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21年12月20日 星期一

神秀與惠能二位大師所作的偈頌,修學時要以那一則為主呢?




發表於 2018 年 09 月 13 日 由 香光

問:神秀與惠能二位大師所作的偈頌,修學時要以那一則為主呢?

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先來看看神秀與惠能大師作偈的由來。此緣於五祖弘忍大師有意傳法,故命弟子作偈以呈,以檢驗他們的修為。

神秀身為上座,呈偈曰:「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有一天,惠能舂米的時候,聽到大家在誦讀此偈,他不知道偈頌書寫在哪個地方,就請一位童子帶他到布告欄前面。惠能看著大家高興地讀著偈頌,就說:「我也想寫一個偈頌,你們可不可以幫我寫?」有人問:「你不會自己寫嗎?」惠能說:「我不認得字啊!你們幫我寫,好嗎?」有一位做過官的張先生說:「沒有關係,你唸,我來幫你寫。」惠能唸了一個偈頌:「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此與神秀的偈頌相對比,寫的東西是一樣的,只是一個「拭」;一個「無」。一個是從正面看的;一個是否定的。惠能的偈頌一寫上去,群情譁然。五祖弘忍大師從公布欄前走過,他一看就知道惠能偈頌的境界,與之前的有很大的不同。他拿起鞋子,直接在那上面一擦,說:「這個也沒有開悟,你們還是背先前的那個偈頌就好。」五祖弘忍大師就這樣處理完這件事了。

在同一時間,布告欄上面出現過兩種智慧的經典語言,供大家來對比。大家朗朗上口,也知道都是修行的方法。但是,對比之下,卻有很大的不同。

這兩個偈頌許多人會背,也看得懂。這是修行的心境問題,我們只有用功,才能夠知道。一個頓悟;一個漸修。頓悟,不是要得到什麼東西;漸修,要慢慢地勤拂拭。這兩個偈頌,一個都不能少。一個是「勿使惹塵埃」;一個是「何處惹塵埃」。塵埃,在哪裡出現?還是出現在我們的身心上面。我們修法,本來就是「理要頓悟,相要漸修」,其中戒定慧絕對不能少。戒律也不是懂就好了,要一步一步地按部就班來,絕對不能夠一步登天;禪修也是要按部就班。

這兩個偈頌都有他們的境界,也有他們語重心長的悲憫,這兩位大德,都是我們的楷範。要說哪一個境界高,哪一個境界低?神秀也是得法的高僧,他和六祖惠能,對佛教的發展來說,他們都有彼此的攝受對象和貢獻。這兩個偈頌,彌足珍貴,都要背下來,並好好去踐行。

◎節錄整理自《香光莊嚴》第130期<禪機4 惠能偈—本來無一物>

------------------------------


神秀提倡漸悟法門,從觀心開始,觀到自己的心只有一個念頭,就成為守心於一境。心如何達到一境?數息。
從一到十反覆地數呼吸,數到最後不再數了,也沒必要再數呼吸,即安住於一種境界。
到達這種境界時,要守住它,不要讓心跑掉。一直守下去,心會變成明鏡,成為不動心,心不動才是了不起的工夫。

-------
摘錄自《我願無窮:美好的晚年開示集》禪宗的頓漸法門:神秀的漸悟法門
文/聖嚴法師 

通常和惠能禪師相提並論的是神秀禪師。五祖弘忍有十個徒弟,歷史上最有名的,一個是神秀,一個是惠能。
神秀出家、親近弘忍的時間比較早,因此,大家都認為神秀會接五祖的傳法,成為第六祖,可是想不到弘忍卻把他的衣悄悄地傳給惠能,惠能成為理所當然的六祖。
雖然後人沒有把神秀當成六祖,但是當時北方的皇帝武則天,將神秀封為「兩京法主,三帝國師」,顯示他非常受到宮廷的重視,勢力也很強,直到他圓寂以後。
他有兩大弟子,也被唐朝的宮廷封為國師,十分了不起,並不像我們後人所認知的那樣平凡。

神秀和惠能的差別,在於所用法門的不同。
惠能提倡頓悟法門:「不立文字,當下即是」
神秀提倡漸悟法門,從觀心開始,觀到自己的心只有一個念頭,就成為守心於一境。

這個方法,實際上即是印度禪法所講的「心止於一境」。
心如何達到一境?數息。
從一到十反覆地數呼吸,數到最後不再數了,也沒必要再數呼吸,即安住於一種境界。
到達這種境界時,要守住它,不要讓心跑掉。通常的人守心守不住,雖然偶爾可以使心住於一境,但一下子心就跑掉,變成散亂心了。
能不斷地守心於一境,這是工夫。一直守下去,心會變成明鏡,成為不動心,心不動才是了不起的工夫。

任何境界在你面前出現,你的心始終是不動的,境界是境界,心是心,如同一面鏡子,鏡子是不會動的。
當你的心成為一面鏡子,就可以看到、聽到所有的東西,但是心如如不動。
到達了這種程度,心的智慧便會出現,這是神秀禪師的方法。
這個方法好不好、有沒有用?當然有用。
當你心如明鏡時,就有了明鏡的反映能力,而這能力即是智慧,你的心即是智慧心。

所以,神秀的方法也能讓我們開悟。

神秀說:「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不使惹塵埃。」「身是菩提樹」,用這個身體來修行,能夠成道;心如明鏡台是指心的反映,全是智慧的反映,而不是煩惱的反映。
明鏡是如實地反映,見到什麼就是什麼,不會有差別,而凡夫心裡的反映,往往帶有情緒,有種種的自我中心—自我中心裡的經驗,有自我中心的習慣,有自我中心的判斷與標準,這都不是明鏡,而是煩惱心。
神秀所謂的「明鏡台」,並沒有自我中心的判斷、執著和觀點,有什麼就反映什麼,禪宗稱為「漢來漢現,胡來胡現」,亦即漢人來,就如實地把漢人的形象照出來;胡人來,也如實地把胡人的形象反映出來。

假使能成為明鏡台,實際上已經是開了悟,但是惠能卻把它全部否定掉。對於「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惠能認為:本來什麼也沒有,怎麼可能還有棵菩提樹?表示你還在執著;
如果真正、徹底的智慧現前,又怎麼還有個明鏡台?
既然根本沒有東西,為何還有鏡子需要常常擦?若是沒有鏡子,又怎麼會有塵埃染上去?這表示鏡子上還有東西。
所以,神秀的偈子顯示出他開悟並未徹底,還有一些煩惱在。後來有人翻案做文章,說這是六祖惠能的弟子幫神秀寫的,神秀當時並沒有寫這樣一個偈子。
其實神秀的境界並不亞於偈子所表達的,只是後來的傳說,都把神秀看成不如惠能,認為神秀尚未真正徹悟。

因此,「漸」是用觀心的方法,心到最後還有一點存在。
守心、觀心;守境、觀境,境也好,心也好,都是「有」。
禪宗的智慧講「空」,是絕對的沒有,但在用方法時,假使一點也沒有,根本著不上力。
所以,我們教人修行的時候,仍要教人從觀呼吸開始,觀呼吸觀到後來,心安定了,便能參話頭。
話頭參到最後疑團粉碎,如大地落沉、山河粉碎,在此狀況下,沒有內、沒有外、沒有心,也沒有物質,什麼也沒有。

這個時候,有沒有開悟的悟境呢?沒有,連開悟的悟境都被否定。
如果覺得自己開了悟,表示還有一個開悟的悟境沒有放下,並沒有真正的開悟。

徹底開悟的人,不會承認他開悟:「胡說,你胡說,我開什麼悟啊!」好不容易把自我中心粉碎,結果還弄得一個「開悟」,這真是笑話。

因此,脫離煩惱之後,還說有煩惱、還說有智慧,這都是錯的。
已經開悟的人,沒有什麼煩惱會讓他困擾。

實際上,有煩惱的人,也可以用禪修的方法,練習成為煩惱少一點的人。
譬如諸位用禪修的方法,就可以減少煩惱,從煩惱得到一些鬆綁的利益。
如果禪修很久了,煩惱還是非常重,表示用方法有問題,沒有好好地掌握。
如果你一打坐,煩惱就來了,你在煩惱中,一邊打坐一邊起煩惱;打坐完了,反而好像沒有煩惱,原因是你沒有好好地用方法,沒有把身體放鬆。

修行一定要把身心放鬆,之後再用方法,如此心裡的種種障礙,就會暫時離開。




❇✺卍✺❇ 演穩 恭敬合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熱門文章