的回教先後雙重的摧毀之下,佛教便於印度境內消失了!

可是,歷史的記載:自從佛教滅亡之後的印度國勢,也就江河日下了,印度人民的生活,也就日益困苦了,印度的版圖,再也不能統一了

直到一九五〇年時,才從英國人的統治下爭取到了自主的獨立;然而,古代的印度,現在已經多出了巴基斯坦及尼泊爾等的國家主權了。

今日在印度境內的佛教徒,雖已得到法律的保障及政府的禮遇,自一九五一年以來,已在顯著地迅速增加,但在將近四萬萬的全人口之中,佔的百分比還很可憐,僅從十萬八千人增至三百二十五萬的佛教徒而已。

這是要緊的,因為有人控訴,印度的衰弱是由於信仰佛教的緣故。

西藏的佛教,雖與中國略有關係,但其主要的輸入,乃是直接引自印度。

西藏的佛教,雖然同樣是大乘,但是僅屬於密宗一支,是北印度的蓮華生上師傳去,當時的西藏,文化落後,信仰多神,神祕而確有靈驗的密宗,

深受藏人的歡迎,尤其蓮華生本人,是一位神蹟卓著的高僧。

蓮華生與於唐代來中國傳授密宗的開元三大士──善無畏、金剛智、不空三位大師,同出於龍智菩薩的門下。

蓮華生在西藏的教團徒眾都穿紅色衣,所以稱為紅教,但其到了中國的元末明初時代,紅教的喇嘛生活腐敗,教綱不振,因此而有宗喀巴大師起來提倡律制的清淨生活,注重顯教的義理研究,大振宗風,德化全藏,因其穿黃色衣,所以稱為黃教。

至於蒙古、尼泊爾等地的密教,都是西藏系的支流。

佛滅度之後的印度佛教,從大勢上說,

可分為三個時期:

第一期是從佛滅後到三、四百年階段,是上座部佛教,以今日的錫蘭等地為代表;

第二期是從佛滅後三、四百年到五、六百年階段,發展了大乘的顯教,以今日的中、日等地為代表;

第三期是至佛滅後九百或一千年階段,開出了大乘密教,以今日的西藏為代表。


所謂顯教,是偏重於義理的研究闡述;

所謂密教,是偏重於儀軌的遵行、咒文的持誦,特別信仰神力的加持。


如果換一種方式來說明,

那麼,第一期是聲聞化的佛教,

第二期是菩薩化的佛教,

第三期是天神化的佛教。

今日所需要的,

應該是開出第四期人間化的佛教。

西洋的佛教,最先是在德國,叔本華的思想,誰都知道,有著濃厚的印度色彩,那是印度教的《奧義書》,以及初期佛教的典籍,作了他開發思想的泉源。


目前,法國、英國、比利時、奧國、蘇聯,以及美國、阿根廷、巴西等都已有了佛教徒的踪跡,但從發展上看,則以德國及美國的佛教最有前途,特別是在美國,南傳的、北傳的、西藏的佛教都已有了活動,但從歐美兩洲佛教文化的內容而言,南傳的佛教確已佔著優勢,那是由於自西元一五〇五年至一九四七年之間,錫蘭先後被葡萄牙、荷蘭及英國佔領,錫蘭的僧侶,竟也因此找到了通往西方傳教的橋樑;大乘佛教對於歐美的貢獻,多是日本人的功績。

近世中國在佛教文化的輸出方面,則遙遠地落在其他國家之後,乃至西藏的喇嘛,也比中國內地的佛教跑快了幾步。

雖然今日美國的華僑,信仰大乘佛教,他們卻並不知道大乘的教理。


本文出自正信的佛教一書

作者:聖嚴法師



❇✺卍✺❇ 
演穩 恭敬合十



2018年5月2日 星期三

心中的媽媽,不是媽媽 ~~果醒法師

心中的媽媽,不是媽媽:

2012水陸法會第二場焰口法會,法師終於告訴大眾,為何要『心中的媽媽不是媽媽』了!

思考層次如下:

(一) 法師:鏡中的你,是不是你? 
信眾:是。 
法師:那我打鏡中的你,會痛嗎? 
信眾:當然不會。 
法師:那這樣鏡中的你還是你嗎? 
信眾:不是了。

(二) 法師:照片中的你是你嗎? 
信眾:不是。(經過第一個階段的理解) 
法師:那為何要抱怨別人『怎麼把我照得這麼醜』?

為何鏡中跟照片的你不是你?因為鏡中與照片中的人物,是無心的;火燒照片、鏡子打破,照片、鏡中的人物並不會痛,這是因為影像是無心的。
有些人,失去了父母、感情,很多年都走不出來,這是因為把記憶中的影像,當成真正的人了,因為放了心進去了;也就是把假的色相(影像),參雜自己的記憶與情緒,當成真的人物了。
所以只要想到就會心痛,因此法師在第一階段時分享,『不要用記憶修理自己』。

(三)練習產生的感受,也不是你。
一般人一接受外境的刺激,通常會將影像以及情緒『同時錄影,交雜在一起』。
這時就要用禪修的方法,觀察到當影像、感覺出現時,要覺知的反問自己『這個是真正的我嗎(這是我媽媽嗎)』?當清楚知道這個感受也不是自己、不是真的媽媽的話,那麼痛的接受範圍會擴大。
師父過去生病時、舌頭被牙醫燒了個洞,上台演講時,若師父自己沒講出他很痛,根本沒有人知道師父舌頭正痛著、衣服下還插著管子,這是因為師父知道感受不是自己,因而痛的感覺就消失了。
保持對於任何感覺、情緒,不喜歡也不討厭,那就能跳脫記憶及影像的束縛。

真正的『媽媽』,是一顆無形無相的心。
法師比喻黃金可以做成很多東西,但是本質是一樣的,外相有無量多種,但本性只有一種。
情緒與影像連結在一起,就容易把假相當成真相。
然而真正的相,是無相、不生不滅的。
世間所產生的相,是原本無形無相的心,因為『有能所』,所以產生種種相。
佛陀曾說『世間的人都具有佛性,只因分別執著,而蓋住了自己的佛性』。

法師說,觀音菩薩所修的『耳根圓通法門』,就是要我們學習心不要向外攀緣,別將自己的心停留在任一對象上。
心應該要向太陽一樣普照,太陽並沒有只照某一個人,而是無所不照的。
練習不停留在某個對象上,心就不會受限制,而能照見自己的本來面目了。

法師說:師父曾說外境永遠是對的,永遠是中性的,只因為有了取捨,因而讓自己痛苦了。
若要論是非,大家都在痛苦中,而這樣的痛苦,往往都是觀念或情緒讓自己的心產生浮動。
世界通通有,人我是非沒有了,這是開悟的人的世界,也是慈悲與智慧的境界。

❇✺卍✺❇
 演穩 恭敬合十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