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8年2月9日 星期五

《金剛經》的40句經典名言!(四句偈)





1.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

「佛所以對四相說無相的原因,是為了這四相是假定的符號(是無常的),讓人不要執著在上面為它所纏縛!因為有執著就有分別;有分別就有好醜;有好醜就有憎愛;有憎愛就有煩惱。
世間人的煩惱,就是為了他的『我執』和『法執』太深的緣故。有了煩惱就能遮障一切,如煩惱障,障人的般若德;業障,障人的解脫德;報障,障人的法身德。推源其始,都是因為在『己』『人』『眾生』『壽者』這四相上起執著。所以佛在說法的時候,都是隨說隨掃,就恐怕人在一些名句文上起執著。

2.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所有眾生及萬法,皆如夢中境、鏡中花、水中月,剎那生滅,虛幻不實。事因人立,人既虛妄,人所立之事,自然也是虛妄的。如眼有病的人,空中原本沒有花,因病見花,事如病花之果。


阿彌陀佛!

相是虛妄的,其實就是說的一個「空」字。這個「空」不是說睜著眼睛說沒有,視而不見。而是說任何事物都是不穩定的,不是永恆不變的。這些都是暫時的假合在一起。都要經過成,住,壞,空四個階段,最終歸於消失。事物在不停的變化發展,沒有任何東西是固定不變的,所以都是「空」的。

3.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目的在於破除眾生在相上的執著。佛祖於菩提樹下證道時,說了一句話道破天機:怪哉!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所以只要放下妄想執著,背塵合覺,就能回歸本來面貌,本來就是佛啊。所以說在六識的範疇尋求成就佛道,執著於外相,心外求法,是不能成就的。學佛就是修心,佛法需向心內求。

4.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這個是最出名的四偈。意思是:

世界上一切有所作為的事物,都如夢如幻,如水中的汽泡,如鏡中的影子,如早晨的露水,太陽出來後就會消失;如同閃電一般, 瞬息即逝,對於一切事物,都應這樣看待。


「一切有為法」是指在這個世界上的一切所謂「有所作為、無所作為」,即「六根」能夠接觸到的一切事物、思維等。那這一切「有所作為、無所作為」是什麼狀態呢?世尊告訴實際都是「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
但是,這一切「有所作為、無所作為」在凡夫的知覺世界裡是真實的啊?沒有夢幻感;沒有朝露電光之感啊?不過,不要緊,世尊深知凡夫這種感知狀況。
當然,一聞偈語當即就悟的學佛人,值得羨慕、讚嘆,可是,一時不能得悟之人怎麼辦呢?那當然得慢慢來啊,所以需要漸悟者宣說了方法:「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也就是說讓學佛人暫且在思維中把生活中的一切「有所作為、無所作為」都主動看做「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就這樣時時刻刻對自己行為、思維進行「觀照」,循序漸進,終會觀察到世事無常;觀察到眾生的高興無常;痛苦無常;煩惱也無常;等等無常,進而慢慢認識到;充分的認識到;非口頭認識到一切一切都是因緣所起,終又由因緣而滅,最終唯有「自性」恆寂不滅,清凈妙明。就此!立即頓悟!豁然自在!


金剛經的40句經典名言

1.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

2.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3.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

4.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

5.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

6.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7.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

8.法尚應舍,何況非法。

9.無有定法,如來可說。

10.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

11.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12.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

13.應如是生清凈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14.如來說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15.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

16.菩薩應離一切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17.若心有住,則為非住。

18.如來說:一切諸相,即是非相。又說:一切眾生,即非眾生。

19.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


20.如來所得法,此法無實無虛。

21.當生如是心,我應滅度一切眾生。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

22.如來者,即諸法如義。

23.實無有法,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24.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25.一切法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

26.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

27.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

28.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29.如來不應以具足諸相見。

30.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

31.是法平等,無有高下。

32.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33.實無有眾生如來度者。

34.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35.知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

36.所作福德,不應貪著。

37.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

38.於一切法,應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解,不生法相。


39.不取於相,如如不動。

40.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zh-tw/culture/gvern58.htm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