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20年5月22日 星期五

身心不二論

精華重點

身心關系仍然是哲學、心理學、生理學、腦科學、心身醫學等多種學科共同關注的問題,為現代心理學的四大爭論焦點之一,在佛學認為心身不二,相互依存,而心識的作用特為殊勝,為主為樞。
佛陀說關於名色與識相互依賴,說眾生(主要指人類)的生存是心、命、壽三者或壽、煖、識三者的結合。“命隨心,壽隨命,三者相隨。“壽、煖、識三,更互依持,得相續住。”命即命根,指一種維持生命活動的本源動力(生命能量之類),煖即體熱(生理熱能),壽謂生存的期限或在一定期限內的生存。
命、煖、壽三者為活的生命機體最為重要的因素,心、識為心理機能,識或指阿陀那識、阿賴耶識,這說明了身心相互依存,一體不二。

心隨色身而損益,肉體為精神、心靈之載體或物質、生理基礎,乃顯而易見,佛學對此亦不否認,說心理受肉體的制約和影響,肉體若衰損,心理亦隨之衰損,肉體若健康,心理亦隨之健康,生理若衰老,心理亦隨之老化。

心識維護、制造色身,心身不二的另一面,是根身的生理活動依賴心識的作用而得維持,心理、精神可影響、制約生理。西方古典思想、生物醫學對此較為忽視,東方傳統文化如中醫、藏醫等則較多注意這一問題。
中醫說喜、怒、憂、思、悲、恐、驚七情過於激烈持久,為致病的重要原因。
佛學說,行善積德,淨化心靈,能使人的相貌變得莊嚴端正,亦有人應對自己的相貌負責之意。
佛學還以禅定修習中由自控意念而導致的呼吸、脈博、心跳等的變化,證明心理可影響、反饋於生理,生理依賴於心理,甚而可以說是為心理服務的。
一如中醫說七情過淫會傷害髒腑而致病,佛學也說心理失調可導致生理疾病。”心理的淨化,肯定能生身體淨化之效。樂觀向上,寬容忍讓,看得破,放得下,無任何心理負擔、精神壓力,肯定心寬體壯,無諸疾患。

但身體清淨、健壯,卻未必能使心靈也必然清淨、健康。身體不健全,未必心靈、精神不健全。
殘疾人中,頗有身殘志、智不殘,為社會做出巨大貢獻者。
而從肉體上下手,煉體制氣,導引按摩,鍛煉得法,雖不無祛疾健身、延年益壽之效,卻不一定能收淨化心靈之果。功夫深了,身體好了,往往我慢增益,貪心膨脹,不乏人品低劣者。
欲提升精神境界,治療心理疾患,只有從心靈這個主樞者著手。心靈淨化了,心理健康了,自生健身美容之效。
佛法之修持,便主要從心行上下手,被一些道教人士稱為“修性不修命”。
然而佛教亦非絕對不管修身修命,佛陀有不少關於養生健身、祛疾治病的切實開示。“身安則道隆”,諸家禅法,皆以調身調息為坐禅之初必須注意的要點,密乘無上瑜伽對修身煉氣更為重視,有似道教內丹之“性命雙修”。

  心識雖然最為重要,其對色身的反饋作用及心能轉身的特性,卻往往被世人所忽視,這大概與心識無形無相、看不見摸不著的性質有關。較為次要的肉體,大概因為其看得見摸得著的物質實在性,容易獲得人類的格外重視。世俗文化,社會人士注重養生健身以求祛病延年者,要比注重修心養性、關心心理健康者多得多。
各種為肉體服務的營養補品、保健藥物、健身術、美容術等走紅於市場。
相形之下,心理健康、心靈環保頗顯冷落。
重身輕心、健身不健心的結果,是心理失調、精神疾病充斥社會。專家預測,抑郁症在21世紀初將成為僅次於癌症的第二大殺手,精神衛生、心理保健、心靈環保,越來越引起重視,將成為21世紀全社會高度關注的重大問題。
佛法的身心不二論,能啟發人類正確認識身心關系,重視心理健康,引導人們自覺地淨化自心,祥和社會,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

心不改則妄談
生:“你說鍛煉的是心不是身,對吧?”
師:「其實鍛煉心,也是鍛煉身,『心空及第歸』。
心鍛煉了,你的身也就改了,那麼,如果只是改你的身,心不改,本末倒置就沒有用。
就相當於你這個人身體中的病,如果肝出問題,是怒傷肝,是生氣造成的,那我天天只治肝,把肝病治好了,卻不去治你的心病,你愛生氣發怒這個心底的問題並沒有治療,到時候你還仍然發火。
雖然你吃了幾十萬塊錢的藥,肝是好轉了,可是這毛病沒改啊。治好了二個月,甚至二年以後又發一次大火,這肝又給氣壞了,所以你說這有什麼用呢?治得了身病治不了心病。
反過來說,如果你治了心病呢,你就不發火了,那慢慢的,肝也能養回來,因為你不發火了,仁愛了嘛,所以仁以養肝。

什麼叫五行?五行裡面的仁就為木性,木性就是仁以養肝啊,古人講的,你用仁愛的精神,肝也能養好了。
你說,這是不是修心啊?如果心不修好,縱使百千劫,所造業不亡。
業藏在你的心識裡面,心識等於記錄的發令程序,不把它洗掉,指令不消除,光是形式上走,最後仍然因此說佛法能改變一個人的命運,就是從這裡面來的。

塵世山里同樣修行

生:「剛才你提到生理是一體的,這也是我的體會,但問題是你要真是到山中廟裡閉關修行,在那種條件下用功修行,一天十個小時,到時候不一體也一體了,問題是現在我們在工作狀態。」
老師:「我雖然說世俗和山林是一樣的,但必須是你必須把這裡也當作山林。後來我發現,我這個話說是說了,我本身也是這樣做,某些說我每天打坐一兩個小時,你看我教了那麼多人,最後能夠有幾個人每天堅持打坐的?做不到的。

現在講的是每天都能夠坐兩個小時,感覺就跟山上是一樣的。可是你聽我這個話就以為在家呆著和山里一樣,這是兩個概念。你不修行,非要說,現在和你說,說這個話以後,發現很多人這麼理解去了,說一樣,還吃喝玩樂,去山里幹嘛?”

生:「那打坐,是修行必須的方法嗎?」

老師 :「這是基本功。我講過這個事情,某些以前禪人進高旻寺掛單,進廟的標準就是人家首先把一炷四小時的香往那一放,坐夠四個小時,才跟你搭話,這是人家的標準,你別說你懂禪,人家都不跟你說這個。就相當於你說你想當一個大學生,至少要懂得二三千中國字吧;你說你是個畫家,要談齊白石的精髓怎麼回事,人家說不用,你寫個字給我看看。

你說,你得有個資格在那談。那麼你說,你基礎都沒有談什麼禪?你說你明心見性了,但是連身都掌握不了,身都降伏不了的人,能降伏心嗎?可現在人就很奇怪,本來心就沒降伏,他說他降伏其心了,說不用打坐,不用降伏身。這個很可笑。


---------


身心不二論

  陳兵

  身心關系可以說是哲學史上最為古老、貫穿全部西方哲學史的中心問題之一,是人類先民理智初啟時期便開始考慮的一個重大問題。

對這一問題的解答,西方哲學史上有主張靈魂與肉體各有其實體、勢不兩立的身心二元論,有主張靈魂為身體的形式之身心同一論,及主張靈魂是身體機器部件的機械唯物論等諸說,長期诤論不決。

18世紀以後,隨科學之發展,身心問題在西方以生理與心理及心理與物理的關系問題而被研討。
20世紀以來更集中於意識與大腦關系的研究,形成了心理生理互為副現象論、身心合一論、認識的平行論、心腦相互作用論、心腦非等同論、心身平行論、意識為大腦機能論等多種理論。

 在現代,身心關系仍然是哲學、心理學、生理學、腦科學、心身醫學等多種學科共同關注的問題,為現代心理學的四大爭論焦點之一,被許多研究生命現象的科學家稱為當代科學的前沿問題。

  佛學對身心關系問題討論甚多,大略認為心身不二,相互依存,而心識的作用特為殊勝,為主為樞。

《雜阿含經》中佛陀關於名色與識相互依賴有如三捆蘆葦相互依靠始得豎立之喻,表明了佛法看待身心關系的基本立場。
佛經中說眾生(主要指人類)的生存是心、命、壽三者或壽、煖、識三者的結合。
《佛般涅槃經》卷上雲:“命隨心,壽隨命,三者相隨。”又經雲:“壽、煖、識三,更互依持,得相續住。”命即命根,指一種維持生命活動的本源動力(生命能量之類),煖即體熱(生理熱能),壽謂生存的期限或在一定期限內的生存。
命、煖、壽三者為活的生命機體最為重要的因素,屬於人類等眾生的肉體或生理機能范疇。
心、識為心理機能,識或指阿陀那識、阿賴耶識。
上面兩段經文都說明身心相互依存,一體不二,而“命隨心”,有心識為生命根本的意味。

  心隨色身而損益

 肉體為精神、心靈之載體或物質、生理基礎,乃顯而易見,可謂世人共有的常識,被世間多種學說所強調,佛學對此亦不否認,經論中有多處說心識依根身方得生起,六根為產生六識的處所、門戶,稱“內六處”。

《瑜伽師地論》卷一百雲:

  “即由如是所執受色或時衰損,或時攝益,其心、心所亦隨損益。”

 說心理受肉體的制約和影響,肉體若衰損,心理亦隨之衰損,肉體若健康,心理亦隨之健康。
如眼珠受傷則不能視;耳朵受損則不能聽;身體有疾病,心理上會感覺疼痛不適,疲憊不堪,思維受阻;生理若衰老,心理亦隨之老化,老年人往往心理反應遲鈍,記憶力衰退,失去進取心,心境悲涼,乃至糊塗昏矇,智力降低到孩童的水平。
若身體健康,自然無疾病所帶來的疼痛不適;當生理上的疾病由服藥打針等被治好之後,病痛不適消除,心情隨之輕快。
若營養充足,鍛煉得法,合理補益,使身體健康,精力充沛,心理之活力也隨之增強,青壯年生理機能旺盛,心理上進取心、競爭心理等也多較老年人強盛,所謂“少年氣盛”;若營養過剩及服用激素,能增強性欲,使性心理乃至性格脾氣皆發生變化。

《楞嚴經》謂蔥、韮、蒜等五種辛菜“熟食增淫,生食增恚”,禁止僧尼及修大定者食用,無疑是認識到五辛中含有助性欲等物質成分。

重視修身煉氣以助修心的藏傳佛學,對身體於心理之影響甚為注重,有訣雲:“身調則氣調,氣調則心調。
”認為體內各種元素的平衡,是心理平衡的基礎。

當代泰錫杜仁波切在《相對世界究竟的心》一書中說:

  “體內氣、膽汁、粘液的不平衡與生活環境一樣重要,都會影響心理的健康及身體的健康。
一個人若有體內過熱的問題,他就會變得較粗野,較具攻擊性;一個人若有氣方面的問題,人也就會變得比較高亢,……變得比較多話。”

 近代生物醫學提供了大量的、有力的生理制約心理的證據。
尤其是腦、精神病醫學證明,腦中某神經中樞的病變,表現為相應區域感覺的失靈、意識的紊亂,乃至各種各樣的精神病,而用手術、藥物等治療使腦組織病變部位復原,便能治愈許多精神、心理的疾病。
當代醫學發現,某些化學醫品作用於生理可以改變人的個性和情緒,如降血壓藥可治療怯場,治癡肥藥能開解情緒,“治羞藥”能治療害羞等。

充分說明心、心所確隨所執受色身之損益而損益。

  心識維護、制造色身

  心身不二的另一面,是根身的生理活動依賴心識的作用而得維持,心理、精神可影響、制約生理。
世間學說尤其是西方古典思想、生物醫學對此較為忽視,東方傳統文化如中醫、藏醫等則較多注意這一問題。

中醫說喜、怒、憂、思、悲、恐、驚七情過於激烈持久,為致病的重要原因。

《內經·素問》謂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特具藏神作用的心若不調和,能引起其余各髒腑功能的失調。
《靈樞經·12問》雲:“心動則五髒六腑皆搖”。佛典中,更為強調心識對色身的重要作用,認為心識是色身生理活動得以維護的根本。
《阿含經》中佛陀說一切眾生皆依四種食而住,不斷吸攝各種需要之物來維護自己的生命。
四食中只有
第一種“段食”是物質性的飲食;
第二種“觸食”,謂通過感官攝受外境刺激,如接受撫摩擁抱、嗅到香味、聆聽音樂、欣賞美景等,其實質是“吃”悅意的感覺;
第三種“意思食”,謂第六意識的回憶、想象、思考等活動,可謂“吃”表象、概念;
第四種“識食”,指內心深處的一種求生的欲望。
四食中的後三種,皆屬心識活動。

“一切眾生皆依食住”,含有一切眾生皆以心識活動為生存的重要條件之意。

”同論卷一雲:“由心、心法依托力故,色不爛壞,色損益故彼亦損益,是故說彼安危共同”。
謂心識、心理活動乃色身的“住持”,起著維護身體生理活動的關鍵性作用,因有心識的住持、維持,色身才能成為有生命的活物而不致爛壞死亡,色身與心識,有如一對安危與共的密友,從不分離。

  能維持身體生命活動甚而能制造身體的心識,依大乘唯識學之說,應是具有執持根身作用的阿陀那識,即被第七末那識恆執為內自我的阿賴耶識。

此識不僅在意識底層默默地進行著處理心識活動信息(種子)的工作,而且在默默地進行著處理有關生理活動信息的工作。
有如一台超級電腦,為色身得“活”、具有生命、按一定規則新陳代謝的主管者和動力源。

大乘如來藏系學說則認為真如心乃生理活動之本。

《壇經·定慧品》雲:“真如自性起念,非眼耳鼻舌能念,真如有性,所以起念,真如若無,眼耳色聲當時即壞。”謂本然如是的真如自性,為心理、生理活動的根本。真如自性,又稱“本心”、“心體”,有釋為阿賴耶識者,有釋為第九無垢識者。

依萬有唯一心的真心現起論,身、心皆是一真如心的顯現,同一體性,故雲不二。《楞嚴經》雲:“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現物。

  在佛學看來,眾生禀受的身形相貌、生理素質,是其前世所造業感招的異熟果,終歸為自心所塑造。

經論中說天生長相好,人見愛樂,是前世忍辱、柔和、謙遜有禮的業報,所謂“今生人見歡喜者,前世見人歡喜故。

”相貌丑陋,人見不喜,則是前世多嗔恨、驕慢無禮的業報。《正法念處經·觀天品》雲:“心清淨故,血則清淨,血清淨故,顏色清淨。
”謂心靈之純淨,能通過血液的淨化而使人容貌端正,臉色白淨光潤。反之,心靈污穢骯髒,能使人容貌丑惡,面色晦暗。
按佛學業報因果法則,眾生念念造業,念念受報,業報並不僅限於在來世方成熟的異熟果,今生現世的心理和行為,完全有可能形成影響今生現前形貌的現報、相貌,在某種意義上說,是表情的凝固。
如經常愁眉不展,天長日久會凝固成一副苦相;經常喜笑顏開,天長日久會凝固成一副歡喜相;經常動肝火發脾氣,天長日久會凝固成一副凶相。

吸煙、皺眉、撇嘴、瞇眼等不良習慣也有損面相。美國前總統林肯曾說:“四十歲以後,每個人得對自己的相貌負責。”現在有人認為,每個人應從四歲起便對自己的相貌負責。

佛學說,行善積德,淨化心靈,能使人的相貌變得莊嚴端正,亦有人應對自己的相貌負責之意。佛教史傳中,不乏高僧大德因修行而使相貌變得莊嚴祥和的范例。

 佛學還以禅定修習中由自控意念而導致的呼吸、脈博、心跳等的變化,證明心理可影響、反饋於生理,生理依賴於心理,甚而可以說是為心理服務的。

在禅定修習中,當心從散亂動蕩漸漸寂定時,呼吸亦逐漸減慢。
若進入一念不生、湛如止水明鏡的第四禅,呼吸亦隨心波之止息而止息。

《成實論》卷十六雲:“隨心細時喘息亦細,四禅心不動故,出入息滅。
”同論卷十八:息“若有心則有,無心便無,故知由心。又隨心差別,粗心則短,細心則長。

”呼吸隨心念的微細寂定而變細變緩,在今日已被百千萬人的氣功經驗所證明,極易獲得實驗證據。

佛學還說禅定若進一步深入,達到無所有處深定時,脈博、心跳亦停止,煖、壽不滅,生命活動的節奏變得極為緩慢,然非停止、死亡。

實際上,呼吸、脈博、心跳隨心理活動而變化一事,常人皆不難體察;當心情緊張、慌張、驚恐時,呼吸、脈博、心跳都會明顯加快,還會連帶引起臉色的變化乃至小便失禁等生理反應。


熟睡或被催眠時,呼吸、脈博會減慢。按佛教唯識學,這種生理變化的處理者,終歸為阿賴耶識。

 一如中醫說七情過淫會傷害髒腑而致病,佛學也說心理失調可導致生理疾病。

《佛說醫經》所舉引起身中四百四病的十種主要病因中,憂愁、嗔恚二因屬心理病因。
淫佚也與心理相關。
《摩诃止觀》卷八說由煩惱所起的殺、盜、淫、妄語等惡業,導致五髒、五根病。

西方醫學發展到現代心身醫學的建立,才認識到心理因素可導致生理疾病,將心理因素在疾病的發生和演變中起著主導作用的軀體疾病稱為“心身病”或“心理生理疾患”,這類病包括過敏性結腸炎、神經性厭食、高血壓、心髒病、腫瘤、消化性潰瘍、支氣管哮喘、便秘、皮膚病、過敏等數十百種,通過放松、笑、談心等心理治療,可以治愈許多心身病。

  關於心理對生理的作用,現代科學作了很多研究。20世紀30年代,科學家受英國倫敦一脾氣暴躁婦女的乳汁竟能毒死其嬰孩的啟示,對人呼出的氣進行化學分析,發現人憂郁傷心時的分泌物能使某種液體產生有害於健康的白色沉澱物;
盛怒時的分泌物則出現粉紅色的沉澱物,其毒性足以殺死一只豚鼠;生10分鐘氣約消耗3公裡長跑所消耗的體能;而心平氣和時呵出的氣在試管中只生成蒸氣水滴,無沉澱物。

心理學研究的成果表明,經常說謊可造成中樞神經系統功能紊亂,進而影響內分泌和免疫功能,導致焦慮、壓抑、胃腸粘膜血管痙攣、食欲減退等症狀;憤怒、沮喪、恐懼、激動、悲痛等情緒,通過下丘腦、腦下垂體植物性神經系統,能引起身體器官功能的不良變化。
如在焦慮、憤怒、怨恨時胃粘膜充血,胃酸分泌增多,導致胃潰瘍;恐懼、悲傷時胃粘膜變白,胃酸停止分泌,引起消化不良。

巴西名醫阿尼塞托·馬丁研究貪官的健康狀況10年,發現這些人中百分之六十的人常患各種疾病,百分之七十的人常服鎮靜劑,說明他們常處於緊張、焦慮、不安中。
美國精神病專家雷福德·威廉斯研究發現,易怒和憤世嫉俗的人比沉著冷靜、充滿善意的人死亡的可能性要高出四倍。
樂觀、開朗、友善、坦直、誠實、勤懇、樂於助人、具正義感等佛學認為善的性情,被心理學家們公認為有益於身體健康、延年益壽。

對禅定、氣功、瑜伽者腦電、心電的測量研究表明:當由自調其心而進入禅定或“氣功態”時,具有組織新功能態能力的額葉腦電波隨功夫的深入而趨向高度有序化,通常狀態下主要在大腦皮層枕區的A波轉向額區,通常狀態下的左腦優勢轉向右腦優勢,非對稱結構轉向鑲嵌交叉的“大腦太極圖”對稱圖像,使大腦處於一種與睡眠、清醒皆不同的全腦共振、特殊興奮狀態,不僅有改善血液循環、微循環、降低耗氧率、提高免疫功能等良性生理效益,還為提高智能提供了生理基礎。
這些研究成果,為佛學的心身不二論提供了有力的證據。

 現代精神分析學之父弗洛伊德認為,因道德觀念等而被壓抑進無意識中的本能沖動,特別是性的本能沖動,“在神經的和心理的疾病中,起著一種極不尋常的巨大作用。
”發掘出埋藏在精神病患者無意識深處的病源,在臨床治療上取得不少成功。其實,心理因素還能通過無意識的儲積導致心身病。
當代心身醫學一般認為,心理病因主要通過情緒,影響中樞神經、內分泌、免疫三大系統的失調,從而引起軀體疾病。
有學者認為,人的意識系統和生理系統為“全息對應”關系,意識分六個層次,
第五層次潛意識主要調控生理,“情緒是它制造出來的心理畫圖,表情是它制造出來的生理畫圖”。
總之,疾病是人的潛意識制造出來的。
此說顯然據佛教八識說和精神分析心理學的無意識說而構想。

按佛教唯識學,所有疾病,終歸為具主管生理活動功能的阿賴耶識所制造,是阿賴耶識這位公正無私的“地下工作者”對儲入的有害信息按因果法則進行處理的結果。
特別是以細胞惡性增生為實質的癌、惡性腫瘤,病根顯然在負責細胞生長的阿賴耶識,只有從這一病根著手,才可能得到根治。

  心能轉身

  身、心雖然緣起不二,但兩者的作用並非完全平等,心識的功能特為殊勝重要,具能動性,故不一定完全隨身而轉,而有主動地、有意識地轉變、改造色身的妙用,這可謂身心關系中最為重要的一面。

《大寶積經·糞掃衣比丘品》雲:“由心淨故得身淨,非身淨故得心淨。

心理的淨化,肯定能生身體淨化之效。

樂觀向上,坦蕩誠實,寬容忍讓,看得破,放得下,無任何心理負擔、精神壓力,肯定心寬體壯,無諸疾患,氣宇軒昂,相貌慈善安祥;
但身體清淨、健壯,卻未必能使心靈也必然清淨、健康。

俊男美女,心靈未必便美,頗有心地龌龊、驕慢狂傲者;
身強體壯,未必心理健康、道德高尚,盜賊暴徒,不乏身強體健者。

身體不健全,未必心靈、精神不健全。
重病患者,往往有不失堅強意志、高尚精神者;殘疾人中,頗有身殘志、智不殘,為社會做出巨大貢獻者。

從肉體上下手,煉體制氣,導引按摩,鍛煉得法,雖不無祛疾健身、延年益壽之效,卻不一定能收淨化心靈之果。
功夫深了,身體好了,往往我慢增益,貪心膨脹,當今氣功師中,便不乏貪得無厭、人品低劣者。
欲圖淨化心靈,提升精神境界,治療心理疾患,只有從心靈這個主樞者著手。
心靈淨化了,心理健康了,自生健身美容之效。
佛法之修持,便主要從心行上下手,被一些道教人士稱為“修性不修命”。

然而佛教亦非絕對不管修身修命,佛陀有不少關於養生健身、祛疾治病的切實開示。

古德強調“身安則道隆”。

諸家禅法,皆以調身調息為坐禅之初必須注意的要點,密乘無上瑜伽對修身煉氣更為重視,有似道教內丹之“性命雙修”。

  心識雖然為主為樞,最為重要,其對色身的反饋作用及心能轉身的特性,卻往往被世人所忽視,這大概與心識無形無相、看不見摸不著的性質有關。
較為次要的肉體,大概因為其看得見摸得著的物質實在性,容易獲得人類的格外重視。
中西醫學,歷來以醫治軀體疾病為主,基本上治身不治心。

世俗文化,尤其是現代商業社會的世俗文化,具有重物輕心、重身輕心的嚴重傾向,社會人士注重養生健身以求祛病延年者,要比注重修心養性、關心心理健康者多得多。
各種為肉體服務的營養補品、保健藥物、健身術、美容術等走紅於市場。

相形之下,心理健康、心靈環保頗顯冷落。
重身輕心、健身不健心的結果,是心理失調、精神疾病充斥社會。
據統計,當今人類各種疾病中,心因性的心身病要占到百分之五十以上。

精神障礙在中國疾病負擔中已排名第一,全國精神病人多達1600萬人,因各類精神問題喪失勞動力者已占全部疾病和外傷致殘喪失勞動力者的五分之一,每十萬人中因精神問題自殺身亡者多達22.2人,全國每年有20萬人自殺。
專家預測,抑郁症在21世紀初將成為僅次於癌症的第二大殺手,目前美國患抑郁症者多達1800萬人,每年因此喪失工作及進行治療的費用高達400億美元。
精神衛生、心理保健、心靈環保,越來越引起重視,將成為21世紀全社會高度關注的重大問題。
佛法的身心不二論,能啟發人類正確認識身心關系,重視心理健康,引導人們自覺地淨化自心,祥和社會,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對心理學、腦科學、心理物理學等21世紀前沿科學的發展,佛法身心不二論具有深刻的啟迪價值。

  (原載《法音》2000年第6期)
  <轉載請注明“轉載於陳兵教授博客



❇✺卍✺❇ 演穩 恭敬合十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