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9年4月24日 星期三

[電影]弘一大師傳









班導師所說的弘一大師傳
本片榮獲第七屆「夏衍電影文學獎」
弘一大師悲欣交集的人生歷程.一部完美的生命史詩
https://youtu.be/torv0MTTrkM





父親李世珍是清同治四年進士,官任吏部主事,又是天津大鹽商,還兼營銀號,家財萬貫。李叔同為其三姨太所生。李叔同五歲喪父。1898年他到上海,參與「上海書畫公會」、「滬學會」,曾就讀於南洋公學(交通大學前身)。1905年東渡日本,留學於東京美術學校和音樂學校(東京藝術大學前身),專攻西洋繪畫和音樂。1906年與同學曾孝谷創辦業餘話劇團體「春柳社」,演出《茶花女》,開中國話劇之先河。1910年攜日本妻子福基回國,福基是李叔同的庶妻,李叔同日本房東的女兒。當年,也是第一個願意給李叔同做裸體模特的女人。之後他任天津北洋高等工業學堂直隸模範工業學堂教員。翌年任上海城東女子學校音樂教員。1912年任浙江省立第一師範學校音樂、美術教師。1915年應江謙之聘,執教於南京高等師範學校(後改為國立東南大學中央大學南京大學),教授圖畫、音樂;兼教於浙江兩級師範。
1918年於杭州虎跑寺剃度出家,吃素念佛,弘揚律宗,著有《南山律在家備覽》。出家後的弘一法師,在藝術方面,只保留了書法。其書法質樸無華,獨具一格。他的日本妻子福基在他出家之後回到日本,後不知所蹤[1]


在中國近百年文化發展史中,弘一大師李叔同是學術界公認的通才和奇才,作為中國新文化運動的先驅者,他最早將西方油畫、鋼琴、話劇等引入中國,且以擅書法、工詩詞、通丹青、達音律、精金石、善演藝而馳名於世。[1]
「二十文章驚海內」的大師,集詩、詞、書畫、篆刻、音樂、戲劇、文學於一身。其書法「樸拙圓滿,渾若天成」。他是向中國傳播西方音樂的先驅者,所填詞命名的《送別歌》,來自十九世紀西方傳統曲目,歷經一百多年傳唱經久不衰,使這首幾近隕落約翰·P·奧德威的歌曲成為經典名曲。他1913年作曲作詞的《春遊》是突破中國音樂單聲部的第一部多聲部音樂作品,成為標誌著中國音樂傳統與現代分水嶺的經典曲目。
同時,他也是中國第一個開創人體寫生、引進西方美術、音樂現代教育方法的藝術教育家,先後培養出了著名畫家豐子愷潘天壽、音樂家劉質平、吳夢非等。他後期生涯對佛教做出巨大貢獻,尤其是使佛教律宗從絕學臻於顯學,撰寫著作《四分律比丘戒相表記》、《南山律在家備覽》,並躬行實踐,成為恪守佛門「三千威儀,八萬細行」的典範,被佛門弟子奉為中興南山律宗第11代世祖。[2]
來源:維基百科

三寶歌,又稱三皈依歌, 是由弘一法師作曲、太虛法師作詞的佛教歌曲。通常流傳的說法,該歌創作於1930年,但也有證據顯示1929年時詞、曲即已經完成[1]。這首歌最初是」泉州慈兒院「兒童早晚禮佛時的讚歌,後刊載於當時的佛教刊物《海潮音》而得到更廣泛的流傳,在現代更作為中國佛教界的教歌。法尊法師把歌詞譯成藏文使其傳入康藏地區,塵空法師作《三寶歌廣釋》,對歌詞內容和佛教術語作了解釋[

歌詞分三段,分別讚嘆佛、法、僧三寶
人天長夜,宇宙黮暗,誰啟以光明? 三界火宅,眾苦煎迫,誰濟以安寧? 大悲大智大雄力,南無佛陀耶! 昭朗萬有,衽席群生,功德莫能名。 今乃知,唯此是,真正皈依處。 盡形壽,獻身命,信受勤奉行。
二諦總持,三學增上,恢恢法界身; 淨德既圓,染患斯寂,蕩蕩涅槃城! 眾緣性空唯識現,南無達摩耶! 理無不彰,蔽無不解,煥乎其大明。 今乃知,唯此是,真正皈依處。 盡形壽,獻身命,信受勤奉行。
依淨律儀,成妙和合,靈山遺芳型; 修行證果,弘法利世,焰續佛燈明。 三乘聖賢何濟濟,南無僧伽耶! 統理大眾,一切無礙,住持正法城。 今乃知,唯此是,真正皈依處。 盡形壽,獻身命,信受勤奉行。

-----------------------

❇✺卍✺❇ 演穩 恭敬合十

2019年4月22日 星期一

供養與結齋




◎供養


˙供養清淨法身毗盧那佛!


 圓滿報身盧舍那佛!


 千百億化身釋迦牟尼佛!


 極樂世界阿彌陀佛!


 當來下生彌勒尊佛!


 十方三世一切諸佛!


 大智文殊師利菩薩!


 大行普賢菩薩!


 大悲觀音菩薩!


 大願地藏王菩薩!


 諸尊菩薩摩訶薩!


 摩訶般若波羅密!
◎早齋


˙粥有十利,饒益行人;


 果報無邊,究竟常樂。





◎午齋


˙三德六味,供佛及僧;


 法界有情,普同供養;


 若飯食時,當願眾生:


 憚悅為食、法喜充滿!





◎結齋


˙薩哆喃.三藐三菩陀.


 俱胝喃.怛姪他.唵.


 折?主隸準提.娑婆訶。





˙所謂布施者,必獲其利益,


 若為樂故施,後必得安樂!


˙飯食(供養)已訖,當願眾生:


 所作皆辦,具諸佛法!




簡易供養偈:

供養佛 供養法 供養僧 供養一切眾生
 
眾生無邊誓願度 
煩惱無盡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供養已訖 當願眾生 所作皆辦    具諸佛法


********

開始時,先用三口飯,
第一口默念[ 願斷一切惡 ]
第二口默念[ 願修一切善 ]
第三口默念[ 誓度一切眾生 ] 

又,僧人戒律還要默想食存五觀 ],即,受供用齋時,五種觀想:
計功多少,量彼來處
忖己德行,全缺應供
防心離過,貪等為宗
正事良藥,為療形枯
為成道故,應受此食

為什麼要供養佛法僧三寶呢?因為在浮沉生死的冥冥大夜中,須仰賴三寶為明燈,以般若智慧照亮心性的大道;在流轉六道的滔滔苦海中,須依循三寶為舟航,修福修慧,究竟離苦得樂。因此景仰三寶、感恩三寶、並以三寶為人間最大福田,發恭敬心、菩提心而至心供養。


為什麼要供養一切法界眾生?因為人生在世,事事皆以因緣和合方得成就,食衣住行,無一不是藉眾生之力方得圓滿,所謂「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是也,所以發感恩心而供養。而我今雖衣食飽暖,世上卻有無數饑童餓殍,乃至廣大惡道眾生受罪無限,人溺己溺,人饑己饑,因此發廣大心、慈悲心至心供養。 

然而最高、最究竟的供養是[ 法供養 ],亦即令之成就佛法智慧解脫的因緣。除了飲食供養,眾生更需要修行佛法,解脫煩惱。因此,結齋時默誦:飯食已訖,當願眾生,所作皆辦,具足佛法。



❇✺卍✺❇ 演穩 恭敬合十

2019年4月15日 星期一

佛來佛斬,魔來魔斬?金剛王寶劍、斷一切煩惱






金剛王寶劍的作用是「佛來佛斬,魔來魔斬」。
此處所說的「佛」是好境界、好現象或好念頭;
「魔」則是指不好的境界、不好的現象,以及不好的念頭。

無論遇到身心、環境的任何狀況,都要提起一句話頭,斬斷所有一切好的和壞的狀況。

一般人通常會執著身體,叫做「身見」,另一種是執著和身體相關的事物,乃至於觀念、名位、經驗等,所以禪宗的祖師們發明話頭,要以話頭將所有執著心趕盡殺絕。
話頭是金剛王寶劍,這把寶劍是在有散亂心、煩惱心出現的時候用,並且在開悟之前用,開悟之後繼續用。

------------------------------------------

摘錄自《聖嚴法師教話頭禪》
話頭是什麼?——「金剛王寶劍」威力驚人(上)

文/聖嚴法師

話頭禪的旨趣——金剛王寶劍、斷一切煩惱

話頭禪的修行,是以一句話頭來達成下列目的:

第一、話頭能治散亂與除昏沉;

第二、話頭能使我們的心集中、安定;

第三、話頭能使我們的心統一和入定;

第四、話頭能使我們開悟。

話頭又被稱為「不死之藥」、「甘露」或是「金剛王寶劍」。

金剛已是非常堅固,金剛王更是金剛之中最好的

所以金剛王寶劍是寶劍之中最鋒利的,能破除一切堅硬的物體,而不被任何東西所破。

金剛王寶劍的作用是「佛來佛斬,魔來魔斬」。
此處所說的「佛」,指的是好境界、好現象或好念頭;
「魔」則是指不好的境界、不好的現象,以及不好的念頭。
心中有好境界、好現象,要提話頭;
心中生起雜念、妄想、煩惱、衝突,或是身體出現任何障礙,也要提話頭。

無論遇到身心、環境的任何狀況,都要提起一句話頭,斬斷所有一切好的和壞的狀況。
金剛王寶劍不僅能將妄想、雜念一掃而盡,還能摧破煩惱魔、生死魔、五蘊魔或天魔等一切魔障,如此強大的威力,若是不知運用,實在很可惜。

禪宗有一則公案說:文殊菩薩曾經拿著寶劍要追殺釋迦牟尼佛。

諸位也許會想,菩薩是要造反了嗎?

不是!這則公案寓意著眾生的愚癡。

有些人修行修得相當執著,常常希望能見到、聽到佛菩薩的顯現,或是能得到神祕經驗、感應,這都是一種執著的心態。

煩惱是一種執著,貪戀生死是一種執著

將佛菩薩、神祕感應當作冀求的對象,也是一種執著。

文殊菩薩是智慧的象徵,「文殊殺佛」是譬喻以智慧寶劍斷除一切執著,因此禪宗祖師們才會說:「逢佛殺佛,逢魔殺魔。」
將魔和佛一起殺,心中無一絲罣礙,才是真正的不執著,否則無論執著什麼,都是一種煩惱心。

《維摩經》說:「不著佛求,不著法求,不著眾(僧)求。」意即不求佛、不求法、不求僧,智慧才能真正現前,才是真的運用禪法。

在臨濟宗義玄禪師的《臨濟錄》裡也說︰「逢著便殺。」這個「著」是執著的著。

有人會覺得似乎祖師們的殺心很重,怎麼見到什麼就殺什麼,殺氣騰騰滿可怕的。

其實,這都是要修行者決心放下一切,不執著任何一樣東西,真智慧才會現前。

一般人通常會執著哪些東西?

一種是執著身體,叫做「身見」,另一種是執著和身體相關的事物,乃至於觀念、名位、經驗等,所以禪宗的祖師們發明話頭,要以話頭將所有執著心趕盡殺絕;
若是捨不得殺、捨不得趕,將是個煩惱鬼,會為四種魔所困擾

其中,遭受天魔困擾的人,就是因為心中有執著。

有些人能放下一切,但卻相當執著於自己的修行經驗,並且自信滿滿地認為自己修得很好,這種人雖然信心堅固,慢心卻也同樣堅固。會執著自己的經驗,就是因為沒有處理自我的魔障。

話頭是金剛王寶劍,這把寶劍是在有散亂心、煩惱心出現的時候用,並且在開悟之前用,開悟之後繼續用。

為什麼開悟之後仍然要用?

若是開悟之後執著自己的悟,就成了執迷不悟,所以悟後仍然需要繼續用話頭,這是「保任」。
悟前悟後都能用,所以話頭是一種非常好、非常乾淨俐落,而無一絲牽掛的禪修方法。




❇✺卍✺❇ 演穩 恭敬合十

2019年4月14日 星期日

佛教「四攝法」裡所說的「同事」


  1. 佛教「四攝法」裡所說的「同事」,雖然和一般所說的同事有點相通,但並不完全相同。佛法說的「同事」是讓自己先認同於對方,使對方容易接受自己,然後再漸漸轉化他,讓他得到佛法的利益,也能離苦得樂。日本的道元禪師把「同事」做這樣解釋:「初使自己同於他,後則使他同於自己。」所謂同事,是將自己融入於他所處的社會,但是並不隨著社會的感染而消失了自己。融入社會的目的,是為了領導社會、感化社會,隨著社會的需要改變自己,而成為社會所需要的人。

----------------------------------------------------------
摘錄自《從心溝通》同事──有願者同行
文/聖嚴法師 圖/常豫

「同事」一般是指在同一個公司或團體裡共事的人,他們或者做相同的工作,或者分屬不同部門,但只要是為了同一項任務而工作,都可以稱為同事。

佛教「四攝法」裡所說的「同事」,雖然和一般所說的同事有點相通,但並不完全相同。佛法說的「同事」是讓自己先認同於對方,使對方容易接受自己,然後再漸漸轉化他,讓他得到佛法的利益,也能離苦得樂。在兩部非常重要的佛經:《法華經》和《華嚴經》裡,有幾個故事,分別說明了「同事」的意義。

《法華經》的故事是說:有一位父親很有錢,但他的兒子從小就走失了,最後淪落成街頭小乞丐,完全不知道自己有個有錢的爸爸。

有一天,這個孩子要飯要到他爸爸家裡,他站在大門外說:「有錢的人哪!能不能給我一點錢或是一點飯?」由於這個孩子從小臉上就有記號,他爸爸一看就知道這是自己的兒子,連忙派人去喚他進門。想不到小乞丐一聽,以為有錢人要懲罰他,害怕得拔腿就跑,一溜煙就不見了。

於是他爸爸想了一個辦法,派了一個長得不怎麼好看的人,扮成乞丐的樣子,拿著破碗去找兒子小乞丐,和他一起行乞。當兩人漸漸成為相依為命的好朋友之後,這個人才把小乞丐帶往有錢人家。

這時候他的爸爸特別派人站在門口等他們,假裝同情他們說:「你們兩個好窮、好可憐,不如替我們做一些雜工,就不用四處流浪了。」小乞丐覺得這個主意很好,就從最底層的雜工做起,他爸爸派到他身邊的那個家人,就陪著他一起工作,小乞丐憑藉著自己的努力,最後陞任為總管。

此時他的爸爸已經快要死了,才終於和小乞丐相認:「其實你是我從小就走失的兒子啊!現在我就要死了,又沒有其他的繼承人,所以我所擁有的一切都是你的。」因為小乞丐已經做到總管,他的心力、能力與膽識已足以接掌父親龐大的家業,再加上多年來所培養的信任,讓他相信父親說的話,而願意認祖歸宗。

另外,《法華經‧普門品》裡的觀世音菩薩,也是標準「同事」的例子。經文中說到觀世音菩薩有三十三種化身,例如,如果被度化的對象是兒童,他就化身為兒童;被度化的對象是婦女,他就化身為婦女。觀世音菩薩化身為各種樣貌,目的就是為了接近、教化各式各樣的人,讓他們自然而然接受佛法,並且和觀世音菩薩生活得一樣好、一樣自在。

在《華嚴經》「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的故事中,有很多位大菩薩也都顯現了各式各樣的身分:有的是法官、有的是工程師,有的甚至身處青樓。這些菩薩化身為不同的身分,目的都是為了度化具有不同喜好、不同性格的眾生。

日本的道元禪師把「同事」做這樣解釋:「初使自己同於他,後則使他同於自己。」所謂同事,是將自己融入於他所處的社會,但是並不隨著社會的感染而消失了自己。融入社會的目的,是為了領導社會、感化社會,隨著社會的需要改變自己,而成為社會所需要的人。



❇✺卍✺❇ 演穩 恭敬合十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