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8年6月29日 星期五

人間佛教 / 太虛大師簡介




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

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現實。
  
這是中國佛教近代史上傾畢生心血致力於「人生佛學」、「人間佛教」與「人間淨土」之實現的太虛大師,於民國廿七年(紀元一九三八年)五十歲生日時所透露的心語。
 縱觀清末民初的教內外情勢,滿懷宏法利生熱忱的太虛大師,除了積極倡導「人間佛教」的理念外,更大聲疾呼革新僧伽制度、整頓僧伽教育,並親身參與世界性佛教合作事宜的拓展,以期完成「覺世覺人的佛化運動」。 
從七百萬字的《太虛大師全書》,我們不得不再三歎服大師為護國護教、濟世利群所展現的前瞻性智慧與過人的膽識! 
而從大師自言:「少壯的我,曾有撥一代之亂,而致全世界於治的雄圖,期以人的菩薩心行(無我、大悲、六度、十善),造成人間淨土。」
 我們則不難窺知:大師蓋世的功業,實奠基於「不忍眾生苦、不忍聖教衰」的廣大悲心與堅固行願上。





太虛大師簡介

 

光緒十五年(紀元一八八九年)農曆十二月十八日,師誕生於浙江海寧縣長安鎮,俗姓呂,乳名淦森。父親呂公駿發,原是浙江石門(今崇德縣)貧苦農家子弟,十多歲到長安縣,從泥水工巨擘張其仁學藝;數年後入贅張家(時為光緒十五年春)。
不幸,父親在婚後第二年秋病故;母親張氏時年十七,於守寡四年後,奉母命再嫁他鄉。自此,師改由道、佛兼奉的外祖母周氏撫養。
師十歲前後,曾跟隨外祖母,朝禮九華山與普陀山,並因此結下日後投蘇州小九華寺出家的宿緣。

師十六歲出家前,只斷斷續續在舅父張子綱所主持的蒙館受學,然從光緒卅年(紀元一九零四年)出家,至光緒卅三年(紀元一九零七年)前後三年期間,卻在浙江名剎天童寺,受到完整的傳統叢林教育;由於師「少年聰敏,有志進修」,遂得到名師的特別器重與苦心栽培,「如參禪方面,有八指頭陀寄禪(紀元一八五二至一九一二年)的指引。
在佛學的啟蒙上,有歧昌、道階法師(紀元一八六六至一九三二年)的照顧」。
復由於師有機緣從容優遊於三藏十二部經典,其佛學根柢,因而得以深固。
故謂此修學時期為師「日後能夠融會貫通大小乘諸論,進而旁攝、會通世間學問的重要階段」。



太虛大師(1889--1947)近代高僧,以倡導人間佛教而著稱。
俗姓呂,名淦森,法名唯心,號太虛。浙江崇德(今並入桐鄉)人。
生於清光緒十五年(1889)。
光緒三十一年16歲,入蘇州小九華寺披剃為僧。
出家後即往寧波天童寺依寄禅和尚受具足戒。

嗣往永豐寺就歧昌和尚學經。
越歲復住天童寺修禅學佛。
時與閩僧圓瑛、會泉為同參,相與參究禅學。



生平


宣統元年(1909),隨寄禅和尚參加江蘇省僧教育會,並在南京從楊文會居士學《楞嚴經》,後又就蘇曼殊學英文。

三年赴廣州弘揚佛法,被推為白雲山雙溪寺住持。


民國元年(1912),國民政府建都南京,太虛從廣州返南京創立中國佛教會,第二年並入以寄禅和尚為會長的中華佛教總會,太虛被選任《佛教月刊》總編輯。
不久,寄禅和尚逝世,太虛在其追悼會上提出進行"教理革命,教制革命,教產革命"的佛教"三大革命"口號。撰文鼓吹"佛教復興運動"和改革舊的僧團制度。
由於他的"佛教革命"言行,受到一些守舊派的反對,乃辭去月刊總編職務,轉入普陀山閉關潛修佛學。
閉關兩年間,深研佛學法相唯識諸宗經論,旁及中、西哲學諸論著,法學精進,深有所得。
民國五年出關後,即赴台灣、日本考察佛教,進行講學。

民國七年(1918)從日本回國後,在上海與陳元白、章太炎、王一亭諸名士創設"覺社",主編《覺社叢書》。翌年改《覺社叢書》為《海潮音》月刊。月刊持辦30多年,從未中辍,成為中國持辦時間最長,普及影響最廣的佛教刊物。

民國十一年(1927),太虛受聘任湖南大沩山寺住持,隨後於武昌創辦武昌佛學院,招收缁素佛教青年入院修習佛學,培育一批德學兼備的僧伽人才。
十二年夏,往廬山大林寺住持暑期佛學講習班,並發起籌辦世界佛教聯合會。
翌年夏,佛教世聯會正式成立,太虛被選為首任會長。十四年往山西朝禮五台山,應山西都督、省長閻錫山之請,在太原宣講佛學。
同年10月,率領中國佛教代表團出席在日本東京召開的"東亞佛教大會",並考察日本佛教。自日本回國後,又應邀前往新加坡弘法。

民國十六年(1927),南普陀寺首屆方丈會泉法師任期屆滿,極力推薦太虛繼任方丈和閩南佛學院院長,當即推舉轉逢和尚為代表,往上海敦聘太虛來廈就任。
是年5月,太虛應聘來南普陀寺就職。
由於他經常外出弘法,議定請轉逢和尚都監,在他外出時代為掌理寺務和學院事務。
十七年,太虛往南京講學,並籌備創設中國佛學會。
是年秋,會泉法師鼓勵並資助太虛出國考察講學,遍歷英、德、法、荷、比、美諸國,宣講佛學。
並應法國學者建議,在巴黎籌設世界佛學苑,開中國僧人跨越歐美弘傳佛教之先河。

民國十八年(1929),太虛游歷歐美各國歸來後,即來廈親自主持南普陀寺和閩南佛學院事務,並倡議組織思明(廈門)佛教會。
在廈期間,積極推行佛教僧制改革,宣揚《建設現代中國僧制大綱》,以倡導"對三寶之誠信產生僧格;以六度之修學養成僧格"。
嗣又通過佛教會的組織力量,對廈門一些規戒廢弛的寺巖進行整頓。
同時又對閩南佛學院的學制和教學內容進行改革,增設研究生部,分立專修科系,由研究生員自由選修。
還親自為學僧講學,要求學僧要"學行"雙修,講論《僧教育要建立在律儀之上》。
並先後開講《佛學之宗旨與目的》、《學僧佛學綱要》,又以《現代僧教育之危亡與佛教之前途》為題,極力反對士大夫經院式的法師傳法的僧教育方式。
鼓勵學僧要以振興佛教、昌明佛法為己任,養成刻苦耐勞的體魄和清苦淡泊的志願,為興教獻身而勇猛精進。
閩院經太虛的親自教誨和整頓,院風院貌煥然一新,進而使學院成為全國一流的典型的佛教高等學府,蜚聲中外,造就一批德才兼備的名僧大德。
閩院畢業的學僧,遍布海內外,有的從事佛學研究,成為國內外知名的大法師,如印順論師等;有的住持名山巨剎,成為振興佛教的棟才,如竺摩大師等。
至今有些住持叢林禅院的高僧,猶是當年受太虛親自教誨的學僧。

太虛在廈門,還經常應各界的邀請,到處講學,如多次應邀赴廈門大學演講,主題有《佛學在今後人世的意義》、《世界亞、歐、美佛教之鳥瞰》;為廈大心理學會講《夢境》,為哲學系師生講述《唯相、唯識學概論》等。
此外,還為雙十中學開講《民國與佛教》;應鼓浪嶼武榮中學之請講述《釋迦牟尼的教育》;
於中華中學講《歐、美佛教概況》;
為廈門青年會開講《新青年與救國之道德》;
還在蔡吉堂居士的湧蓮精捨,多次開講《唯識十三論》等經學論著。

民國二十二年(1933),太虛連任南普陀寺兩屆方丈(兼院長)任滿,引退返滬,但仍與廈門佛教界保持密切的聯系。
二十四年再度卓錫廈門講學,在佛學會和閩南佛學院,開示論題為《佛學會與實現佛化》、《佛化與現代中國》和《法師與學僧應如何愛護學院》等。
鼓勵佛學會眾會員,要把研究佛學與實現佛化人間的行為結合起來,為振興佛教做貢獻。
諄諄教誨學院師生,要愛國愛教,樹立為國家為佛教的興亡而獻身的精神。

民國二十六年(1937),抗戰爆發,太虛為抗日救國奔走,呼吁全國佛教徒行動起來,投入抗日救國運動。
並首先發表《電告日本佛教徒書》,要求日本佛教徒以佛教"和平止殺"的精神,制止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戰爭。
同時又通電全國佛教徒,播講《佛教與護國》的論述,動員組織"佛教青年護國團",積極參加救護工作、宣傳工作以至地下斗爭工作。
並響應"航空救國"和"傷兵之友"等抗日愛國活動,募資捐款支援前線。
二十八年,發起組織佛教"國際訪問團",遠赴緬甸、印度、錫蘭以及星、馬各地,宣傳抗日救國,發動各地華僑、華人和廣大佛教徒、佛教團體,積極支援祖國抗戰。
三十二年,與於斌、馮玉祥、白崇禧等著名將領和宗教界首要人物組織中國宗教徒聯誼會,呼吁全國各宗教團體和全體宗教徒團結起來,一致抗日。
因其積極參加抗日救國活動,抗戰勝利後的1946年元旦,國民政府授予他宗教領袖勝利勳章。

太虛為現代中國佛教愛國、愛教的僧伽楷模,他不僅為愛國護教做出重大的貢獻,而且對培育僧才,整頓僧制更不遺余力。
太虛一生創辦或主辦的僧教育學院有:
閩南佛學院、武昌佛學院、世界佛學苑、重慶漢藏教理院、西安巴利三藏院、北京佛教研究院。

創辦佛教刊物有《海潮音》月刊和《覺群周報》等。

組織佛教團體有世界佛教聯誼會、中國佛教會、中國佛學會、中國宗教聯誼會、世界素食同志會等等。

抗戰勝利後,受任為中國佛教整理委員會主任、國民精神總動員會設計委員等職。主要著作有《整理僧伽制度論》、《釋新僧》、《新的唯識論》、《法理唯識學》和《真現實論》等等。後由其門下弟子編輯《太虛大師全書》行世。


民國三十六年(1947)3月17日,太虛於上海玉佛寺圓寂,荼毗後得捨利子300余顆。
廈門分得捨利多顆,三十七年由其皈依弟子蔡吉堂、許宣平、虞愚等為建捨利塔於虎園路半山堂。
1984年遷建於南普陀寺後五老峰山頂太虛台上。
太虛台前亭後塔,亭中立一石碑,高約2米,上镌當代畫家豐子恺為太虛大師造像。
造像法相莊嚴安詳,神態栩栩如生。
像下有書法大家虞愚題銘,銘志大師住世大德。

另外根據《佛光大辭典》記載:
太虛大師為建立人生佛教,促使佛教世界化。
並派遣學僧分赴西藏、印度、錫蘭等地留學,以從事巴利文、梵文、藏文之研究。
其造就培養之人材甚多,有法舫、法尊、芝峰、印順、 大醒、大勇等人。

其中以芝峯法師,法舫法師,大醒法師,法尊法師。此四位法師世稱"太虛大師座下四大金剛"


太虛大師的貢獻


大師對於佛教改革的主張和實踐是多方面的,而主要集中在兩大方面。

這就是他在《志行之自述》中所歸納的:"志在整興佛教僧會,行在瑜伽菩薩戒本"。
對此,他自述說:"斯志斯行,余蓋決定於民四(1915年)之冬,而迄今(民十三,1924年)持之弗渝者也。"再進一步講,此"志行之所在",也是他"將奉之以盡此一報身,而為長劫修菩薩道之資糧者。
"所以,從這兩方面入手來探討太虛大師對中國近代佛教發展的構想與貢獻,無疑是最為恰當的。
所謂整興佛教僧會,就是要從出家的主持僧(僧伽集團)和在家的居士正信會兩方面來整頓和振興佛教。
大師認為,在家信眾和出家僧眾是相輔相行的,佛教的振興必須落實到正信的俗世士女,才是圓滿。
所以,他積極支持和協助各地信眾組織成立佛教正信會,為廣大信眾講經說法。
他主張以五戒十善作為在家信眾的根本,培養善美的人倫道德,改善社會風尚。
不過,與此相比,整頓僧伽制度顯得更為重要和根本,因為僧伽是"住持三寶之本"。
早在1913年,大師在寄禅和尚的追悼會上,針對當時佛教叢林存在的積弊,就提出了"教理革命"、"教制革命"、"教產革命"的佛教三大革命。這裡,教理革命的中心是要革除愚弄世人的鬼神迷信,積極倡導大乘佛教自利利他的精神,去改善國家社會。
教制革命的中心是要改革僧眾的生活、組織制度,建立起適應時代

需要的住持僧團。教產革命的中心是要變按法派繼承寺廟遺產的舊規為十方僧眾公有制,並作為供養有德長老,培養青年僧伽,興辦佛教事業之用。

在這三大革命之中,大師又認為以"教制革命"為根本。
因為,只有培養出合格的僧伽,建立起嚴格的組織制度,"教理"和"教產"的革命才有可靠的保證。
所以,他在以後的實踐中主要是從興辦僧伽佛學院,培養新的僧伽人材著手。

由大師親手創立、主持或講過學的佛學院有:"武昌佛學院"、"閩南佛學院"、"柏林教理院"、"漢藏教理院"等。

當時,在大師僧教育思想和實踐的影響下,還創辦了許多佛學院。
這些佛學院為中國近代培養一大批、好幾代優秀的佛教弘法人材,其流澤惠及於今。

所謂"瑜伽菩薩戒本",是指從玄奘譯《瑜伽師地論》"本地分菩薩地.初持瑜伽處戒品"中節錄出的《菩薩戒本》。
太虛大師認為,佛教統攝於教、理、行、果,而其要則在於行。
行有無數量,而其本則在於戒。
戒有種種,而其歸則在於菩薩戒。
大師之所以要以"瑜伽菩薩戒本"所示之菩薩戒為歸,這是因為他認為,此戒以"饒益有情,專以捨己利他為事",而這正是"菩薩之入俗,佛陀之應世"的根本宗旨。
由此,他強調指出:"必能踐行此菩薩戒,乃足以整興佛教之僧會";反之,又"必整興佛教之僧會,此菩薩戒之精神乃實現。
"(《志行之自述》)基於以上對於佛教根本精神的認識,太虛大師指出,近代佛教應當朝著建設"人生佛教"的方向發展。
他在1928年發表的《對於中國佛教革命僧的訓詞》一文中,從四個方面具體地闡發了建設人生佛教的問題。他認為,由於時代的發展,中國從前儒化文化地位,必將為提取了"中國民族五千年文化及現代世界科學文化的精華"所建設起來的新文化取而代之。

因此,
第一,
"佛教亦當如此,而連接以大乘十信位的菩薩行,而建設由人而菩薩而佛的人生佛教"。

第二,
"以大乘的人生佛教精神,整理原來的寺僧,而建設適應現時中國環境的佛教僧伽制"。

第三,
"宣傳大乘的人生佛教以吸收新的信佛民眾,及開化舊的信佛民眾,團結組織起來,而建設適應現時中國環境的佛教信眾制"。

第四,
"昌明大乘的人生佛教於中國的全民眾,使農工商學軍政教藝各群眾皆融洽於佛教的十善化,養成中華國族為十善文化的國俗,擴充至全人世成為十善文化的人世"。
這是太虛大師構想的一幅"人生佛教"的理想藍圖,雖說後來這些理想並未能實現,大師晚年還寫了《我的佛教革命失敗史》一文來總結過其中的教訓。
但是,大師所指出的佛教改革的總方向和他的實踐精神,至今仍在激勵著中國的廣大佛教僧伽和信眾去為之奮斗。


太虛大師提倡"人生佛教"的根本宗旨是在於:
以大乘佛教"捨己利人"、"饒益有情"的精神去改進社會和人類,建立完善的人格、僧格。
他嘗說:"末法期佛教之主潮,必在密切人間生活,而導善信男女向上增上,即人成佛之人生佛教"。

因此,他提出了"即人成佛"、"人圓佛即成"等口號,以鼓勵僧眾和信眾從現實人生出發,由自身當下做起。
這也就是說,成佛就在人的現實生活中,就在人的日常道德行為中。
否則,人格尚虧,菩薩的地位便無處安置,更談不上佛陀果成了。
太虛大師有一首自述偈充分說明了人生佛教的這一特征,偈曰:"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圓佛即成,是名真現實"(《即人成佛的真現實論》)。

本書選入的《真現實論》是大師為揭示佛教為一面向現實的宗教所做的理論論證,也是他建設人生佛教的理論基礎。

太虛大師一生可書之行實極多,這裡僅就一個方面做了一些簡要的介紹。
大師學識廣博、思想深邃,他兼通內學外學、舊學新學,融會唯識中觀、法性法相,在佛學和世學理論上,都提出了不少精深的見解。
大師著述等身,今已由其弟子印順法師等匯編成《太虛大師全書》,甚便研究。


太虛大師全書


凡六十四冊,印順主編。
乃民國佛教主要推動者太虛大師之著述全集。
內分佛法總學、五乘共學、三乘共學、大乘通學、法性空慧學、法相唯識學、法界圓覺學、律釋、制議、學行、真現實論宗依論、真現實論宗體論、真現實論宗用論、支論、時論、書評、酬對、講演、文叢、詩存等二十編。
附冊為印順主編之太虛大師年譜上下冊。

《太虛大師全書》已由宗教出版社、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復制中心出版,共計35冊。

《太虛大師全書》主要選自太虛大師創辦的刊物《海潮音》,同時參照1946年出版的《太虛大師全書》,在盡量保持原著內容的基礎上適當修訂整理。
全書共分法、制、論、雜4藏共20編1440多篇目,700多萬字。
為了讓這部"真經"普度眾生,《太虛大師全書》采用簡體橫版方式,方便閱讀。


在《太虛大師全書》出版過程中,得到了海內外高僧大德的鼎力支持,或寫回賀辭或撰寫文章以示懷念。
中國佛教協會會長一誠長老、廣東雲門大覺禅寺佛源和尚、弘一大師弟子夢參老和尚、中國佛學院傳印法師、弘法寺本煥和尚、中國人民大學宗教研究所方立天教授、北京大學哲學系樓宇烈等均為該書題辭!  

來源自網路


❇✺卍✺❇ 演穩 恭敬合十 


2018年6月28日 星期四

十二因緣

十二因緣(梵文、巴利文:निदान Nidāna)也稱十二緣起(梵文:pratītya-samutpāda-aṅga,巴利文:paṭicca-samuppāda-aṅga),佛教重要基礎理論之一,是釋迦牟尼佛陀自修自證得到的真理,指從「無明」到「老死」、過去世到未來世、這一過程的十二個環節。它們因果相續而無間斷,使人流轉於生死輪迴大海,而不能得以出離。
佛陀辟支佛阿羅漢,都依「四聖諦」三轉十二行,覺悟十二因緣而了知生死輪迴真相,達到究竟解脫。無明名色六處老死這十二個緣生法都是無常的。它們之間是依「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的緣起關聯:1.「無明」 緣「行」(緣:可解作引起),2.「行」緣「識」,3.「識」緣「名色」,4.「名色」緣「六處」,5.「六處」緣「觸」,6.「觸」緣「受」,7.「受」緣「愛」,8.「愛」緣「取」,9.「取」緣「有」,10.「有」緣「生」,11.「生」緣「老死」;周而復始。在解說緣起法時亦可結合上《大緣經》的「名色緣識」。


❇✺卍✺❇ 演穩 恭敬合十

2018年6月7日 星期四

佛弟子如何在家供佛



民間通俗的信仰,有很多的禁忌,但那並不是正信的佛教,卻被誤認為是佛教的禁忌。
如香爐裏面殘餘的香棒,不可以每天清理,結果弄成髒亂和容易引起燃燒的危險。其實,寺院每一尊佛前的每一個香爐,在每天的清晨都必須清理收拾,經常保持像第一次燒過香的香爐一樣清潔。
在家的女信徒,在生理期間,不敢進入寺院禮拜,甚至不敢到佛前上香、誦經、打坐、念佛,其實這是低級鬼神的禁忌。因為鬼神怕見血污,所以,容易見血發瞋。
鬼神嗜血食,見血起貪,可是生理的經血,不是鮮血,因此而有被侮辱和作弄的反應;所以,生理期的女性,進入神鬼的宗祠、廟宇、殿堂,可能引起不良的後果。至於佛教的沙彌尼、比丘尼,以及近住優婆夷,都是生活於寺院,每天與經像、法物為伴的女性修行人,從未由於生理期間,發生所謂沖克的問題而帶來災難的。

在家供佛,設立佛壇,通常都先請人為佛菩薩聖像開光,同時要選擇日期,勘定方位,這也是屬於民間信仰或民間風俗的一種。
以入鄉隨俗的觀點而言,這無可厚非;開光表示慎重,擇定日期和方位,表示祈求吉祥。但是從佛教的觀點而言,諸佛菩薩無處不在,無處不應,一切方位有十方諸佛、十方三寶、護法龍天,當然沒有民間信仰中所想像的那些問題,只要自己認為是最尊貴的位子,以最虔敬的心情和最適當的時間來為佛像安位就好。

有人認為某些經咒,在家人不可念,或者某一時辰不可以念某些經咒。其實,凡是經咒都要以恭敬心,于清淨處來持誦,最好先洗手、漱口,並在佛前焚香、禮拜;但沒有一定說在家人不可以念什麼經或持 什麼咒,除了密宗的特定法門之外。

家裏有人信佛,但也有人信神,是否可將不同的神佛在同案供奉?這應該沒有問題,佛在中間,菩薩供在兩邊,諸神供于菩薩的外側,做為三寶的外護,也讓諸神親近三寶,修學佛法,種成佛因。
如果取得家人的同意,在改信佛教之後,可對原有的神像焚香、供養、禱告,然後收藏起來,以免供的偶像太多,形成雜亂。
香灰及損壞的經像、法物,有許多人不知道如何處理,甚至於送到寺院。其實,只要選擇清淨的空地和焚化的容器,用火焚化之後,埋入地下即可。若是金屬製品,則收藏起來,過了若干時日,就可做為古董或破舊物處理。
佛前鮮花、水果、食物、茶水等供品,屬於消耗品,必須每日更換;如果尚是可用可食,應該移作他用,或是家人食用,不得拋棄;如果腐爛、敗壞,則做垃圾處理。
至於供品的單數或雙數,沒有限制,以對稱的美觀而言是雙數,如限於物力、財力、位置及場地的關係,單數也沒什麼不可。至於品類,質料是以各人的財力可能負擔的範圍為原則,不敷衍也不鋪張。
在家修行的時間,以早上、晚上為宜,身心清淨輕鬆,才能專注、虔誠;如果由於工作性質的原因,當然也可以選定不同的時間。最好臥室不設佛像,床上不要打坐、拜佛、誦經;如果只有一間房子,最好平常將佛像用布遮蓋,禮拜之時,要把床鋪整理整齊、清潔,再揭開佛像;如果除了床鋪沒有任何位置,坐在床上,也可以做為修行場所。總之,是以恭敬、清淨心來做到肅穆、莊嚴的程度為原則。
皈依三寶之後,對於其他宗教,以及民間信仰的寺廟、道場,不得再受皈依,但仍予以尊敬;若進入教堂、寺廟、神壇,當以鞠躬合掌問訊為禮。不得作為信仰的物件,但還是可以作為友誼的聯繫;在對於佛法未有確實的認識之前,不可以閱讀外道的書刊,否則會造成方向的誤導。




❇✺卍✺❇ 演穩 恭敬合十



關公成為佛教的伽藍菩薩之來由




在中國歷史中有關關公(關羽)成為佛教的護法神,是在唐朝以後,(若依年份計算應為隋朝時代)。



又依(佛祖統紀)有這故事傳說:於隋開皇十二年,公元592年十二月間,(三國之漢蜀為公元221-263年,正式立國於公元223年。約相距370年後,即公元592年的隋文帝時期,隋朝為公元581-617年) 時有天台宗祖師「智者大師」到荊州,欲於泉山建精舍。



一日,他正趺坐入定時,忽然天地晦冥,風雨怒吼,於定中聽到:『還我頭來!還我頭來!』的悽厲叫聲,原來正是「關公」被東吳敵軍斬下其頭,後更將其頭顱轉送去到了曹操處,因而憤恨不平,遂率領其鬼神眷屬到處找尋自己的人頭時所呈現的恐怖景象,由以擾亂了智者大師。



智者大師是一位得道之高僧,深知其怨氣不息,故以佛理導化而反問曰:『關將軍,你過去曾砍下他人的頭顱無數,你今日怎麼不去還給別人的頭呢?』作出如是開導後並即時向其講說佛法與因果之理。



因「關帝」是一位深明大義的人,聞法後立即明白而心生覺悟及慚愧,並向大師求授五戒,正式皈依成為佛法的弟子,誓願以其精忠之心去成為護持佛教正法的護法。



從此以後,這位千多年來備受中國人共所敬重的忠義英雄人物,便成為了佛教的「伽藍菩薩」,與「韋陀菩薩」並稱為佛教護院的兩大護法神。



在佛教寺院每日的早晚課中,都會唸誦伽藍讚:『伽藍主者,合寺威靈,欽承佛敕共輸誠;擁護法王城,為翰為屏,梵剎永安寧。』以此感謝「伽藍菩薩」與護法等之殊勝功德。




關公(關羽)的詳細資料:


中國民間對「關羽」在死後被超升為神聖的傳說,流誦經年,「關羽」可說是第一位,亦是唯一的一位能被佛、道、儒等三家皆共所崇拜及敬仰的神聖。佛教把他尊之為護法菩薩;道家與儒家則把他尊之為『關聖帝君』,既是一位神聖,亦是『忠義英勇』的象徵。



流傳至今不論在兩岸三地,及至在海外的華人社區,當中亦設有不少『關帝廟』,更普及至部份的政府機關與商舖或住戶,常年香火不絕的供奉。由此可見「關帝」在民間心目中的重要性。



相傳「關帝」是一位英武魁梧,身長九尺並蓄得一束美鬚,臥蠶眉,丹鳳眼,面如紅棗,唇若塗脂,神威凜凜。且天生威武神勇,身上更帶有一股天地浩然之正氣,天生一副威武神相。



因時數所限,「關羽」兵走麥城時被敵軍所設之陷阱殺害,結果被斬了頭顱並轉送到「曹操」處。從此便成了無頭的孤魂並且常留連飄泊於荒野之間。又 因為「關羽」認是含冤而死,故其陰魂不息、不願離去,並於夜間四處出沒,一心希望能找回被斬去的頭顱,因而漫無目的地尋尋覓覓,轉眼便過了近四百年之久。



到了隋朝時,才遇到了上文所述的「智者大師」向他說法及皈依才得以安自解脫。而「關帝」在皈依佛法後更有感佛恩的功德浩大,才能有機會脫離困苦之鬼道而往生天界,繼而發了大宏誓願,要永久護持佛法,遂成為了護持伽藍園地之護法菩薩,此於上文亦已述及。



又相傳「關帝」被超渡而初到忉利天(即三十三天──玉皇大帝的天宮) 時,「玉帝」非常賞識及敬重其忠義德行與浩然正氣,故「玉帝」即時封了「關羽」為『南天帝君』,且與「玉帝」並肩而坐。故此在天界的眾神便稱「關羽」為『左玉皇』。



世間佛教徒會稱「關羽」為『伽藍尊者或伽藍菩薩』(伽藍是為佛寺院的通稱);一般民間大眾則稱為『關聖帝君』,而一般未認識者亦尊為「關公」和「關帝」等之稱號。



在我們可以見到之寺院或佛教徒家中,若供奉有佛菩薩時,亦常會在左右兩旁供奉「伽藍」護法菩薩(關帝)及「韋陀」護法菩薩。



而在西藏佛教密宗方面,亦有「關公」的密法儀軌及密咒流傳,藏傳佛教的密宗弟子信眾們,當然將「關帝」視作正信的大護法菩薩去敬奉。



在藏傳佛教中對「關帝」有如下的傳說和看法:一有說認「關帝」其實是一尊古佛的再來者;亦有說是「馬頭明王」本尊的眷屬之一所化現等。



而藏密的大成就者如:當代的「大寶法王」、「阿秋仁波切」、清朝的國師「章嘉大師」與民國時代著名的「諾那呼圖活佛」….等各大法王與活佛上師,均亦認同「關帝」為佛教的大護法。



更於二零零五年的大年初三,「噶瑪巴(即大寶法王)」親手撰著了『關公修持儀軌』並示諭各信眾修持「關公」祭儀之法事。由此可知「關帝」是佛教中正信的一尊大護法菩薩,為漢藏兩地的佛法樹立起無比的大法幢!



這法的緣起是於第五世大寶法王「噶瑪巴」,受明成祖「永樂皇帝」迎請至南京傳法時,(永樂即公元1405-1423年,至今六百年)從此之後便將漢地的護法『伽藍尊者』即關帝,帶回西藏楚布寺供奉,而當時大眾便將此護法神稱之為『噶瑪漢神』,此即是關公初入藏地的因緣。



「關帝」在中國民間信仰者極為普及,大眾若感到居家有邪廆精靈鬼魅等作祟,只要誠心敬禮供奉及祈求關帝,深信必能得到「關帝」的威靈護佑,故關帝亦被稱為『伏魔大帝』是此來由也。




文/陳果齊






❇✺卍✺❇ 演穩 恭敬合十



變食真言--甘露水真言--普供養真言



變食真言--甘露水真言--普供養真言


真言就是咒語的意思


三昧耶真言、變食真言、甘露水真言、普供養真言 ,這些真言是確有其意義和作用的。


三昧耶戒真言
唵 三昧耶 薩埵鍰 om samaya stvam此咒能使六道眾生得戒清淨,俱足律儀的來接受我們的供養。


變食真言
南無 薩嚩怛他誐哆嚩嚧枳帝 唵 三跋羅 三跋羅 吽
一般供養的物品是人道食用的,佈施給三惡道眾生無法食用,所以要藉由變食真言的加持力,變成可利益六道眾生的供品。


觀世音菩薩甘露水真言
南無 蘇嚕婆耶 怛他誐哆耶 怛侄他 唵 蘇嚕 蘇嚕 缽羅蘇嚕缽羅蘇嚕娑婆訶
佛典記載三惡道的眾生,看到水就好像看到膿血一樣。透過甘露真言的加持,讓這些像膿血的水,變成清淨甘露;飲後身得清涼,心無貪瞋癡,一切惡道眾生皆能離苦得樂。所以各位不要以為那只是變好吃、好喝而已。他告訴我們人生當中,最可怕的就是當處在不良及惡劣的環境時,這兩個咒語都可以幫助你,從那不良及惡劣的環境中,使你超越、昇華到最優秀、最美好的環境裡面,這你知道嗎?你能不能體會到?

甘露真言、變食真言就是對治這個的最好方法。雖然講的只是吃喝的問題,事實上你心境能轉的話,一切境界都能轉。這個法門講起來很粗俗,很多人不屑於修,但是你要探討到究竟的話,它是很殊勝的,所以法門無高下,你要能用功,即使變食真言、甘露真言都很好。


普供養真言(大虛空藏菩薩真言)
唵 誐誐曩 三婆嚩 伐日羅 斛om gagana sambhava vajra hoh

這咒語的妙用,是能將我們準備的供品變成很多很多,或者觀想供品取之不盡,來供養諸佛菩薩乃至法界中的一切眾生,令得滿足而起大歡喜心。








❇✺卍✺❇ 演穩 恭敬合十

皈依戒/五戒/十善-解說釋疑


皈依戒與居士五戒


菩提彼岸


有不少對佛學感興趣的人,因為擔心自己守不了居士五戒,而停步於皈依的大門外。也有相當多已經皈依的師兄,至今沒有搞明白「皈依戒」和「居士五戒」的區別,常常將二者混淆以至於問題迭生,不知道在生活中如何運用佛法,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

在《般舟三昧經》中,記載了佛陀這樣的言論:當持五戒,自歸於三,何等為三?自歸依佛,歸依法,歸依比丘僧。不得事余道,不得拜於天,不得祠鬼神,不得視吉良日。

在《優婆塞戒經‧受戒品》中,佛陀進一步講解:

若歸佛已,寧捨身命,終不依於自在天等;

若歸法已,寧捨身命,終不依於外道典籍;

若歸僧已,寧捨身命,終不依於外道邪眾。

在生活中該如何守皈依戒,上師嘎瑪仁波切用簡單明了的話講述說:佛弟子們有三項永不再產生之行為,能做到這三點,就可以守住皈依戒,並進入佛學的大門。

1、已皈依佛,永不膜拜祈求神鬼外道

2、已皈依法,永不傷害眾生或存害心

3、已皈依僧,永不和外道邪見者同修

對於居士五戒,上師嘎瑪仁波切曾經多次開示道:(你們)要一步步修,能守住什麼戒就先守,守不了的戒暫時不要去受戒,因為一旦破戒反而不好。最緊要的是先做到不殺生。

曾有求皈依者問上師嘎瑪仁波切:我見到蒼蠅蚊蟲蟑螂,還是會不自覺的去殺,怎麼辦?

上師說:你能做到不殺人嗎?

求皈依者說:這個可以。

上師說:那就從這裡起步吧,你可以求皈依。

於是那人欣然皈依。

佛教中,有很多的戒律,歸納起來說,有:別解脫戒、菩薩戒和密乘戒,別解脫戒有居士戒、沙彌(尼)戒和比丘(尼)戒。沙彌戒是十條,比丘戒有二百五十三條,比丘尼戒有三百六十多條,這三種是出家佛弟子受的戒。

居士戒是在家佛弟子受的戒,共五條。不殺生、不妄語、不偷盜、不邪淫、不飲酒。其中不飲酒是遮戒,即為了防止犯上面四戒的。因為酒能亂性,飲了酒腦子就糊塗了,自律不強,容易犯其它戒。

殺妄盜淫是所有眾生無始以來累積的習氣,也是造作惡業的根源。要改變這些習氣,不是說改就能改的,需要一步步磨礪修行。有些人修了幾十年,這些習氣有時候還會不自覺的跑出來。因此,並不是說,我們一開始學佛,這些習氣立馬就能改掉,沒有那麼簡單容易。

如何受戒呢?沙彌戒與比丘戒是無法對其中的戒條進行選擇的,除非不受戒,否則就必須受持全戒。也就是說,如果要受比丘戒,就必須受持所有的二百五十三條戒,其他的比丘尼戒、沙彌戒與沙彌尼戒也是一樣。

但居士戒卻並非如此,它與菩薩戒一樣,都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選擇。因此,在受居士戒之前,就可以先對各個戒條的要求詳細地瞭解一番,然後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選擇,能受持幾條就受持幾條。

但在這一點上,也有不同教派的觀點,這裡所說的不同教派,並不是指藏傳佛教內部的不同教派,而是指一切有部與經部的觀點。


一切有部認為:受戒的時候,必須將五條戒全部受完,否則就只能成為普通的行善,而不能成其為戒體。但在持戒的時候,就可以進行挑選,能持幾條戒就持幾條戒。

但經部卻對此觀點不以為然,他們認為:如果受戒的時候已經將五條戒全部受完,而在持戒的時候卻並沒有全部守持,就應當屬於犯戒。  

所有的大乘宗派都不承認一切有部的觀點,而認為經部的觀點是有道理的,所以,我們也應當按照經部的規定去作。也就是說,在受居士戒之前,就應當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抉擇,能守持多少條就受持多少條。  

但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酒戒是別無選擇的。如果不受持酒戒,其他的戒就不能成為完整的戒。戒除殺盜淫妄,都必須建立在戒酒的基礎之上,如果不能戒除飲酒,其他的惡業都有可能因此而引發,所以不能成為完整的戒體。  

但是,也有一種人嗜酒如命,即使遭遇命難,也無法做到不飲酒,那麼這種人也可以受持其他殺盜淫妄戒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戒條,但卻不能稱之為戒律。不過,發誓斷除這些惡業仍然具有很大功德,所以,即便在名稱上有所區別,在別無選擇的情況下,我們還是應當盡力受持其他的戒。

********


梁皇寶懺釋義 卷三顯果報第七~「又見人道 以十善力 資得人身」

想要投生人道,得到這個人身做人,必須修五戒十善。所謂的十善力指不貪、瞋、癡,不惡口、綺語、妄語、兩舌,不殺生、偷盜、邪淫。以五戒十善力能夠使我們得到人身。

********

有一則故事~~忉利天王與大梵天王是非常好的朋友。

一日,大梵天王至忉利天宮拜訪好朋友,發現帝釋憂愁不樂,於是追究原因。帝釋說:「您想想看,天人若天福享盡,就必須降生人間,假使不懂得修善積福,不但無法升天,反而會墮入三途惡道受苦,我看到很多天人只有向下沉淪,愈來愈少人積善修福,怎不令我擔憂愁悶呢?」


大梵天王告訴帝釋說:「這樣吧,不如我們兩人至人間度化眾生,您變化成一頭兇猛的獅子,而我化身為婆羅門,共同宣揚佛法,教導人們存好心、做善事,修善積福死後升天的觀念。」

於是兩人化身至人間,來到一個小國家。化作獅子的帝釋在城門口大聲吶喊:「我要吃人。」人們看到這種景象,都感到害怕、恐怖,不知如何是好?這時化作婆羅門的大梵天王告訴大眾:「不如先將監獄中已判處死刑的三十位囚犯交給獅子,這樣一來獅子就會離開。」於是百姓接受了婆羅門的建議。


獅子得到這三十人後,驅趕這些囚犯到深山中。隨後,帝釋又化作一人,前來告訴這三十位囚犯:「如果你們能夠皈依三寶、修持五戒、廣修十善,獅子就不會吃掉你們。」

這些人聽了以後,即虔誠地跟隨他受五戒、修十善。因此,獅子不但不吃他們,而且還放他們回家,並且告訴他們:「如果你們不再持守五戒、修十善、積福德的話,我還會再去吃掉你們。」

這些囚犯死裡逃生回到祖國後,大眾看見他們平安歸來都感到十分驚訝,連忙詢問原因。這些人回答:「我們在深山中遇到一位善知識,教導大家要皈依佛法、受持五戒、廣修十善。因為這樣的因緣,獅子不但沒有吃了我們,還放我們平安回來。」

過沒多久,這頭獅子又再度來到城中,每個人都非常驚慌害怕,紛紛跟隨之前已受戒的人受持五戒、修十善法,才免除被獅子吃掉的危險。


此後,大梵天王化身的婆羅門與帝釋所化身的獅子周遍八萬多個國家,教化無量無邊的眾生,讓人民都因為生前能持守五戒、修善法的福德,死後得以生天、享大福報。


釋迦牟尼佛告訴阿難:「當時化身為獅子的忉利天帝釋,就是我的前身,而化作婆羅門的大梵天王,則是迦葉尊者的前身。


因為當時他幫助我度化眾生的因緣,讓我能廣行菩薩道、利益有情直到成佛,所以現在我分席與迦葉尊者並坐,也是回報當時他幫忙我、成就我度化眾生的恩情。」


********

何謂五戒 :


五戒者: 不殺生 、 不偷盜 、 不邪淫 、 不妄語 、 不飲酒 。


佛陀制戒,目的在防非止惡。


五戒為一切佛戒之基石,不論出家或在家皆應遵守。若欲來生得保人身,今生就須淨守五戒。


受持一條戒,就有五位護法善神守護,若能受持滿分五戒,就有二十五位護法善神守護。


由戒生定,因定發慧,戒定慧三無漏學成就,即可解脫。


因此持守五戒,具有了生脫死、超凡入聖、成佛種智之殊勝功德。


十善是五戒的開展,從身、口、意三方面分為十項。


一切善惡,歸納起來,不外這十種業,犯了則造惡業,持守則是修善。


一、身三業:


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


以「護生」離「殺生」、以「佈施」離「偷盜」、以「戒淫」離「邪淫」。


(1)不殺生


「生」指眾生,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不論胎卵濕化,大小貴賤,無不愛惜自己的生命。


佛法以慈悲為根本,視一切眾生如己子,故主張戒殺,不但不殺生,亦不教唆他人殺生,更不從事販賣獵具、魚網等間接助殺之行業,並且積極護生、救生,令一切眾生皆能遠離怖畏,獲得安樂。

(2)不偷盜

不與而取,即為偷盜。凡不是我們所擁有的,一針一草都不能拿取;若不與而取,或以不正當手段獲得,即是偷盜。


學佛之人應當布施,濟助一切眾生,豈能貪心不捨、損人財物?是故佛法戒偷盜。

(3)不邪淫

男女交合,謂之淫欲。


佛門四眾弟子中,出家眾冀求無上聖道,應斷欲絕求,故不淫欲。若在家眾,除了夫婦關係以外之性行為,即為邪淫。


凡為邪淫因緣的聲色場所、娼寮妓院皆應避免涉足。男女之間要保持適當的距離,如談話共語時,要心住正念,方能免離邪淫的過失。

受持五戒得生人道。


若受持下品五戒,雖得人身,但是衣食困難,相貌醜陋;受持中品五戒,即得五官端正,衣食不虞匱乏;受持上品五戒,即得六根殊勝,大富大貴。


凡此皆因造作之善業、惡業深淺不同,故招感不同的果報。

二、口四過

口有四種過失:
妄語、兩舌、綺語、惡口。

修行學佛,應經常檢討反省是否有此四種口過。


以「誠實語」離「妄言」、以「柔軟語」離「惡口」、以「調和語」離「兩舌」、以「質直語」離「綺語」。


(1)不妄語:則言而有信,說真實語,不說虛誑語。


(2)不兩舌:見到張三說李四不好,見到李四說張三不好,挑撥離間、說他人是非的行為,就是兩舌。


不兩舌,即不說引起爭鬥、是非等離間之語。

(3)不綺語:專講繪淫繪盜之語,使人心生淫念,如黃色書籍,或是戲論、取笑他人等散亂無益之語,皆是綺語。


不綺語,即不說散亂、巧佞之辯。


(4)不惡口:凡口出惡語穢言,或罵人,或罵風咒雨、怒罵畜牲等惡言,皆屬惡口。


不惡口,即不出醜惡之語毀辱他人。



三、意三業        

             貪、瞋、癡


貪、瞋、癡在佛法上稱為三毒,


是一切惡業的根本,若無貪、瞋、癡的意念,就不會有妄語、兩舌、惡口、綺語的語言,也就不會有殺、盜、淫的惡行。


以「不淨觀」離「貪欲」、以「慈悲觀」離「瞋恨」、以「因緣觀」離「愚癡」。


(1)貪:即貪著五欲,迷戀不捨。「不貪」:即心不生貪戀、執著。


(2)瞋:是不順己意,便生怨恨。「不瞋」:即心無怨懟,平靜安詳。


(3)癡:是迷惑顛倒,不知道三世因果的道理、不知道人人都有佛性、不知道緣起性空,即是癡。「不癡」:即須了解佛法真理,破除癡迷。


持守十善,不僅現世光明吉祥,來世必生人、天,獲福無量。修行雖非求生天獲福,但仍是以十善為基礎,修善斷惡,才能得獲解脫。




文/陳若溱 菩薩




❇✺卍✺❇ 演穩 恭敬合十










『十法界』六凡界與四界聖


甚麼是『十法界』六凡界與四界聖?




甚麼是『十法界』六凡與四聖?

佛陀最初在菩提樹下成道時,曾感歎說:“奇哉!奇哉!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由於這個無明的妄想,使眾生在過去、現在及未來的三世中,不斷在六道中流轉。六道就是: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天,也就是十法界中的六法界,又稱六凡。

另外,佛陀的聖弟子,依各人解脫方式和度眾願力的差異,分為聲聞、緣覺與菩薩。此三者與佛陀合為四法界,又稱四聖。六凡加四聖,合稱十法界,每一法界有各自的特色與因緣果報。

一、六凡 (六道)


1、地獄界

造十惡業,尤其是五無間罪的眾生,便墮入地獄受報。
五無間罪又稱五逆罪,指弑父、弑母、殺阿羅漢、出佛身血,以及破僧團和合的重罪。
十惡是指殺、盜、淫、妄言、綺語、惡口、兩舌、貪欲、瞋恚及邪見。
地獄之苦,好比一個很衰弱的罪犯,背負超乎他能力極限的重擔,行走於刀山熱沙之上,還要接受鐵鞭的笞打,生而復死,死而復生,綿綿不斷,永無止息。

2、餓鬼界

造下品十惡業(作已能悔,稱為下品),或慳貪、嫉妒、諂媚、欺誑,乃至饑渴而死的,即墮餓鬼道。
如何度化鬼道眾生呢?可以備辦簡單的素菜素果,以佛門的誦經持咒來利益它,千萬不要宰殺牲畜來祭祀,以免增加他們的罪業。

3、畜生界

造中品十惡業者(不明因果而造惡,但事後稍悔),便墮入此道。
例如佈施不淨物、邪淫、犯戒偷竊、負債不還、殺生、或毀罵惱害有情等,便得畜生報。
例如《辯意長者子經》中就指出會墮入畜生道的“五畜生事”,包括常常犯偷盜罪、負債不還、喜歡殺生、不喜聽聞經法,以及造作種種因緣阻撓他人辦法會等。


畜生的生存範圍,除了人道之外,遍於五道,其種類也最多。一般說“披毛戴角,鱗甲羽毛”,披毛指走獸,戴角如牛羊,鱗甲如魚,羽毛為飛禽。根據佛經記載,最大的鳥是金翅鳥,最大的獸是龍,最大的魚是摩竭魚;壽命最長的是龍,可長達一中劫,最短的是蜉蝣,朝生夕死。
畜生最大的痛苦是互相殘殺,弱肉強食,因此常處於恐怖中,或為人驅使、鞭撻而勞役不停。





4、阿修羅界

阿修羅生前雖行下品十善,但因為瞋恚、我慢、猜疑心過重,因此不能升天,並且懷有怖畏心。
阿修羅常常嫉妒佛陀說法,如佛為天人說四念處時,阿修羅則說五念處;佛說三十七道品,阿修羅則說三十八道品。
又因為嫉妒天道的福德,因此常常興兵與天道的帝釋天作戰,想要占領天的住處。《楞嚴經》卷九記載,
阿修羅分佈於鬼、畜、人、天四趣,有胎、卵、濕、化四種受生方式。

5、人界

人者,忍也,因為能忍世界的種種苦樂,因此名忍。六道中,人身最為難得,《阿含經》說:“失人身如大地土,得人身如爪上泥。”

人道是五趣(五道)升沉的樞紐,因為人道苦樂參半,又有因緣得聞佛法,因此知道積善修福得以升天,乃至修得聖果,但也有惡性難改,造十惡業而下墮地獄、餓鬼、畜生者。

地獄、餓鬼、畜生等眾生則受苦無間,無暇修善;天界的眾生則沈溺於享樂之中,不知要繼續修持善法。
因此佛經上說,人間有三種殊勝,為其它五道眾生所不及,即記憶力強、勇猛精進、清淨梵行。能保有人身,如“盲龜浮木”,最為難得。
持守五戒,以及實踐中品的十善業,是得人身的原因。
五戒的前四戒是殺、盜、淫、妄,屬性戒,無論受戒與否,一旦違犯,便須受業報,第五戒是不飲酒,屬遮戒,喝酒本身雖然不造惡,但是酒能亂性,使人容易觸犯前四戒,因此必須制止。


6、天界

天界上品十善即可生此,天界有四事勝於其它眾生,即身勝、壽勝、定勝與樂勝。
雖然如此,天人壽盡時會有“五衰相現”,而後依據過去世所造作的業力,牽引下墮受苦,並且繼續輪回。

除此以外,世界快要毀滅時,天界也會受到波及,即火燒初禪、水淹二禪,風吹三禪。即使是無色界的非想非非想天,經過八萬大劫後,仍然難逃成住壞空的命運。
因此,天界雖然殊勝,但是也不是究竟安樂的地方。

二、四聖

1、聲聞界

聲聞,音譯捨羅婆迦,意譯作弟子,指聽聞佛陀聲教而證悟的出家弟子。

聲聞所修行證悟的果位,
有 初果、 二果、 三果乃至 四果阿羅漢。

阿羅漢為小乘的究竟果位。

初果,音譯須陀洹,意譯預流、逆流,意思為逆生死的瀑流而預入聖者的果位。
初果聖者修不淨、慈悲、緣起、無我,數息等五停心觀,然後觀苦、集、滅、道四聖諦,經暖、頂、忍、世第一等四善根位,而以八忍八智了斷三界八十八使見惑,證初果須陀洹,不再墮入三惡趣。

因為初果的煩惱如同大樹被連根拔起,只剩下欲界九品思惑,所以不須永久輪回,只要“七次上升天上,七次投生人間”即可。

達到初果的條件是:
對三寶有不壞的信仰;對四聖諦、八正道、十二因緣等基本佛法不生疑惑;對於受持的戒法不會違犯;不違犯五無間罪。



二果,音譯斯陀含,意為一來,只要再一次生天,一次來人間受生即可。

二果已斷盡欲界前六品思惑,因此他的特色是淫、怒、癡微薄。

三果,音譯阿那含,意為不還,死後直接升往色界或無色界而入涅盤。
因為三果已經斷盡欲界後三品思惑,因此不須再來人間受生。

四果,音譯阿羅漢,意為無學、無生、殺賊、應供。
阿羅漢已經殺盡了一切煩惱賊,無須再來三界受生,堪受人天的供養,
而且已證得小乘最究竟果位,因此又稱為無學位。

修證聲聞果的法門很多,初步為:

密護於根門:不放逸眼耳鼻舌身意。

飲食知節量:以保持健康。

勤修寤瑜伽:常修定境,注心一處。安住於正知正見。



2、緣覺界



緣覺,梵語 pratyeka-buddha,音譯為辟支佛,又名獨覺。
緣覺是值佛出世時,聽聞十二因緣教法(內因緣)而開悟,樂於獨居,故稱緣覺。
獨覺則生於無佛出世的時代,觀察外界現象的生滅變異(外因緣)而無師自悟,故名獨覺。
名稱雖然不同,不過都是由於觀“緣”起法而“覺”悟,因此能破除少分習氣,不像阿羅漢習氣全存,所以勝於聲聞。

依據佛經記載,獨覺有兩種:

部行獨覺:指聚合部眾而獨悟證果的緣覺人。據《俱捨論》卷十二載,修聲聞乘已證得三果的人,將證得四果時,暫離佛之教法,聚集若干的同修人,而自修自悟者。

麟角喻獨覺:指獨居修行一百大劫,積足善根功德的覺者。以獨居悟道,猶如麟之僅具一角,故稱麟角喻獨覺。

與聲聞相比,緣覺不依善知識而修,因此屬於利根。

聲聞與緣覺合稱為二乘,又被稱為小乘,因為二者只知利己而無利他之心。佛陀直至法華會上,才開顯“會三歸一”,指出聲聞乘、緣覺乘及菩薩乘,同樣回向一佛乘,皆須向佛道精進努力。

3、菩薩界

菩薩,為梵語菩提薩埵(bodhisattva)的簡稱。
菩提指“正覺的智能”,薩埵指“有情”,故合譯為“覺有情”。也就是發起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聖者。

菩薩的性格特徵在於慈悲,所以不畏懼眾生的難度與佛道的長遠。

聲聞果的求證,利根需要三世,鈍根需要六十劫;緣覺果則利根需要四世,鈍根需要一百劫。而菩薩必須三大“阿僧祇劫”(意為無量劫),歷經五十二階位才能成就佛果,所謂“三祇修福慧,百劫修相好”。
從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乃至十地中的初地為第一阿僧祇劫;第二地至第七地為第二阿僧祇劫;第八地至第十地、等覺及妙覺為第三阿僧祇劫。此外尚須一百小劫修相好圓滿,才能證得佛果。

除了慈悲以外,菩薩的思想特色在於般若的智慧,也就是泯除對於世間種種對立現象(主體與客體,物與我等)的執著,而達到無分別智。
因此菩薩認為宇宙與我一如,眾生與我同體,所謂“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因此,佛經上說般若波羅蜜是三世諸佛之母。

菩薩的精神是堅忍與精進,一個志願修學大乘菩薩法門的人,首先要發菩提心,上求下化,才能精進不斷的饒益眾生。《華嚴經》說:“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

”因此,菩薩的實踐法門,首重於六度波羅蜜,或十度波羅蜜。而作為菩薩的共同願行,便是無休止的“四弘誓願”。

4、佛界

佛,梵語buddha的音譯,全稱佛陀,是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的聖者。歷史上的佛,是指兩千五百年前的釋迦牟尼佛。

但是佛陀的真身,卻是遍滿虛空,不生不滅的真理法身,必須具足十住位的菩薩,才能常聽到法身演說妙法。
法身便是佛陀所證悟的境界,《華嚴經》說:“大海之水可飲盡,剎塵心念可數知,虛空可量風可系,無能說盡佛境界。”

如何能認識法身呢?佛陀說:“見緣起即見法,見法即見佛。”因此,戒定慧三學、三十七道品、十力、四無畏、十八不共法,乃至奉行這些教法的僧團,都是佛的法身。

佛的教法還有另外一個特色,就是以人間為主。諸佛從出生、修行、成道,乃至度化眾生,無一不是在人間。
六祖惠能大師說:“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求菩提,猶如覓兔角。”人間的佛陀,從日常生活中便流露出平等融和,自利利他的精神。

譬如佛陀必須吃飯睡覺,也一樣走路講話,但這些都是在實踐六波羅蜜。佛陀披搭袈裟,表示不忘清淨戒法(持戒波羅蜜);沿門托缽,使信眾得種植福田,並且為眾生說法(佈施波羅蜜);不分貴賤,次第乞食(忍辱波羅蜜);洗缽鋪床,教化弟子(精進波羅蜜);禪坐瞑思(禪定波羅蜜);這一切都是證悟真理的悟者生活(般若波羅蜜)。

因此,如何契合佛陀的本懷,推行人間佛教,建設人間淨土,實在是每一位學佛者的目標。

從地獄的苦楚不斷,餓鬼的長久饑渴,畜生的互相殘殺,阿修羅的嫉妒瞋慢,乃至天界的耽於享樂,可以得知唯有人間才能修行佛道。
而學佛的八難更顯出能接觸佛法是多麼地難遭難遇。
古大德說:“佛在世時我沉淪,佛滅度後我出生;懺悔此身多業障,不見如來金色身。”正是最好的寫照。

學佛的弟子,有只求自利的聲聞、緣覺二乘,及上求下化的菩薩。站在廣度眾生的利他立場,佛陀常斥責二乘為焦芽敗種,意思是有如燒焦的芽,敗壞的種子,再也不能成長為大樹來庇蔭眾生。

相反地,菩薩是“難行能行,難忍能忍”,雖然以般若的智能而知道諸法虛幻不實,卻能夠不厭生死,生生世世在六道中度化眾生,所謂“啟建水月道場,大作空華佛事,降伏鏡裡魔軍,求證夢中佛果。”

因此,學佛的弟子應當“發菩提心、走菩薩路、學佛做人、利益眾生”,方不枉費這個寶貴的人身。也唯有在人間,才能實踐菩薩的悲願,完成無上的佛道。






❇✺卍✺❇ 演穩 恭敬合十



2018年6月6日 星期三

什麼是皈依三寶 / 註冊學佛




什麼是皈依三寶







皈依兩字,從字面上解釋,皈是回轉,或是皈投;依是依靠,或是信賴。凡是回轉依靠,或皈投信賴的行為,都可稱為皈依,所以皈依兩字,也不是佛教之所專用。

小孩子皈投向他母親的懷抱,依靠母親、信賴母親,所以能有安全之感,這一安全感的產生,便是出於皈依的力量。因此,凡是由於皈投信賴而能產生安全感的行為,均可稱之為皈依。


準此而言,兒女信賴父母,學生信賴老師,企業家信賴預算,下屬信賴長官,宿命論者信賴命運,乃至獨夫信賴武力,政客信賴謀略,貪夫信賴財產等等,皆有著或多或少的皈依的成分。換句話說:凡是由信仰而能產生力量的事理,均可列入皈依之群。是以信仰佛教,固可稱為皈依,信仰其他的宗教,乃至是妖神鬼怪的信仰、崇拜、奉祀,都可稱為皈依了。


不過,講到皈依的真義,凡是不究竟不著實不可靠的信賴與信仰,均不得稱為真皈依。比如有了大水災,人可攀上樹巔,爬上屋頂,走上小丘,但是水勢大了,風浪急了,水位漲了,樹會倒,屋會塌,小丘會淹沒。所以,在這樣的情況與環境下,如果附近有一座高山,大家是否應該登上高山呢?相信除非他是白癡,否則絕不會放棄此一求生的機會。因為高山所能產生的安全效果,遠非樹木、屋頂與小丘所能相比呀!


那麼,凡是能夠認清世事無常的人,能夠明白一切世相皆由對待相因而成的人,他就能夠了解:父母、老師、預算、長官、命運,乃至武力、謀略、財產等等,雖可產生暫時的安全效果,但終不能絕對可靠與永久可靠。父母會死,老師的知識會落伍,預算會超額,長官會調動,命運靠不住,至於武力、謀略與財產,更是如幻如煙了。今日的南面之王,可能就是明日的階下之囚;今日的百萬富翁,可能也是明日的陋巷之丐。


至於信仰其他的宗教,可以生天,但卻未必由於信仰而決定生天。比如基督教,信者可能得救,但也未必得救,上帝不寵愛的,任你信得如何懇切,也不會成為天國的選民。
再說,在佛教的層次上看,佛教以外的一切宗教,即使是最高級的宗教,他們的最高理想,總不會超出生天的範圍。天在佛教之中,即使生到最上最高的天界,仍在生死輪迴之中。
天上的壽命雖較人間為長,但亦有其限度,天福享盡,死後還墮,故其終非可靠的皈依之處。唯有皈依佛教,才能使人漸漸地走上離苦得樂的究竟解脫之道。佛教的總體,便是佛法僧三寶。


實際上,皈依的傾向,固應先由皈依身外的三寶開始,皈投三寶,依賴三寶的啟發與指引,走向大涅槃城的大解脫道。但當走進了涅槃(解脫)之城,自身的當下,也就是理體的三寶了。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由於業障的迷惑,所以不見佛性,我們皈依三寶的目的,正是在於尋求佛性的顯現。我們本來與佛一樣,本來就與三寶同在,只緣迷失本性,流浪生死道中,不知回家之路,所以名為眾生!我們若能即日開始,回皈投向三寶的懷抱,實即浪子回頭,步返原來的老家而已。


因此,唯有走向回家的道路,才能算是真正的皈依。只可供人暫時歇腳的處所,絕對不足我人去死心塌地的皈依,否則便像騎著泥牛過河,剛下水時,或可有些安全的錯覺,一經下水,泥牛自身難保,豈能供人作為渡河的工具呢?






什麼叫做三寶?佛法僧,何得稱之為寶?這是很要緊的。
一個人要想信佛,必須先來皈依三寶,但在皈依之前,又必須先要了解三寶的大意,否則,莫名其妙地皈依,便不得稱為真正的皈依。正像我們投考大學而在大學之中求學,如果不知那所大學的名稱是什麼,那便成為笑話。
但是,我們不用諱言,今日的三寶弟子之中,接受皈依之時,未必已經明白了三寶的大意,皈依師們也未必開示過三寶的大意。說起來,這是可恥的!

三寶就是佛法僧,因為在佛法僧中,能夠產生無量的功德,發揮無盡的妙用,並且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無極無限,無邊無際。世間以金銀珠寶的價值高、功用大,所以稱之為寶;佛法與僧的功德妙用,乃是通於世出世間的,所以更可稱之為寶了。由於三寶的化導,可以使人平安地在人間生活,更可使人在人間離苦得樂。所以三寶是寶並且是超出於眾寶之上的眾寶之寶。

  

三寶的種類,古來有很多種的分別法,從大體上說,不外由於事相和理體的不同。現且分為兩大類:

(1)


從事相上說,有住持三寶與化相三寶。

(2)

從理體上說,有一體三寶與理體三寶。

未解釋三寶的種類之先,首應知道三寶的涵義:佛是覺者,自覺、覺他、覺滿;法是法則,有軌範使人理解與任持自性不失之能;僧是和合眾,於事於理和合相處。

所謂住持三寶:

(1) 凡用玉琢、石刻、金鑄、銅燒、泥塑、木雕、油漆、墨畫、絹繡、紙繪的佛像,便是佛寶;

(2) 凡是三藏經典,或古今大德的佛教著述,便是法寶;

(3) 凡是剃頭染衣的比丘比丘尼,便是僧寶。因為佛陀入滅之後的佛教,端靠這一類的三寶,為之延續佛法的慧命,保持佛教的精神,傳布佛教的教義,所以稱為住持三寶。



所謂化相三寶:

(1) 釋迦牟尼在印度成道而至入滅的階段中,釋迦便是佛寶;

(2) 佛陀當時向弟子們所說的種種教示,如四聖諦、八正道、十二因緣等等的道理,便是法寶;

(3) 當時隨佛出家的凡聖弟子,便是僧寶。

這是唯有佛陀住世應化之際才有的相狀,所以稱為化相三寶。



所謂一體三寶:即是佛法僧三寶之中,各各皆具三寶的功德:

(1) 佛有覺照之能,所以是佛寶;佛能說法,於法自在,故有軌持之能,所以是法寶;佛無違諍之過,所以是僧寶。


(2) 法的本體,具有能生諸佛之性,所以是佛寶;法的本身,就有軌持的功能,所以是法寶;法法平等,互不相妨,所以是僧寶。


(3) 僧有觀照之智者,為佛寶;僧有軌持之用者,是法寶;僧為和合之體者,是僧寶。


所謂理體三寶:是說一切眾生,各各本具之三寶,這有兩類:

(1) 從修證上說,凡夫皆以「惑、業、苦」而流轉生死,若能翻迷成悟,惑即成為般若,業即成為解脫,苦即成為法身;般若為佛寶,解脫為法寶,法身為僧寶;


(2) 從理體(真如)上說,能觀之理為佛寶,所觀之事為法寶,事理一如為僧寶。



其實,三寶雖分四類,只有兩種性質:不出事理的兩面。事相的三寶,是現實的,所以也是比較易懂的。理體的三寶,是抽象的,所以不太容易懂得,除非已經開悟,已經證得了自性真如,否則總是感到陌生的,但此卻是我人的究竟皈依處。為使讀者更易了解起見,抄錄一段印順法師對此的解釋 如下,以供參考:

論究到真實的皈依處,是三寶的真實功德,這在古來,又有好多分別,現在略說二類。




(1)

佛的無漏功德是佛寶:依聲聞來說,是五分法身(聖嚴案: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為佛的五分法身);依大乘說,是無上(四智)菩提所攝的一切無漏功德。

正法或涅槃是法寶。

有學無學的無漏功德是僧寶:依聲聞乘說,即是四雙八輩(聖嚴案:小乘的四向四果,合稱為四雙八輩)的無漏功德;依大乘說,是菩薩,攝得聲聞、辟支佛的無漏功德。

(2)

大乘教所說:究竟圓滿所顯的最清淨法界(攝得體相業用),是佛寶;

少分顯現清淨法界的,是僧寶;

編十法界而不增不減,無二無別的法界(或名真如、實相等),是法寶。平常所說的一體三寶、理體三寶、常住三寶,都不過此一意義的不同解說。」(《成佛之道》二九頁)


我們看了這段文字,如果沒有一點佛學的基礎,還是不懂的;不過我們終究還是凡夫,能夠理解理體三寶的,當然很好,如果不能理解,那麼只信事相的三寶,信到某一階段之後,理體三寶也就自然顯現了。


正像我們尚未到過太空旅行之前,對於太空的景象,任便太空人如何作詳細的報告,我們所知,總是隔閡,乃至失真的,唯有親至太空旅行一番,才能明明白白。所以,我們凡夫能信仰住持三寶,已經夠了。


但是,我們應該明白:沒有住持三寶,無以顯現理體三寶;沒有理體三寶,住持三寶也無以安立。


住持三寶是理體三寶的大用;理體三寶是住持三寶的全體。


信仰佛教,應從信仰住持三寶開始,信仰住持三寶的目的,乃在追求理體三寶的顯現(發明)。今有在家的佛弟子,自已未證理體三寶,便以只信理體三寶為理由,而不敬住持三寶的,那是本末倒置,求升反墮的行為了!


我們凡夫所能見到的,只有事相的三寶,事相中的化相三寶,祇在佛陀住世時才有,佛滅之後,僅有住持三寶。然在三寶之中,雖以佛為最尊最貴,法為最高最勝,卻以僧的地位最重最要。


佛陀入滅之後,佛教的道埸,要由僧寶來住持;佛教的經典,要由僧寶來保存;佛教的文化,要由僧寶來傳播;佛教的信徒,要由僧寶來接引。因此,佛陀在世時,佛教以佛為軸心;佛陀入滅後,佛教則以僧寶為重心。


所以今世而言,信仰佛教,應以僧寶為依皈;恭敬三寶,也應以僧寶為著眼。僧人之中,固有龍蛇混雜,我人皈依,不妨擇善而從,但於恭敬供養之心,則應一律平等。


佛經中說,雖是破戒比丘,仍足為人天之師,所以不得分別高低,更不得妄加批評。


至於皈依三寶,前面說過,乃是信佛學佛的根基,但在踏上根基,走進佛門之後,並不能拋棄了根基,而是由此根基之上,逐漸升高,逐漸擴大。級級升高,層層擴大,三皈依,便是此一道業建築的磐石,所以,皈依三寶的種類,共有五等:


1. 翻邪三皈───最初進入佛門。

2. 五戒三皈───信佛之後加受五戒。

3. 八戒三皈───六齋日受持八關戒齋。

4. 十戒三皈───沙彌(尼)受十戒。

5. 具足戒三皈──比丘(尼)受大戒。


因為,凡是受戒,必有三皈。


最初入佛,固須三皈;加受五戒、八戒、十戒,皆以三皈為得戒而納受戒體,式叉犘那戒、比丘比丘尼戒,雖以羯磨法受戒,但在受戒之中,沒有不行三皈依的。


另有受大乘菩薩戒者,在懺悔與發願之前,也必先受三皈。


因此,雖說三皈不是戒,卻是一切戒之根本(其實三皈之中含有戒義)。




三皈依不但是一切戒的根本,也是佛教徒日常修持中的根本,寺院中的朝暮課誦,皆有三皈,一切佛事的終結,也都應以三皈為宗本。故在小乘佛教的地區,他們把三皈看得特別重要,以唱三皈作為行持,也以唱三皈為人祝願 。



文章來源




-------------------


我們學佛都要皈依,但「皈依」真正的意思是什麼,大家並不清楚,往往被人弄錯了,所以一定要把「皈依」的真義弄明白,有一個正確的瞭解,才能進入正道,所以今天要講「皈依的真義」。

「皈依」是恢復還原之意,一般講「皈依」,有「皈依三寶」,即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佛」,大家常常把它解釋成皈依釋迦牟尼佛。那麼釋迦牟尼佛是誰呢?就是歷史上印度的一位王子,他修行成佛了,我們皈依佛就是皈依他——這樣的解釋不合乎釋迦牟尼佛所講《金剛經》的真諦。那麼正確的解釋是什麼?應是恢復我們心中的佛性(覺性),它是無形無相的,恢復這個無相的佛性,這才是真正的「皈依佛」!



《金剛經》告訴我們不能以三十二相來鑑定某人是不是「佛」,用有相的標準絕對沒有辦法鑑別誰是「佛」,因為「佛」沒有形相,而是無相的覺性!這個覺性我們每一個人都有,並且沒有分別!也就是說你的覺性和我的覺性和釋迦牟尼佛的覺性是沒有辦法分別的,它們是同一體的。如果這個覺性可以分別,那一定是錯的。



禪宗稱自己的佛性為「自性」,這個自己的覺性、自己的佛性,我們應有把握瞭解。如果要去瞭解別人的佛性、別人的覺性,會覺得隔了一層,沒有把握;但是瞭解自己的佛性、自己的覺性,怎麼會有困難呢?而我們自己的佛性、自己的覺性,既然和一切人、一切佛菩薩的佛性、覺性是一體的,所以只要從自己的佛性、覺性下手,一旦瞭解了以後,那麼一切眾生、一切佛菩薩的佛性、覺性,你也就瞭解了!



有了這樣的認識之後,我們皈依佛,就是要恢復自己的佛性、自己的覺性。如何是恢復了自己的佛性呢?就是找回了自性,覺悟了自己的佛性,這就是「皈依佛」。所以「皈依佛」的真諦不是向外馳求,不是向外尋找一個佛,然後去皈依他,去聽他的指導,而是回頭找回自己的佛性、自己的覺性,也就是找回真正的自己——本來面目。



「皈依法」也一樣,是恢復自性中的法——所謂道生法之意。一切法都是由我們的菩提心生出來的才是正法,不要心外尋法,因為自性能生萬法。



「皈依僧」又是什麼意思?就是結合修行的清淨同伴。這些同伴是清淨的修行者,他們也都努力在找回自性。我們在修行當中是需要道友互相鼓勵、互相切磋,來幫助修行,所以有需要「皈依僧」。當我們真的能夠找到修行的清淨同伴,那麼你在修行的路途當中就會比較順利;也就是我們不是孤獨的一個人在修行,而是和一個團體、一群清淨的修行同伴一起修行,如此就能更順利地修行成道。



以上是「皈依三寶」,在我們圓覺宗的修行裡面,還多加了一個「皈依師」。



「皈依師」,俗義的解釋就是皈依上師,而真正的「皈依師」是什麼呢?就是恢復自性上師,恢復你自己覺性裡面的老師;一旦做成功的時候,你就具備無師智。原先不瞭解,不需要他人教你,你自己會瞭解,此即無師智現前;能夠無師智現前,也表示皈依自性上師成功了。所以我們「皈依上師」,不要把它解釋成皈依一個外在的上師、一個喇嘛,不是的,而是要皈依自性上師。



大家可能會產生一個問題:那麼外在的上師做什麼呢?外在的上師也不是沒有功能、沒有作用,他是來協助你皈依你的自性上師、你的自性佛,並不是要你來聽命於他。我現在就在扮演一位外在的上師,是有相的;那麼大家在做「皈依」的時候,千萬不要變成聽命於我這個外在的上師,來依賴我這個外在的上師,這是錯誤的。我只是來協助你皈依你的自性,幫你找回你的本來面目,這才是外在上師的工作,這是他主要的功能。



那麼這個外在上師重不重要?還是很重要!他的功能我可以打一個比方,他就像一個旅遊團的嚮導!大家組成一個旅遊團,要到那裡去旅遊呢?要到佛的世界去旅遊,我就是這個旅行團的嚮導。這個嚮導要能勝任這個工作,最好他去過佛的世界。如果這位嚮導跟你一樣也沒有去過,那麼找他來做嚮導,能勝任嗎?是不能勝任的。



所以外在的上師有一個作用,就是做一個協助你找回自己的自性、佛性、覺性的嚮導。要能做這件事情,他必須是已經把自己的覺性、佛性找到了,才清楚怎麼走「回歸自性」的這條路,而不致有誤。



雖然如此,外在的上師也只能提供方法,要找回本來面目是要自己去努力的,他沒有辦法幫你找,他找到的還是他自己的,所以「皈依」是要自己做的!絕對不能把它解釋成:我皈依了這位上師,什麼都聽他的,就是皈依,我自己不用做其他事了——想法是錯誤的。就好像父母、老師教你吃飯,但沒有辦法幫你吃飯,他幫你吃只有他自己飽,你還是肚子餓的,所以一定要自己去吃。這一點是我們在皈依的時候要弄清楚的。



我知道現在一般佛教界把「皈依」的意思解錯了,皈依某一位法師,就是聽他的,他說東你就東,他說西你就西,把「皈依」的意思完全弄反了,是不可能修行成功的。當年我皈依 華藏祖師時,第一個就告訴我們要先弄清楚「皈依」的真義。



他說:真實的皈依只有一句話,就是皈依自性——依自己的佛性。



所以並不是皈依外面某一個人,而是找回自己的佛性。我的師父甚至告訴我們:其實你們都不需要再修什麼法,只要專心修「皈依」,就可以成道!他講得十分明白,不過寫出來有關皈依的文詞是比較含蓄的;但是在講的時候,就非常清楚明確,我想是為了避免社會不習慣。



如果我們把「皈依」的意義弄錯了,修行不會成功,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關鍵!一開始就走錯了路,和真正的佛理背道而馳,你怎麼修得成?也無怪乎大家都說現在是末法時期,不可能修成——那個錯誤的方法,確實是不可能修成的。所以我們今天講「皈依」的真義,就是要把這點交代清楚













❇✺卍✺❇ 演穩 恭敬合十










三寶弟子遇見牛鬼蛇神,如何應對






學佛答問-淨空法師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2008.05.09

問:弟子非常害怕鬼,也害怕蛇等動物,如何消除對他們的恐懼?如果不能消除這種恐懼,將來會障礙往生嗎?

答:如果真的想往生,對這些事情要化解。要知道鬼神、畜生都是眾生,而且都有靈性,你以善意對他,他會以善意回饋你;你要是怕他,他就瞧不起你。
諺語常講,人有三分怕鬼,鬼有七分怕人,鬼怕人比人怕鬼嚴重得多,居然你被他嚇到了,這個鬼很開心,你怎麼這麼膽小?所以你常常想到,鬼有七分怕人,我要是挺起來,他怕我,這是真的,不是假的。

尤其是遇到鬼,或者遇到畜生都一樣,念佛、念觀世音菩薩,他的態度對你馬上就和善了。


這個事情我們的經驗很豐富,你看到蛇、看到蜈蚣,你跟牠合掌,蛇菩薩、蜈蚣菩薩,牠馬上頭抬起來看看你,就給你點頭了,通!鬼神也是如此。
被鬼神干擾的時候,要請求他不要干擾,我需要休息,我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給他迴向,給他做三皈依,勸他念佛求生淨土,他不會來干擾的,他也通情達理。
所以,我們總是以禮待人、待鬼神、待這些動物。

歡迎流通、轉貼分享,利益眾生,隨喜功德。阿彌陀佛!





皈依佛 皈依法 皈依僧;
皈依佛 兩足尊 
皈依法 離欲尊
 皈依僧 眾中尊;
皈依佛竟 皈依法竟 皈依僧竟

佛子/有情/孤魂 所造諸惡業 皆由無始貪嗔癡 從身語意之所生 一切 佛子/有情/孤魂 皆懺悔



❇✺卍✺❇ 演穩 恭敬合十

2018年6月3日 星期日

勤修戒、定、慧 //「三無漏學」略講




「三無漏學」略講


徐恒志居士著



一、修學戒定慧的重要性


二、戒定慧的主要內容


三、有關戒定慧的實踐問題


四、念佛與止觀






各位大德、各位同學:

我們學佛的目的,在於堅持五戒十善,來斷惡修善,淨化自己;廣修六度四攝,來莊嚴國土,利樂有情,轉化煩惱習氣,徹證常住真心,從而徹底解脫生死流轉和世出世間的一切苦厄,這是我們生命史上的一件大事因緣,是學佛的基本要求,也是人間佛教的主要內容。為了達到上述的目的,我們必須發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菩提心,精進修學戒、定、慧三無漏學。現從三方面進行講述。


一、修學戒定慧的重要性

為了息滅貪、瞋、痴,必須勤修戒、定、慧。由於我們無始劫以來染著了貪、瞋、痴、慢、疑、惡見等見思煩惱,終日迷妄顛倒,妄心流注,如水漏泄,以致長期以來生死流轉,未能出離。如果我們能精進修學「三無漏學」,使煩惱妄心逐步由伏而斷,便能踏上解脫之路,而不漏落於生死。而且只有學戒持戒,得定開慧,才能透過現象,看清本質,開悟無常無我、緣起性空的道理,樹立起佛教的宇宙觀和人生觀;否則便會產生我執和法執,引起種種煩惑,造出種種惡業,對個人和社會帶來痛苦和損失!


上述這種惑、業、苦三者的連鎖反應,在佛法上叫「三障」:「惑」是煩惱障;「業」是業障;「苦」是報障。三障使自己昏昧不明,顛倒行事,因果循環,受無量苦。故佛教導一切凡夫要清淨持戒,端正行為;要寂靜不動,制止紛擾;要智慧覺照,化除愚昧,使轉痛苦為安樂,轉煩惱成菩提。


為了教化眾生重視「三學」,促使具體實踐,佛對戒、定、慧有大量開示:


在「戒」的方面,如佛遺教經說:「若無淨戒,諸善功德皆不得生,是以當知,戒為第一安隱功德住處。」梵網經心地品說:「一切有心者,皆應攝佛戒,眾生受佛戒,即入諸佛位。」


在「定」的方面,如佛遺教經說:「若攝心者,心則在定,能知世間生滅法相,是故汝等,當勤精進,修習諸定。若得定者,心則不散,譬如惜水之家,善治堤塘。行者亦爾,為智慧水故,善修禪定,令不漏失。」法華經安樂行品說:「在於閑處修攝其心,安住不動,如須彌山,觀一切法,皆無所有,猶如虛空,無有堅固,不生不出,不動不退,常住一相。」大乘理趣六波羅密多經說:「為度眾生,以巧方便,精進修習相應靜慮,無相正智猶如虛空,清淨無垢,常住不變。」


在「慧」的方面,佛遺教經說:「實智慧者,則是度老病死堅牢船也;也是無明黑暗大明燈也;一切病者之良藥也;伐煩惱樹之利斧也。」八大人覺經說:「第一覺知,世間無常,國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陰無我,生滅變異,虛偽無主,心是惡源,形為罪藪。如是觀察,漸離生死。」華嚴經說:「善觀諸法,慧根增長。勇猛精進,摧伏四魔。無量智慧,威光熾盛。」



佛的這些開示,正說明了戒、定、慧的重要性。我們必須細心體會,提高修持「三學」的自覺性和迫切性,牢牢打下實踐佛法的基礎。


二、戒、定、慧的主要內容


(一)什麼叫戒學


戒是佛弟子的行動規範和守則。當佛將滅度時,告訴弟子們:「尸波羅戒是汝大師,依之修行,能得出世甚深智慧。」梵語「尸羅」,譯為「戒」,也譯為「清涼」,能焚燒學人的熱惱而得清涼。戒有防非止惡的功能,嚴防身、口、意三業,不做一切非法的、不合理的、足以使身心染污的事情。如果我們的思想和行為,合乎戒的規律,自然能促使身心安定,品行純潔,達到清淨無染的境界。法句經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所以學戒不僅要認真貫徹執行戒相、戒條,更應注意通過持戒,收攝其心,自淨其意,使不散亂;果能心地清淨,一切殺害、偷盜、邪淫、妄語等,亦就不會發生。所以楞嚴經說:「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是則名為三無漏學。」


1.戒的分類


1.在家近事男近事女的五戒、八關齋戒。五戒雖似簡單,實際上,它是一切佛戒的根本,各種戒都以五戒為重戒。如果人人受持五戒,我們這個世界便是人間的淨土了。所謂八關齋戒是由此可通出家之道,關閉生死之門,故稱為「八關」。


2.沙彌、沙彌尼的十戒。


3.式叉摩那(學法女)的六法戒。這是沙彌尼欲受具足戒者的預修。


4.比丘的二百五十戒和比丘尼的三百四十八戒(依四分律)。


以上總名七眾別解脫戒。依戒修持,可使身口等惡業各別獲得解脫。


5.優婆塞戒經所說的在家菩薩六重二十八輕戒;通於在家出家的大乘菩薩戒——如梵網經菩薩戒本所說的十重四十八輕及瑜伽菩薩戒本所說的三聚淨戒等。



2.戒的分科


1.戒法:佛所制訂的法規、制度。


2.戒體:在戒的授受過程中,經過受戒作業(羯磨)活動,領納戒法於心中,能起防非止惡的功能。受戒後,這種功能,恒常持續,不必再經受戒作業,故也叫無作戒體。


3.戒行:依據戒律,使身口意三業,如法、合理地行動。






4.戒相:即各種戒條各有差別之相,以及依嚴持戒行所成就的德相、儀表。


3.戒的貫徹


在戒的貫徹過程中,有開、遮、持、犯的不同。


1.持:即持之不失,可分為「止持」和「作持」二種。能認真地防惡止非的叫「止持」,能積極地依法作善的叫「作持」。有些戒規定,應作善的而不作,也算犯戒,如不修福慧,不化眾生,不看病,懈怠不聽法等。


2.犯:就是侵犯戒條的規定。


3.開:就是在特定情況下可以開。例如殺害、偷盜、淫欲、妄語是四種根本戒,是大小乘各種戒法的基礎,是不能開的(在家的制邪淫)。但在大乘法中,一切服從於「饒益有情戒」,如殺盜以安眾,是符合大乘佛法精神的。



4.遮:在平時一般情況下,必須「遮護」,不使違戒。


上述開、遮、持、犯必須很好學習,才能保證戒的順利貫徹。



(二)什麼叫定學


定,梵語叫三昧,或稱禪那、禪定。禪那譯為靜慮。由於在生活實踐中所發生的種種煩惱妄想,大都是因定力不足,思想紛擾所造成,所以必須努力學定,才能轉散亂為集中,轉愚痴為智慧,轉痛苦為安樂。禪可分為四類,略說如下:


1.世間禪:即天乘所修的禪定。色界四種禪定,無色界四種禪定,合稱「四禪八定」,也叫根本禪,是從觀息「氣息」入門的。如加上慈悲喜捨「四無量心」,也叫十二門禪。(在初禪以前,還有粗住、細住、欲界定、未到定。)這些禪定雖有覺、觀、喜、樂、捨、定、慧等等功德,但即使修到非想非非想處定,泯然寂絕,清淨無為,雖無粗煩惱,但仍有十種微細煩惱,還是屬於有漏禪定,仍不免生死流轉。


2.世出世間禪:也是從觀息入門,即六妙門、十六特勝(能發無漏善業,故叫「特勝」)、通明禪(通於觀息、觀色、觀心三法,故叫「通明」)。所謂世出世間,是說修這些禪定,雖不離世間禪,但若在修持過程中,於一切法,能心不住著,便能證入涅槃,有出世功能。


3.出世間禪:即小乘人所修禪,是從觀色入門的。有觀、練、薰、修的四種。「觀」是觀破不淨等,就是九想觀、八背捨、八勝處等。九想觀,是觀察色身死去,順次變壞的種種不淨:即膨脹、青瘀、破壞、血塗、膿爛、蟲啖、分散、白骨、火燒。觀察純熟,能治貪欲。「練」是由淺入深,順次鍛鍊,一禪一禪次第而入,就是九次第定。「薰」是薰修成熟,順逆進退,無不自在,就是獅子奮迅三昧。「修」是進一步修治,使臻精妙,就是超越三昧。


4.出世間上上禪:即大乘菩薩所修的禪,是從觀心入門,即法華、般舟、首楞嚴等諸大三昧以及九種大禪:如自性禪,即觀自性實相;一切行禪,即大乘一切行法,無不含攝;清淨淨禪,惑業淨盡,淨相亦空,得大菩提等。從總的來說,如果行者,通過觀心、參禪、修密等法門,一念頓歇,寂而常照,靈明洞徹,便證入真如三昧,漸漸出生無量三昧。

此外,六祖惠能大師說:「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觀照,於一切法不取不捨,即是見性成佛道。」又說:「若起正真般若觀照,一剎那間,妄念俱滅,若識自性,一悟即至佛地。」這是頓悟自性本來清淨,即悟即證,即心即佛,定慧不二的最上乘禪,也叫如來清淨禪。可見禪宗的禪,雖然也取靜慮之禪的名義,實際上是直顯涅槃妙心,與色界的禪,有本質的不同。


(三)什麼叫慧學


慧,梵語叫般若,譯為智慧,智慧是從寂定的性體上所起的慧照妙用,有照了一切事事物物的功能。它與一般所說的「聰明」不同,因為聰明是根塵和合所起的「識」的作用。嚴格地說,智與慧也有不同,慧是能照真諦,了解真空;智是能知俗諦,通達妙有。但空有不二,真俗圓融,二者還是統一的。

在佛法中,對智慧的分類很多。從修習次地來說,有聞、思、修三種加行慧;有我法二空的二種無漏慧。從證得出世聖智的深淺來說,可概括為三類:


1.一切智:是聲聞、緣覺的二乘智慧,能了知諸法的總相,也就是了知一切事事物物,無不是緣起性空,是從假入空的智慧。



2.道種智:是菩薩的智慧,能了知道法的種種差別,以無量法門,濟度眾生,雖性空而緣起,是從空出假的智慧。


3.一切種智:是佛的智慧,能了知事物的總相、別相、化道、斷惑一切種法,雙照二邊,即空、即假、即中,一心三觀圓融具足的智慧。


三、有關戒定慧的實踐問題


(一)戒定慧的相互關係



戒定慧三學,所說雖有先後,在具體實踐中,卻是不可分割的整體,三者是相輔相成。戒定是以慧為先導,定慧是以戒為基礎;戒慧是以定為依止。說戒則定慧在其中;說定則戒慧在其中;說慧則戒定在其中,舉一即三,圓融無礙。凡夫心亂慧淺,正像風中油燈,燈光搖晃不定。如果加上玻璃罩子(戒),就能光定(定)明生(慧)。又像滅除寇盜,先檢查嚴防(戒),盜來捉住,縛使不動(定),然後依法殺之(慧)。所謂殺之,是以智慧照見諸法本空,煩惱習氣便化於無形了。


另外,在入定時,能自然不犯諸惡,與戒相應,這叫「定共戒」。在證道、發真無漏智之後,對於律儀能自然相應無犯,這叫「道共戒」,乃至六度、四攝、三十七道品、無量法門,都從「三學」開出。列表如下:





(二)「三學」與止觀的關係


定慧(戒在其中)即止觀,也即寂照;可以說:止觀是因地下手方便,定慧和寂照是功效和結果。實際上,因果不二,始終一如,三者是統一的。


止觀法門是超生死、證菩提的要法,一切大小乘佛法離不開戒定慧,即離不開止觀。所謂止,就是止息妄念;所謂觀,就是觀照自性。通過止觀徹證不生不滅,不來不去的常住真心。


(三)關於止觀的實踐


止觀法門,是天台宗初祖慧文大師因讀大智度論「三智實在一心中得」(「三智」指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及中論「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名中道義。」有所悟入,創立了「一心三觀」法門。


慧思大師繼承和發展了慧文大師的止觀學說,說了大乘止觀法門。到了智者大師,傳慧思大師三種止觀:一、不定止觀,即六妙門,或次第相生,或方便對治,無有定法;二、漸次止觀,即釋禪波羅密次第法門,初持戒,次修禪定,後漸修實相,次第而入;三、圓頓止觀,即摩訶止觀,初後不二,行解俱頓。另外,還為其俗兄陳鍼講了小止觀。


小止觀中,為了對治粗亂妄心,
提出了:
1.繫緣守境止,即繫緣鼻端或臍間,或觀諸佛相好。
2.制心止,念起即以放下二字制伏之,不使馳散。3.體真止,體真空之理而不動心;或觀緣生無性,三心皆不可得,但不同於木石,寂而常照,與真如自性相應,這便是「實相觀」。
所以雖叫小止觀,實際上已經初步提出了「一心三觀」的基本思想。所謂「一心三觀」,舉一即三,言三即一。
寂然無念是空觀(體真止);明明了了是假觀;(方便隨緣止。
知空非空,隨緣利生。)寂寂無念,而又了了常知,寂照同時,不落二邊,就是中道第一義觀(息二邊分別止)。小止觀在最後一章裡,已闡述了這三種觀法。


唐荊溪大師著述了始終心要一卷,說明了「三諦」是天然的性德,眾生因迷於「三諦」而生「三惑」。所以用「三觀」來破「三惑」,惑破便成「三智」,智成便證「三德」而顯「三諦」。茲將止觀修證情況,列表如下:






一般說來,在修繫緣止,或修數息、隨息、或隨習氣以「五停心觀」對治,調停粗重習氣的基礎上,應時時刻刻回光返照,注意察看當下心念,不隨不遣,不取不捨,日久功深,妄想自能逐步歇下,而本具智光同時逐步發露,空寂靈明的無念心體,便清楚現前。觀世音菩薩修耳根圓通中所謂「生滅既滅,寂滅現前。」黃檗禪師傳心法要也說:「但直下無心,本體自現。」


四、念佛與止觀

現在特別需要提出的,持名念佛與止觀是完全可以一致的。因為一句佛號驀直念去,雜念不起便是止;一句佛號心念耳聽,明明歷歷便是觀。古德說:「一念相應則一念是佛,念念相應則念念是佛。」所以簡單易行,直捷了當,無如念佛。當然我們在念時,必須一心專注而念,都攝六根而念,才能獲得真實之利。

從深入一步來說,淨土法門是超情離見、不可思議難信之法。這一句佛號惟佛與佛乃能究竟,所以華嚴經說,十地菩薩一切所作不離念佛。
我們凡夫至誠懇切念佛之時,即是善根福德同佛之時,因為以佛的果地覺,作為我們因地心,所以因地心,即同果地覺;而且一句彌陀即是自心實相,即是法界全體。
因為全性起修,全修在性,自心起念,還念自心。
而極樂淨土無量清淨莊嚴,全顯當人自性,正所謂理事無礙,事事無礙。故經說:「若人但念阿彌陀,是名無上深妙禪」。願與在座諸上善人共勉之。






❇✺卍✺❇ 演穩 恭敬合十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