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個因緣,即「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憂悲苦惱」。
也就是「
無明、
行、
識、
名色、
六入、
觸、
受、
愛、
取、
有、
生、
老死 」
十二個項目。
【出世正見之二:十二因緣】
#4《印度佛教史》十二因緣
十二因緣
十二因緣,乃是從佛陀的大悲智海中所流露出來的一種獨特的「創造論」,神教的信仰者,無不假託宇宙是來自神的創造,佛陀則以十二因緣說明宇宙的根源。
現在先介紹十二因緣的釋義如下:
(一)無明:即是無智慧,是貪欲、瞋恨、愚癡等的煩惱,也是種種蠢動心理的迷惑之源。
(二)行:即是前生造作的善惡諸業─身心的行為。
(三)識:即是由過去世的業力,感受果報之初起妄念而托母胎,投為今生的神識。
(四)名色:即是入胎後胎兒的身心狀態。
(五)六入:即是在胎中長成的眼、耳、鼻、舌、身、意等六種感覺器官─六根。
(六)觸:即是出胎後,自己的六根與外在的色、聲、香、味、觸、法等六塵相對接觸。
(七)受:即是由接觸外境所感知的苦及樂的心境。
(八)愛:即是厭苦欣樂而貪染財、色、名、食、睡等五欲的心理活動。
(九)取:即是因欲愛旺盛而對於貪染諸境起取著心。
(一○)有:即是由於今生造作了有漏之因,而導致感受未來世的生死之果。
(一一)生:即是因了今生造作的業種,所感受來生的色、受、想、行、識的五蘊之身。
(一二)老死:來生既有了五蘊假合之身的出生,必將衰老而至死亡。
由十二因緣,說明人生的由來和生命的流轉,自前生、今生而到後生之間的因果關係,即稱為三世兩重因果。
但在此十二因緣的迴還,又可用惑、業、苦的三連鎖來說明它。
惑業苦
由於無始以來無明之惑的蠢動,所以造作了前生的善惡諸業;
由於前生的善惡諸業的引導,所以感得了今生的苦受之果;
又由於今生的繼續因了惑而造作諸業,所以要感受來生的生死之果。
這就是十二因緣生死流轉的連鎖法則。
以十二因緣分配惑、業、苦三類的隸屬關係如下:
(一)惑:過去世的無明,現在世的愛及取。
(二)業:過去世的行,現在世的有。
(三)苦:現在世的識、名色、六入、觸、受,未來世的生及老死。
十二因緣的說明,目的是在使人明瞭四聖諦中的苦、集二諦的內容,人生是苦海,此苦由何而來?是由無明乃至老死的三世因果而來,為了便於記憶,再將其各各的關列表如下:
《印度佛教史》法鼓全集網路版2009 (第2輯第1冊, 頁43-45, 行01~頁45, 行02)
#5《比較宗教學》十二因緣
十二因緣
因緣法的緣起觀,乃是佛陀獨發的宇宙創造論。除了唯物論者,一切的神教信仰者,無不假託宇宙是來自神的開闢、變現、創造。
無神論的佛教,則不承認有什麼宇宙的創造神或主宰神。佛陀觀察宇宙的根源,乃是由於宇宙之中一切眾生共同所造的業力所成,造了相同的業,感受相同的環境;造了不同的業,感受差別的際遇。
物質世間是由於眾生世間的業力而出現,所以是眾多眾生所造眾多業力的結果,不是另有一個什麼大力的神創造了這個宇宙;宇宙的創造者,即是一切的眾生。
因此,眾生也能改造自己的環境,轉變煩惱生死的穢土成為清淨解脫的淨土。但是,淨土並非離開穢土的宇宙而另有天地;只要心地清淨了,當下的國土就是淨土。
所以信佛學佛的工夫,要從自己的內心做起,不是乞憐於渺茫不可接觸的天國上帝。自心的清淨不染,便是解脫境界,便是出離生死而入涅槃。
那麼,眾生之成為眾生,又是怎麼來的?
佛教不講究最初的來源問題,也不說明最終的境界狀態。
佛陀教化的目的:不是在使人們滿足哲學及科學上的興趣,而在指出了苦惱的現象及苦惱的根源之後,告訴你如何解脫苦惱;當你解脫苦惱之時,佛陀的任務即已完成。
因為縱然告訴了你最初是怎麼來的?與你實際的苦惱毫無幫助;當你尚未親證涅槃之時,縱然告訴了你涅槃的境界,你還是莫名其妙。
所謂如人飲水,冷暖自知,當你親證解脫之後,一切問題均可迎刃而解。與其如神教的假想亂說,不如乾脆不說,這確是佛陀智慧的過人之處。
眾生之為眾生,是由十二因緣而成。
十二因緣即是四聖諦中的苦諦和集諦的分張與連續。
由十二種因緣而連續成為眾生生死的三世流轉。
現舉它們的名目及次第如下:
(一)無明:即是貪瞋癡等的煩惱心、惑亂心。
(二)行:即是前生由於無明之惑而造的善惡諸業。
(三)識:即是所造種種的善惡之業,匯集成為托胎投生的生命主體;但這不是一般人所說的固定性的靈魂,佛教也不承認眾生有固定不變的靈魂之說。
(四)名色:即是托胎後的身心狀態。
(五)六入:即是胎兒的眼、耳、鼻、舌、身、意。
(六)觸:即是出胎後自己的眼、耳、鼻、舌、身,與外在的色、聲、香、味、觸,相互接觸。
(七)受:即是由接觸外境所感受到的苦及樂的心境。
(八)愛:即是由厭苦喜樂而貪染五欲諸事的心行。
(九)取:即是因了欲愛而對貪染諸境所起的取著心。
(一○)有:即是由於今生造作了善惡之業,便有了未來受生受死的果報之因。
(一一)生:即是由今生的業,感受到來生的五蘊之身。
(一二)老死:來生既有五蘊之身,必將老病而死亡。
以這十二因緣,連貫成三世因果,表明苦諦與集諦,說明了凡夫眾生的生死循環,若不解脫,永遠都是在十二因緣的範圍之內。
所以十二因緣或苦集二諦,乃是生死法;三法印和滅道二諦,才是出世的解脫法。
以十二因緣配合苦集二諦與三世過程是這樣的:無明與行,屬於過去世的二種因,是集諦;識、名色、六入、觸、受,是現在世的五種果,是苦諦;愛、取、有,是現在世的三種因,也是集諦;生、老死,是未來世的二種果,也是苦諦。
過去種的業因,是現在所感受的苦果的根源;現在世中一邊接受苦果的報應,一邊又在造作新的業因,而將於未來世中接受苦果的報應這就是三世輪迴,因果循環,苦集連綿,生死不已的道理。
《比較宗教學》 法鼓全集2005網路版 (第1輯第4冊, 頁380-383, 行01~頁383, 行03)
#6《佛教入門》十二因緣的解脫觀
九、十二因緣的解脫觀
苦滅諦,乃是逆著十二因緣的次第,從斷絕第十二因緣的老死,向上推轉,到了第一因緣的無明斷絕之時,即是超凡入聖的解脫境界及涅槃境界。
也就是說,要想不「老」不「死」,唯有設法不再出「生」;
要想不再出生,便不得造下「有」漏的生死之因;
要想不造生死之因,對於貪戀的事物,便當立即放下求「取」和捨不得的心念;要想無取無求,唯有首先排除避苦求樂的「愛」欲心;
要想無愛欲心,便當不再領「受」苦樂的感覺;
要想不受苦樂所動,當求六根清淨,不與六塵接「觸」;
要求六根不觸六塵,唯有不起「六入」;
六入是由「名色」所成,要求不起六入,便不宜求生投入母胎;
投胎的主體是業「識」,故應先破業識;業識是由前世「行」為的集聚而成,故當先勿造作有漏的善惡行為;
所謂有漏(sāsrava),是指本著有我的意念,由身口所作的一切行為,不論是為身心的私我,或為群體社會國家世界的公我,乃至是為宇宙全體的神我,均係有我有漏的生死業,為何有我的觀念存在呢?乃因眾生皆在「無明」的愚癡之中,何謂無明愚癡?即是沒有智慧,不能明察我們所處的五蘊世間,都是因緣和合而成的、暫時的、不實在的幻景,所以誤將眾生各自所造的身心乃至宇宙,當作「我」來維護與貪戀。
如果能將此無明排除之後,便可修好解脫之船的漏洞,平安地航出生死的苦海了。
如何排除無明,那是要靠修行八正道來完成的工作,也就是下面所要介紹的道諦之內容了。
《佛教入門》法鼓全集2005網路版 (第5輯第1冊, 頁63-64, 行01~頁64, 行03) 」
#7《學佛知津》十二因緣是什麼
(二)十二因緣是什麼
這是說明人生命之生死循環的原理,共有十二個階段。
由於無始以來的無明愚癡,而引導我們造作種種的善惡行為;由行為的餘勢(業力)而積聚成為生命之流的主體,叫作識;由識而感受生命的身心現象,叫作名色;名色住胎而漸生起眼、耳、鼻、舌、身、意的身心狀態,叫作六入;由六入的出胎而接觸到外在的事物;由與外在事物的接觸而有苦樂憂喜捨的感受;由感受的分別作用而有瞋愛之心生起,瞋愛之心表現於外,便是取捨求拒的種種善惡行為;由於這種種善惡行為,便又有了必將接受未來果報的業因;既有了今生的業因,當受來生的生命;既有了來生的生,又必有來生的老與死。
這是生命之流三世迴環的因果定律:造業因的集,受果報的苦,再由苦而集,由集而苦,生生不已,也死死不已!現在為便於增加印象起見,再將十二因緣配合苦集二諦的三世因果關係,列表如下:
《學佛知津》:「 法鼓全集網路版2009 (第5輯第4冊, 頁23-24, 行13~頁24, 行16)
#8《禪的世界》十二因緣
三、十二因緣
前面分析了生命的組成,現在再談到生命的延續。
在通過這一生到另外一生的延續現象,佛經裡稱為「十二因緣」。
十二因緣是指十二個階段,又可將之分為三個時期,
即過去世、現在世及未來世。
過去世包括三個階段,無明、行、識;
現在世包含七個階段,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
未來世包含兩個階段,生、老死。
不斷地循環,便是人類生命的三世流轉。
無明、行、識,是屬於過去世,有了過去世的識蘊,便有了現在這一生的原因。
於現在世的這一生,入了胎的時候,稱為「名色」,名是精神的部分,色是物質的部分,也就是前世形成的「識」。
進入母胎時,與物質體相結合,此時稱為名與色相結合,成為胎兒。
當胎兒完成了人的形狀,具備了六根,名為「六入」。
所謂六根,即是眼、耳、鼻、舌、身、意,即是五官及身心。
此時的「意根」是精神與物質同時並存的,換言之,意根是物質體但離不開精神,僅說物質體是指神經作用,但一定有精神的部分使之作用而稱之為「意根」。
就現代的人體解剖而言,只能看到神經的部分而看不見精神的部分,而六根中的「意根」卻是一般人所看不到的,說不出的。
六根形成之後,十月滿足,便出母胎。
出生後,就會接「觸」到周圍的環境,產生感「受」苦樂、冷熱、粗細等心理作用。
然後便有如意和不如意、喜歡和不喜歡等的情緒發生,此在十二因緣中,名之為「愛」。
然後對於外境產生欣者追求、厭者抗拒的心態,就是「取」的運作了。
換言之,取是有取有捨,此種取捨的行為,加起來實際就是五蘊裡的行蘊。
在五蘊中,有了行為之後,便產生「識」,
行為的業力,在十二因緣裡便是「有」。
有了業力積聚而成的識蘊,便會到來生再去接受另一階段的生命。
而十二因緣中的「有」與「識」,
略有差別:五蘊中的「識」,一定要到下一生去;
而「有」不一定要到下一生去,此生的所作所為、所思所想,很可能在這一生中就能得到果報的反應,所以名為「有」。
有了什麼呢?有了業的果報。
如果此生不報,在未來世的多生多劫之中,終究也跑不掉。
有了此生所作的種種業力,加上昔生中所造種種業種而尚未現行受報者,便有未來世的「生」及「老死」,等待你去。
若不親證無我而了生死,便會生了又死,死後又生,頭出頭沒,永在生死苦海之中打轉翻滾!
談及因果,再舉一個故事為例說明。
【例子】我在臺灣時,遇到一位太太向我抱怨說:「師父,這個世界不公平,菩薩沒有眼睛,老天聾了耳朵!我一生沒有做壞事,可是我的兒子卻無緣無故就遇車禍死掉了。
為什麼許多人做了許多壞事,不得壞報,而我是好人,卻遭喪子的苦報?世上豈非沒有因果?」
我告訴她:「妳尚不懂佛法,佛法要講三世因果,妳今生自己認為沒有做壞事,妳就真有那般清淨善良嗎?妳能保證過去無量劫來的無量生中,從來沒有做過壞事嗎?而且妳的兒子死了,說不定也是好事。」
她感到非常驚訝,我再解釋道:「目前妳心裡覺得兒子很好,但當妳的兒子又是不孝順,又是敗家子的時候,妳可能更痛苦。
因此,兒子還沒來得及給妳做敗家子,就已經走了,豈不很好?何況,娑婆世界的環境,苦多樂少,妳兒子在此間的任務結束後,能到更好的世界投生,豈不更好?這生他做妳的兒子,你們的母子緣告一段落,他就走了,正如到妳家來服務的工人一般,工作做完了,就該走了,他要辭職,妳總不能永遠不讓他走。
若知三世因果的道理,心理才能得到紓解,不會忿恨不平,苦一輩子。」
她又問:「我下一生還能見到我兒子嗎?」
我說:「妳若欠他多的話,下一生定能見到他。不過,下一生見面,彼此都已是另外的人了。」
四、生命的主人
我們若不透過佛法來認識生命,那麼,生命的事實,只是無可奈何的一種現象,永遠在生死中流轉,周而復始。
曾有人問我:「為什麼父母要把我生出來,讓我在這世界上受苦、受難?」其實,不是父母要將我們生出來,而是自己要被生出來,若無業感果報,是不會被生出來的。
這雖不是出於自由意志,確是出於自作自受,因為由於無明煩惱,使得自己作不了主,若不修學佛法,也沒有辦法使自己得到自由與自在。
我曾遇到一個人,他的家境富裕,從小就受到很好的家庭及學校教育。可是對一般人的生活,他都沒有經歷過,因此他反而羨慕一般的人。
有一次,他對我說:「師父,我不知道我究竟是幸福、不幸福。
我的父母對我實在太好,也因此許多事情我都不會做,也不懂。
我沒有辦法像一般人那樣過一般人的生活,有時,我覺得這是生命中的無奈,我無法如一般人那樣的自由自在。」在常人想像之中,有錢人家的孩子,一定是非常滿足的,想不到還有不滿足的人,似乎比窮人家的孩子更不滿足。
由此可見,人在世上,對自己生命現象的處境,很少能感到是非常完美的。
換言之,即使一生一帆風順的人,在他們的心裡,仍有苦惱,仍感懷疑:為什麼好像孤零零地被生在這個世界上?」因此,我們在聽到佛法之後,就應該瞭解到生在世界上來,是因自己的往昔因緣所造成,不是受制於他人,也沒有被誰作弄。而能不能有辦法來改善自己、提昇生命,才是重要的課題。」
《禪的世界》:法鼓全集2005網路版 (第4輯第8冊, 頁173-177, 行06~頁177, 行08)
#9《四聖諦講記》滅諦即是從十二因緣的逆觀成就與滅觀成就
滅諦即是從十二因緣的逆觀成就與滅觀成就
若從十二因緣的順觀成就及生觀成就而言,即知苦果及苦因為何物;若由順觀及生觀轉為逆觀及滅觀成就,則出三界、離五蘊、入涅槃。
十二因緣,是指凡夫生命過程中之流轉現象,從無明開始,接著是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等十二個階段。
逆觀、順觀是什麼呢?逆觀是講無,順觀是講有。
「順觀」是說,緣無明所以有行;緣行,所以有識;緣識,所以有名色;緣名色,所以有六入;緣六入,所以有觸;緣觸,所以有受;緣受,所以有愛;緣愛,所以有取;緣取,所以有有;緣有,所以有生;緣生,所以有老死。
知道順觀之後,就曉得生死之苦是怎麼來的,生命受苦的原因是怎麼一回事。
「逆觀」是從無明觀起,因無無明,故行亦無,無行故識亦無,無識故名色無,無名色故六入亦無,無六入故觸亦無,無觸故受亦無,無受故愛亦無,無愛故取亦無,無取故有亦無,無有故生亦無,無生故老死亦無。
此順逆、生滅二觀,亦即《阿含經》所說:「此生故彼生,純大苦聚集;此滅故彼滅,純大苦聚滅。」
如何使得逆觀成就?首由無明著手。無明是沒有智慧、知見不正,所以起煩惱心造種種業。
八正道中的第一個項目是正見,乃是要以正見來指導人類,使之開啟無我的智慧,以智慧之明來破煩惱的無明,無明若滅,乃至老死也滅。生滅滅已,即證涅槃而登阿羅漢位
《四聖諦講記》:法鼓全集2005網路版 (第7輯第13冊, 頁29-30)
四聖諦與十二因緣的關係
識、名色、六入、觸、受、生、老死等七項為苦的事實,即是苦諦;
無明、行、愛、取、有等五項則為苦的原因,即是集諦;
因集諦而有苦諦,苦集二諦是為順觀,順觀是知道無明,最後才有生、老死。苦的原因就是集,由集而苦,變成了順觀,生死流轉由此而來。
滅是無明滅故行滅,行滅故識滅,以此類推,直到生滅故老死滅,這是滅諦,逆觀十二因緣就是滅諦。
如果無法以逆觀十二因緣得成就,修習八正道也能夠達成滅生死的苦。因此,逆觀十二因緣,事實上就是道滅二諦,或是滅道二諦。
《四聖諦講記》:法鼓全集2005網路版 (第7輯第13冊, 頁35, 行2~10)
#10《印度佛教史》
眾生的流轉生死,是由於十二因緣的因緣促成;眾生的身心世界,是由於五蘊的因緣假合。
離了十二因緣,沒有生死流轉;
離了五蘊假合,沒有身心世界。
生死也好,身心也好,無非是因緣所生的,暫有幻現的虛妄法。
如何勘破它?請用三法印。如何斷絕它?請修八正道。
《印度佛教史》 法鼓全集2005網路版 (第2輯第1冊, 頁51, 行06~9)
#11《學術論考II》
至於要如何修證?必須如法修行四聖諦、十二因緣、三十七道品。
四聖諦的道聖諦,即是八v正道,它的基本內容是正見、正行、正定、正智慧,也就是以佛陀本懷的正知見,作為實踐戒、定、慧三無漏學的指導方針,來清淨身、語、意的三業行為。
持戒安身,修定攝心,依空慧乃得解脫。」
《學術論考II》:法鼓全集2005網路版 (第3輯第9冊, 頁76, 行04~7)
#12《探索識界──八識規矩頌講記》
這當中的關鍵,是從斷「愛」開始
《探索識界──八識規矩頌講記》:「熏習,分成有漏種、無漏種兩個系統。
以十二因緣來看,從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這叫做「流轉」。相對的是「還滅」,無明滅故,行滅、識滅、名色滅;名色滅故,六入滅;六入滅故,觸滅;觸滅故……一直到老死滅流轉門的無明是業種,是有漏種;因為無明滅,所以有漏的種滅了。無明怎麼滅?很簡單,只要如實知道十二因緣的流轉,體證它的虛幻不實,就不會再起心行。
以我們凡夫來說,有身體就一定有觸,觸了之後,就有苦、樂受,受了以後,一定有愛。
如果心理沒有任何覺受,就算是接觸了,也無關痛癢。
六入沒有作用,也沒有分別識,就不需要行;沒有行,無明本身就沒有了。
這當中的關鍵,是從斷「愛」開始,但這其實並不簡單,必須是有大智慧的人,聽到十二因緣,而往無漏、出生死這方面熏習,那就成無漏種。當有漏的漸漸不見了,就是無漏種現行了;於是有漏種就能轉變成無漏種。
歸根究底用一句話說,就是由種識成為淨識;這個種識實際上含有有漏識、無漏識。種識的意思主要是指有漏的,既然叫做識,一定是無漏的;而成為淨識的時候,才是無漏的。
早期還沒有「把淨識轉為智」的說法;到了無著的《攝大乘論》裡才講到由阿賴耶識轉為阿陀那識,就是淨識。
在《大乘止觀法門》裡,將阿賴耶識作為一切染淨之本,叫做本識;淨識、本識、阿陀那識是同一個東西,這是從種識,也就是種子識轉變為淨識」
《探索識界—八識規矩頌講記》法鼓全集2005網路版 (第7輯第9冊, 頁27-28, 行04~14)
#13《禪的世界》五蘊用例
二、五蘊和合
佛經裡探討生命的奧祕,是由「五蘊」組合而成的。換言之,構成生命的因緣,是色、受、想、行、識等五種要素,稱為五蘊。
第一為色蘊,色不僅是顏色,而指一切有形之物質。凡有質量、有阻礙或有形式的物質體都稱為色蘊。人除了肉體之外,還有精神的部分,精神部分又分為四種,即受、想、行、識的四蘊。
而其中,受、想、行的三蘊是精神部分,最後一個識蘊,是精神與物質的行為所結合而產生的一種力量,是生死過程中一個連貫的東西,助我們延續生命,是由此生到彼生的一種力量。
此一力量便是生命現象以及生命現象之所以繼續不斷的動力,總名為識蘊。
生命由前生到這一生,再到未來生的觀念,這是佛教裡一個獨特的觀念。生命由五蘊的五個部分組成,人活著的時候,五蘊因緣和合而產生生命的現象,稱之為「活」。
死了的時候,前四蘊的色、受、想、行四種現象離開,只剩最後一種識蘊。這個識,便貫串到另外一次生命的開始,如此生死周而復始,是不間斷的,具有連續性的。
五蘊中的受、想、行三蘊,都是我們腦神經的作用及反應:
受是感覺的思,想是作一個判斷,而行是反應,指如何處理事情。
譬如:人家打我一個耳光,感覺到臉上被打得麻麻痛痛的,叫作「受」;
想想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是「想」;
而決定採取什麼行動,也打他一個耳光,或者原諒他算了,便是「行」。
挨打的時候是「受」,知道被打是「想」,要不要打回去的念頭是「行」,聚集業力並且接受果報的是「識」。
「受」
人家打我一個耳光,感覺到臉上被打得麻麻痛痛的,叫作「受」
挨打的時候是「受」
「想」
想想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是「想」
知道被打是「想」
「行」
而決定採取什麼行動,也打他一個耳光,或者原諒他算了,便是「行」
要不要打回去的念頭是「行」
「識」
聚集業力並且接受果報的是「識」
《禪的世界》法鼓全集2005網路版 (第4輯第8冊, 頁172-173, 行1~15)
#14《禪鑰》
四、因緣觀
經說,愚癡偏多的人,宜修因緣觀。
此所謂愚癡,是指不明因果法,也不信因緣法。
對於人生的生從何來死往何去,不能瞭解;醉生夢死,而又煩惱終身。
傳統的因緣觀,是觀生死流轉的三世十二因緣的過程,觀成即知生死虛妄,若知虛妄,便能及時從生死流轉而轉變成生死還滅,即是從生死獲得解脫。
依據《坐禪三昧經》卷上所說,也可分為三個階段:
(一)初習行者,當教其觀想,過去未來世的四目
「生緣老死,無明緣行。」如是思惟,不令心緣他念,若緣他念,立即令還,續觀:生緣老死,無明緣行。
此是十二因緣中過去世及未來世的四目。
即是觀想:人既有生,必將有老死,因有無明,必將有心意的行為,而帶動身口的行為。
此處的「緣」,是指關係、原因、要素的意思,即是由於有了「生」的關係,「便是有了老死的原因,「生」也就是「老死」的要素。若要無「老死」,先當無「生」。
同樣的,「無明」是「行」的原因,由於有了「無明」的關係,所以一定會有「行」的結果。若希望無「行」,先當無「無明」。
生及老死是過去生的行為結果,若盼今生無生、無老死,先當沒有過去世的行為,而其行為的產生,是因無明而來,無明是無始以來就已有了的煩惱之根本。
若知無明是由夢想顛倒而有,本無實體,即是如空的實相現前,即是無我的智慧現前,無明頓時消失。
若無無明,即無行,無行即無生,無生即無老死。若能如此觀成,便能返愚癡而為智慧了。
(二) 已習行者,初階段觀成後,當教其觀想,現在世的八目
「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如是思惟,不令外念,若外念諸緣,即攝之令還,繼續觀想,反覆觀想如上八目。
此是十二因緣現在世的八目。
此即是說,由於有了過去世的「行」為,便以行為而結集成為生命流轉的主體;稱之謂「識」。有了識的關係,便入胎成為胎兒,胎兒的形成是由精神及物質的結合,精神稱為「名」,物質稱為「色」,故當胎兒初成,稱為「名色」。
胎兒成形出生之時,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已經具足,由此六根門戶,可以接受六塵的事物,而產生煩惱,故名為「六入」。
出生之後,用身體接觸到世界的事物現象,名之為「觸」。
有了接觸,即有感「受」,有了感「受」,便對欣喜者產生「愛」著,有了愛著,便有追求的爭「取」了。有了取(及捨)的行為,便有了未來的果報之因,名之為「有」。於是生死流轉,受苦受難。
若不希望未來再有生及老死的果報,最好便是現在生中不要有「取捨」的執著,若要無取無捨,先當對於所受的不起愛著,若盼不起愛著,先當不要執著苦樂諸受。
若想不執著苦樂諸受,最好沒有六根與六塵的相互接觸。若想根塵無觸,先當不用六根。
若想六根無用,先當名色不現。若盼名色不現,先當沒有過去世的「業識」積聚。
若盼沒有過去世的業識積聚,先當沒有過去世的行為造作。
若作如此觀想成功,即會明確地知道,人生的生從何來、死往何去了。
(三)久習行者,當教觀想,三世十二因緣
「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可見,
初習因緣觀者,觀十二支中的過去世的生死流轉與未來世的生死還滅;
已習因緣觀者,但觀十二支中現在世的生死流轉與生死還滅;
久習因緣觀者,則通觀三世十二支因緣段落的生死流轉及生死還滅。
若對三世十二因緣的過程及其每一段落的功能,都了然於心,作此因緣觀時也不困難,難是難在常人較無法專注來作連續的次第觀想。
所以在修習因緣觀時,若發現心念別緣他境,隨時要回到方法上來。
三世十二因緣的罪魁禍首是「無明」,對於解脫者而言,無明已明,故為智者,身為凡夫,則尚未明,故稱無明,故一切不知生死中事,乃是可憐憫者,因由無明,能造後世果報而有生死。
癡人不知生死起於無明,無明是從生死之間的造業受報而存續,一旦不造生死業,無明及業中斷,生死亦了。
佛說所謂癡人有兩種類型:
一如牛羊無知,
二是外道邪見。因緣觀能對治如此的二類癡病。」
《禪鑰》法鼓全集2005網路版 (第4輯第10冊, 頁35-37, 行01~頁37, 行01)
#15《聖嚴法師教觀音法門》
二、從時間上分析
從時間上來分析。
空間上構成的「我」,名為「十八界」;時間上構成的我,名為「十二因緣」。五蘊事實上便是涵納著時間與空間的整體。
十二因緣具有兩種解釋:一種從當生當下,這一生就是十二因緣的過渡,就是十二因緣一個階段接續一個階段的起承轉合。
一種就是從無始的過去,乃至於無終的未來,只要生命未能解脫,十二因緣便恆續流轉,推動生死輪迴之輪。
倘若證得解脫,過去是無始,未來卻是可終的。
無始而有終,這是苦難的有情於修行的過程中所追尋的目標、層次與進階-因個人的修行而不同,但將持續著直至解脫為止;無論是小乘的解脫或大乘的解脫。
從時間上看我們的生命,最為大家所熟悉的,莫過於「三世」的說法。
三世含括三類定義,即過去三世、現生三世、未來三世。
過去三世,指累劫累世以來,一次次的過去生與過去世。
現生三世,指現在這一階段,今天、昨天、明天是三世。
現下一念、前一念、後一念,也是三世。現在此生、過去一生、未來一生,也形成三世。
未來三世,即指未來到死,死而又生,於未來際的無量生死與無量輪迴。
無論是哪一種,輾轉三世,都不離於十二個因緣的流變與輪迴。
我們便從最切身的現生三世談起。
十二個因緣,即「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憂悲苦惱」。也就是「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十二個項目。
我們是從生命的「入胎」開始,為什麼而入胎呢?是由無始的無明煩惱,形成第八識,第七識便將之視為「自我的本體」而引發妄想的變動與連續,這即是「無明緣行」。
牢執八識的「無明」,而於微細識中產生「我」、「我在」的執取。此微細識相續流動、愈積愈強,則衍為更粗、更鮮明、具體的六識,便是「行緣識」。
如何具體投射,實踐一個今世的「我」呢?則是「投胎」,具現具體的「名色」,具體的「身與心」。「名」指精神、心理的部分;「色」即是肉體、物質的部分。「識至名色」指的是父母的精卵結合,正於渾沌朦朧中,緩緩孕育,架構一團血肉,更進而漸漸呈現出一個更晰明的身、心的過程。胎兒於此中略略具備了「人」的模樣、形狀與質素。
更進一步,則發展出眼、耳、鼻、舌、身、意等「六入」,更完整齊備地呈顯一個具體人類的小宇宙-具有完整的五官、肢體,以及頭腦、意識、思維的運作。
「六入」是人類身心通向外界的窗口。缺乏六入,即無法實踐「成為人」或「生為人」的生命意志。
「觸」,傳統的解釋,認為自胎兒誕生開始,經由「六入」,眼、耳、鼻、舌、身、意的相對、相接,而產生「觸」,產生接觸、觸知、觸覺。經由「觸」產生「受」,有了各種苦受、樂受、好受、壞受,種種滋味,種種況味……,於中,又產生了「愛」。
這裡,「愛」一字涵蓋了兩面的意思:一面是喜歡,可意、可愛的;相對的一面則是不喜歡、不可意,想排斥、拒絕、丟棄的。
「愛」下面則是「取」,兩者其實是前後的關係。一旦有了「愛」,有了悅愛與憎惡,便有了「取捨」與「執取」-執念著想「取」得自己所愛、所悅、所以為好的;相對的,對於不愛、不喜悅、不適意地,即想排斥、打壓和捨棄。
「愛」與「取」兩者的階段非常流長,縱貫生命的所有階段、每一面相。
從出生懂得肚子餓,要吃要喝,以及希望追求,希望獲得開始,一直到死亡為止,我們皆處於這樣的境界裡:愛的,就去取;不愛的,趕快丟!經常不斷在這種狀況下。
「愛」就變成「貪」,貪得無饜、求索不止。不愛的呢?就想丟掉,丟不掉就恨;取不到、愛不到就恨。種種煩惱於是蔓衍、燒灼。
前述提到,傳統的說法認為「觸」在嬰兒出生以後才發生。
但是,現代科學卻進一步指出,在結胎時期,胎兒五、六個月大時,便有了聽覺、觸覺,也能吞嚥-將羊水吞進去又排出來。
因此,「六入緣觸」這一部分,在胎兒逐漸具足眼、耳、鼻、舌、身、意的過程,「觸」已經隨著官能的具顯逐步發生。但是,更清楚的「觸」以及後面的「受」、「愛」、「取」,則在出生以後才完整呈現。
我們不難看到其中強烈的作用:例如嬰兒出生不久,即希望拿東西往嘴裡塞。我們總是這樣重複著,即便長大以後,也不斷地愛取,不斷地希望將所愛、所欲的,統統放入一己嘴裡。然而,由於禮貌、道德、社會、文化、法律……,種種因素的制約,我們無能如斯猖狂,見什麼都要愛、要取,也因而不能完全順意而為。
但人們的內心深處卻總還是這個樣子,總希望多得一點、多得一點-尤其之於一己所愛悅、戀執的事物。
因為有愛、有取,人類的生命過程中便造了種種行為、種種的業。而不住的愛取、不住造業的原因,都緣於「有」-緣於我們將自我的身心、乃至於器世間的一切都視為「具體的存在」、視為實存的「有」。
由於誤認為真實,以致牢牢執取,不肯放下,便任由愛取,埋首造業。業力的種子又埋藏於第八識「阿賴耶識」中,七識於微細的流轉識中依然將「業識的種子」視為「真實有」,以為「有我」、「我在」;於是,又將具胎成形,投入下一生了。
下一生的一旦出生,則又難免於老死憂悲苦惱。
十二因緣如是運轉不歇,鋪蓋了一世一世的無明愛取,以及一世一世的死生輪迴。
因之,佛家要說,三界最難突破的「見惑」(見解的迷惑)及「思惑」(貪瞋等煩惱),即是在十二因緣的時間長流中,不斷地因惑而造業,因造生死業而感生死果報,便是「有」-因為視業報體的自我及身心、世界為實有,便構成見思二惑,便造生死之業,便感生死果報。
這就是十二因緣的三世循環生死流轉。
04-13《聖嚴法師教觀音法門》p. 86-90
#16《拈花微笑》三世因果、十二因緣、與「苦集」二諦的關係
佛法的基礎原則,稱為「苦集滅道」的四聖諦,若不知四諦法,永不出生死,若能畏生死的「苦」果,必須先斷造業的「集」因,並且修行八正「道」,始有消「滅」這生死苦果的可能。
可見四諦中的「苦集」二諦,便是生死法,「滅道」二諦,是解脫法。
生死的形成,起於十二因緣;十二因緣不出生死的範圍,而且貫串過去、現在、未來的三世,此無始以來的三世關係,即是「苦集」二諦的周而復始。
現在將三世因果、十二因緣、與「苦集」二諦的關係列表如下。(表見下頁)
十二因緣法,又名「十二緣起法」,即是以十二種因素過程的連結循環,而起生死的現象。
此在《雜阿含經》卷一二第二九九經有云:「佛告比丘:緣起法者,非我(佛)所作,亦非餘人作。
然彼如來出世及未出世,法界常住,彼如來自覺此法,成等正覺,為諸眾生,分別演說,開發顯示,所謂『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謂緣『無明』『行』,乃至純大苦聚集;『無明』滅故『行』滅,乃至純大苦聚滅。」(《大正藏》卷二.八五頁中)
若要詳釋這段經文,可以寫成一本厚厚的書。簡略地說,佛未創造十二因緣,任何人或者上帝,均無能創造;佛之成為大覺世尊,只是自己覺悟到了十二因緣,所以要給一切眾生開示顯明十二因緣的道理。
由於十二因緣的依次順緣,如「無明」緣「行」,結果有「生」與「老死」的循環不已,稱為「純大苦聚集」;「集」是過去世的「無明」緣「行」,以及現在世的「愛、取、有」;「大苦」是現在世的「識」、「名色」、「六入」、「觸」、「受」,以及未來世的「生」及「老死」,因果交替,便成了無邊的苦海。
只要滅除了無始的「無明」,便可依次滅除「行」,乃至亦滅除「生」與「老死」的現象,稱「純大苦聚滅」。
如何滅苦,端靠修行八正道。這是根本佛法所說的「生死流轉」及「生死還滅」的精義所在。
十二緣起中第二項的「行」,即是因無明煩惱而起身、口、意的三類行為動作,由此行為動作,即造種種業,由於造了業因,即會受到果報,此即形成生死的連續不已。
可是,身、口、意的三類行為動作,既是行動,便非恆有,不過是一時的暫現,所以是無常的。
十二因緣的活動是起滅無常的,由十二因緣形成的生死現象,當然也是起滅無常的,因此,若能由起滅而成不起不滅,便是超脫生死苦海的涅槃(寂滅)境界了。
故在《大般涅槃經》卷下,佛告諸比丘云:「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接著又說:「汝等當知,一切諸行,皆悉無常,我今雖是金剛之體,亦復不免無常所遷。生死之中,極為可畏,汝等宜應勤行精進,速求離此生死火坑,此則是我最後教也。」(《大正藏》卷一.二○四頁下)前面的四句,稱為〈諸行無常偈〉,又名為〈雪山偈〉。
意思是:依因緣所生的諸種現象,都不能逃出無常的律則,就是成佛之後的釋迦世尊,雖證金剛不壞的法體,他的由父母(因緣)所生的肉體,也無從超出無常變遷乃至死亡的界限,若不速求出離生死,那就太可怕了。
因此,生死界中的任何現象,既然都從因緣而有起滅,故被統一稱為「生滅法」。不過,佛法雖以生滅法概括心、身、世界的一切現象,生死的主體和主人,乃是心法。
《俱舍論》及《中觀論》詳釋生滅義,《大乘起信論》直明生滅心,目的都是為了有助於眾生達成不生不滅的出離生死。小乘聖者,為了脫生死,求取出離三界;大乘聖者,則但求心得自在,便是出離了生死苦海。04-05《拈花微笑》p. 0195
#17《禪與悟》十二因緣
佛法雖說出世間,其實都是藉世間法來說明出世間法,真正的出世間法是無法可說的;因此,世間法如果由佛說來就成了佛法。
那麼佛法是什麼呢?它的基本原則就是因果法和因緣法,而因果和因緣是永不相離,實則相成的。
從因到果的前後關係是為時間相,現象彼此之間的賓主關係是為空間相;不論是時間的前後關係或空間的彼此關係,都屬於因緣法。
所謂因緣就是有賓有主、互為賓主;主體的因只有一個,客觀的緣可多可少,而因和緣之間可互相變更它們的賓主關係,因此因緣不離因果,因果也不離因緣。
一般所知的因緣,只是指空間位置的相互關係,例如眾緣所成,即是以許多因素相加而促成某一現象的發生。
事實上佛教的對象是人而非物,所以最早所講的因緣,倒不是空間物質現象的彼此關係,而是指生與死的前後關係,把過去、現在、未來,以及無量的過去和無量的未來,稱為無窮的三世。
人在此三世之間,基本上有十二種現象,稱為三世十二因緣,亦即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
前面兩種屬過去世,其次八種屬現在世,最後兩種屬未來世。
未來世的生和老死含有現在世的八個內容,過去世的無明和行,也含有現在世的八個內容。
緣過去而有現在,緣現在而有未來;亦即由於過去的關係所以有現在,由於有現在的關係,所以有未來。
再進一步闡述即是:由於「無明」,所以有「行」;由於有「行」,所以有「識」;由於有「識」,所以有「名色」;由於有「名色」,所以有「六入」……;乃至有「有」,就有「生」,就有「老死」。
如果繼續下去,就成為三世流轉、循環不已、生死無盡。相反地,若無「無明」,即無「行」;若無「行」,即無「識」;若無「識」,即無「名色」;若無「名色」,即無「六入」……;乃至無「生」,即無「老死」,那就是解脫三世的因果而出世間,也就是超越時間和空間的範圍。要達到超越,需有修行方法,容後再論。
04-06《禪與悟》p. 0244-245
#18《禪的世界》生命與時空
二、五蘊和合
佛經裡探討生命的奧祕,是由「五蘊」組合而成的。換言之,構成生命的因緣,是色、受、想、行、識等五種要素,稱為五蘊。
第一為色蘊,色不僅是顏色,而指一切有形之物質。凡有質量、有阻礙或有形式的物質體都稱為色蘊。
人除了肉體之外,還有精神的部分,精神部分又分為四種,即受、想、行、識的四蘊。
而其中,受、想、行的三蘊是精神部分,最後一個識蘊,是精神與物質的行為所結合而產生的一種力量,是生死過程中一個連貫的東西,助我們延續生命,是由此生到彼生的一種力量。
此一力量便是生命現象以及生命現象之所以繼續不斷的動力,總名為識蘊。
生命由前生到這一生,再到未來生的觀念,這是佛教裡一個獨特的觀念。生命由五蘊的五個部分組成,人活著的時候,五蘊因緣和合而產生生命的現象,稱之為「活」。
死了的時候,前四蘊的色、受、想、行四種現象離開,只剩最後一種識蘊。
這個識,便貫串到另外一次生命的開始,如此生死周而復始,是不間斷的,具有連續性的。
五蘊中的受、想、行三蘊,都是我們腦神經的作用及反應:受是感覺的意思,想是作一個判斷,而行是反應,指如何處理事情。
譬如:人家打我一個耳光,感覺到臉上被打得麻麻痛痛的,叫作「受」;想想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是「想」;而決定採取什麼行動,也打他一個耳光,或者原諒他算了,便是「行」。
挨打的時候是「受」,知道被打是「想」,要不要打回去的念頭是「行」,聚集業力並且接受果報的是「識」。
三、十二因緣
前面分析了生命的組成,現在再談到生命的延續。在通過這一生到另外一生的延續現象,佛經裡稱為「十二因緣」。
十二因緣是指十二個階段,又可將之分為三個時期,即過去世、現在世及未來世。過去世包括三個階段,無明、行、識;現在世包含七個階段,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未來世包含兩個階段,生、老死。
不斷地循環,便是人類生命的三世流轉。
無明、行、識,是屬於過去世,有了過去世的識蘊,便有了現在這一生的原因。於現在世的這一生,入了胎的時候,稱為「名色」,名是精神的部分,色是物質的部分,也就是前世形成的「識」。
進入母胎時,與物質體相結合,此時稱為名與色相結合,成為胎兒。當胎兒完成了人的形狀,具備了六根,名為「六入」。
所謂六根,即是眼、耳、鼻、舌、身、意,即是五官及身心。
此時的「意根」是精神與物質同時並存的,換言之,意根是物質體但離不開精神,僅說物質體是指神經作用,但一定有精神的部分使之作用而稱之為「意根」。
就現代的人體解剖而言,只能看到神經的部分而看不見精神的部分,而六根中的「意根」卻是一般人所看不到的,說不出的。
六根形成之後,十月滿足,便出母胎。出生後,就會接「觸」到周圍的環境,產生感「受」苦樂、冷熱、粗細等心理作用。
然後便有如意和不如意、喜歡和不喜歡等的情緒發生,此在十二因緣中,名之為「愛」。
然後對於外境產生欣者追求、厭者抗拒的心態,就是「取」的運作了。
換言之,取是有取有捨,此種取捨的行為,加起來實際就是五蘊裡的行蘊。
在五蘊中,有了行為之後,便產生「識」,行為的業力,在十二因緣裡便是「有」。
有了業力積聚而成的識蘊,便會到來生再去接受另一階段的生命。
而十二因緣中的「有」與「識」,略有差別:五蘊中的「識」,一定要到下一生去;而「有」不一定要到下一生去,此生的所作所為、所思所想,很可能在這一生中就能得到果報的反應,所以名為「有」。
有了什麼呢?有了業的果報。如果此生不報,在未來世的多生多劫之中,終究也跑不掉。
有了此生所作的種種業力,加上往昔生中所造種種業種而尚未現行受報者,便有未來世的「生」及「老死」,等待你去。若不親證無我而了生死,便會生了又死,死後又生,頭出頭沒,永在生死苦海之中打轉翻滾
❇✺卍✺❇
演穩 恭敬合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